第九十二章 兵者(1 / 1)
王府的书房极大,整整一栋楼,一楼是六王爷读书的地方,中间摆了一道折叠画屏,分别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图,画屏之后便是黄梨木书桌及一应文房四宝,旁边有几个黄梨木架子,摆了不少雅物,左侧隔了两个小间,一间是茶水房,另一间是守楼人住的地方,右侧布置成一个可供休息的房间,偶尔看书累了,也可以进去歇歇。
二楼至五楼全是藏书的地方,一排排书架,堆满了各式书籍,初雪走在其中,真有眼花缭乱之感,史书、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等,往下也都细分了科目,便于查找。
此处藏书之丰,绝对称得上一座小型的图书馆了,不管是放在多高的书,都未沾灰尘,看来这守楼之人,也是极勤快的。 让她颇觉奇怪的是,兵书是藏在五楼的,而且只有少量的十几本而已,连一个格子都放不满,她看到其中有一本《言氏兵谱》,但想会不会是与言家有些关系的呢,便拿在了手上。
因为没有人跟着,初雪便大胆地从二楼一直逛到五楼,再从五楼逛到二楼,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直到时间过去良久,才在手中拿满了她想看的书,小心下得楼来,被眼尖的小乙子一下看见,忙上前招呼了起来,直嚷嚷着:“言小姐若要什么书,吩咐奴才去拿就是了,怎么自己就拿下来了,哟!小心着点儿!”小乙子并不知道一个小姑娘家的也能看那么多书。 所以才没派人跟着上去,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书房也是王府重地,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来地,而王爷却将这言小姐请了进来,他心里多少也有些巴结的意思,只是不敢太过明显了,接过她手中的书。 便直接放到了一旁的小书桌上。
初雪连说谢谢,笑道:“也没有多重的。 我是想多拿些回去,也省得打扰了王爷。 ”最后一句便是对着王爷而说。
小乙子有些迟疑,侧头看了看六王爷,眯着眼睛,笑道:“言小姐,这。 。 。 ”
初雪看六王爷并没有说话的意思,可小乙子却又是欲言又止。 便道:“公公,有话不妨直说吧!”
“言小姐,不是小乙子不乐意,只是这书房里的书都是不能带出去地,楼里有好些书都是残本孤本,要是丢了,再想找一本可就不易了。 ”小乙子看到六王爷往小书桌边微侧了侧头,道:“其实依奴才之见。 言小姐不如就在此处读书吧!”
“这,怎好夺了王爷的读书之所呢!要不,你看看这些书,有哪些是能带出去地?”初雪有些泄气,王府的书的确不是那么好借的,这点她早就应该明白了。 但要让她与六王爷同处一室,心里还是不愿。
司昊杰坐在书桌之后,看见初雪的样子,便知她也是个爱书之人,可是私心还是想留她在此处,“怎么,初雪姑娘不愿与本王同处读书吗?”
“王爷怎会如此说,初雪只怕扰了王爷。 ”
“不会的,你就坐在那里便是,互不干涉。 又有何妨?”
初雪无奈应承下来。 坐于一旁的小书桌边看起书来。 这十几本书多是游记与史书,不过此刻地她更想看那本《言氏兵谱》。 书页有些泛黄。 看样子是有人经常翻阅的,打开书页,虽然仍是很烦文言文,不过她在这个世界上,可是从小练到大的,那些文字并没有难住她。
读过了序文,初雪才明白过来,此书乃是三百多年前的一位兵神所著,至于与她这个言家有没有关系,年代久远,也无法考证了。 书中并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批注留言,可见六王爷真是一个爱书之人。
此书多讲作战谋略,但内容却没有孙子兵法那样深入全面,不过在这个时代却已是十分难得了。
初雪不知道的是,司昊杰不知为何已走到了她的身后,她看得津津有味的,是什么书吸引了她呢?竟是这本书!看她地表情,似乎还有些不满足?兵神的书她也能有意见?
“初雪姑娘是否觉得有些不妥?”司昊杰的声音从她身后传来。
初雪一惊,急忙回头,道:“初雪并无不妥啊!”只是他站在自己的身后,便有些不妥了。
“观姑娘的表情,似乎觉得此书有些不妥。 ”
“此书写得甚好,初雪只是觉得还有些浅显。 ”一说完此话,她便觉得自己说错了话,忙站起身来,道:“初雪胡言乱语,王爷恕罪。 ”
“姑娘无罪,本王倒想听姑娘说说此书浅显之处。 ”处处与人惊喜的她,是否又会带来一次新地惊喜呢?司昊杰有些迫不及待了。
初雪微冒冷汗,看来要再次剽窃了,只是孙子兵法自己也并不全记得,只记得十三篇的标题,内容只晓几句而已,不过那三十六记倒是都背得出来,反正都是成语,只是如何运用在军事上确实没有例子,不过商场上倒是用得极多。 不过那样说出来,会不会太市侩了。
“不敢,那只是初雪不懂事,有些口出狂言而已。 ”
“哦,可本王实在是想听听呢?”司昊杰示意小乙搬过一张椅子,就坐在小书桌的对面,做着等候的姿势。
“初雪以为,兵者,国之大事,死伤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若只提及作战谋略,而无时政天时地势将领法制五项相助,难全其事也。 ”
“哦?何谓时政天时地势将领法制五顶?”司昊杰听着,引起了很大的兴趣。
“时政便指君臣百姓上下一心,这样在战时,士兵才肯为君上去死,将军也无所畏惧,不存二心;天时便指昼夜、晴雨、寒冷、严热、季节气候变化等,地势便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是否便捷等条件,而将领,便是领军之人所具有的智慧、谋略、严明、诚信、勇猛、仁爱之德,法制便指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度和管理。 ”
司昊杰听到此处,心跳已是大大加速,这样的言语,真是从未听过从未见过,虽兵书也藏了几本,但却真是没有那本讲得这样全面,他又想到其中一句,疑道:“姑娘所言的确发人深省,只是为将之人若太过仁爱,对敌不狠,是否不妥呢?”
“王爷此言差矣,为将者若无仁爱之心,虽对敌残忍,可也不会怜爱部下,体恤生命可贵,战时只知勇猛杀敌,也不顾己方损失,要知道军士都是国家的子民,皇上便是一国之父母,若将领不爱惜皇上地子民,那么百姓却又以何种心情来爱戴这一国父母,万民之君呢?这样伤害君民父子之情地人,又怎能算是一个好的将领呢?”
(加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