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未央<三>(1 / 1)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给自己儿子封爵。
大皇子胤禔被封直郡王,三子胤祉封诚郡王,四子,五子,七子,八子赐封贝勒。其余一些皇子由于年纪过小,都没有列入封爵名额。
八皇子胤禩年仅十七岁既被封为贝勒,是几个受封皇子中年纪最小的,深受康熙帝之兄裕亲王福全的喜爱。
再说我们的女主若瑾,在经历了古寺一游之后,少了些少不更事,多了些沉寂稳重。按若瑾自己的话来说,是身子里多了一份破碎的灵魂,不能支配她,却可以影响她。
是那个女子进来了吧,虽没有什么大变化,但若瑾可以感觉女子对自己的改变。
自己,愈发像个古人了。
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发下呆,可以熟练地抚琴,(上次赴宴时还是在喝醉迷糊情况下弹的)时而会梨涡浅笑,以前做起这个动作绝对是恐怖加惊骇。
这是自己到清代的第二个春天了,第一个的记忆并不深刻,好像自己那段时间的身体一直都不大好,偶尔有十四他们的作陪,或是上德妃那去哄哄她开心,要不就是想想那个躲进自己身体的女人,其他也真的没什么好做了。
面朝紫禁城,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坚强的人
无论经历痛苦,挫折,抑或磨难
从明天起,做一个感恩的人
无论接受批评,指责,或者赞美
从明天起,微笑地面对每一个人
告诉他们我的喜悦
生活的真谛所让我懂得的
我将这份喜悦传达给每一个人
陌生的尘世
倦怠着陌生的叹息
我愿将永远
面朝蓝天,春暖花开
原谅我借用了海子的诗,陌生的时代,一切都变的不真实起来。你没法相信幸福可以永存,就像我无法肯定下一秒的自己会在哪里一样。
这样的穿越对于我来说仍是未知的变数。
春风乍起,吹皱这一湖的涟漪,不知不觉间,若瑾已经走到初次落水的湖旁。
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有整片整片的荷叶在随风飘荡,默默地见证着历史所发生的可能。湖边的柳树新发出了嫩芽,等待一夏的招摇。
由于宫里的规矩严谨,湖边没有什么人,偶尔几个路过的太监宫女也只是匆忙赶路,似乎也没多少人注意到这里含苞待放的美景。
没有你,如此良辰美景让我与谁诉说。
“瑾儿?”偶然经过湖边的胤禛看到正在冥想的若瑾,不禁失神唤道,“瑾儿,是你吗?”
若瑾回过身,熏风带起她的裙角,钗上的琉珠轻晃着发出悦耳的碰击声,腰间的绾带如柔波中舞动的轻虹,舞进胤禛的记忆里。
女子压住耳边有些凌乱的青丝,笑靥明媚动人,眼波流转间顾盼生辉,周遭的一切瞬间都淡了几分颜色。
只有她,眼中只有她,是不是,在哪见过?还是,一直都在自己心里?
“四爷。”轻轻吐出这两个字,心却猛然抽痛,良久,不能停息。
“是你对不对?”胤禛上前急急地抱住她,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会有重逢的喜悦,只要抱着她,就够了。
“四爷,你认错了人了。”若瑾突然惊醒,猛的推开满脸欣喜的胤禛。
心又开始疼的发紧,无法拒绝的拥抱,想逃离,脚却动弹不得,是你吗?是你想要那个拥抱,对不对?
对不起,若瑾咬了咬下唇,她不能输给她,她不想受她控制。
对面的胤禛怅然所失,明明,这份期待,在梦中就有,却每次,都在关键时刻惊醒。明明,眼前的女子,对八弟有心,却只想拥她入怀。他是当今的四皇子,他并不相信宿命,却在见到她的那一刻,被宿命打败,从此陷入不可自拔的深渊之中,只有她,才可以解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不是她不愿意,只是她已将心给了另一个人,再也不能拿出半分。可是明知如此,她却不由自主地想要接近他,不是现在的胤禛,不是以前的胤禛,不是未来的胤禛,而是远方若隐若现的男子,青衣牵起她的目光,久久不能离去。
望着若瑾跑远的背影,胤禛伸出的手僵在半空中,抓不住,连带你的心。
一口气跑回了房间,若瑾这时无法理清自己的想法,混乱,犹豫,这些都让她觉得自己很罪恶,不是只爱着胤禩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出现一个胤禛?两人相似的面庞在脑中交错,难道,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定吗?!
走到书桌前,若瑾拿出笔,在纸上写着:
繁花流逝此经年,残柳自持难败絮。
夜月垂暮散萤火,细泉无眼摆愁欲。
良辰美景奈何天,孤影独酌轻纱罗。
与君琴瑟侬此情,余烬了不诉离伤。
为什么会是这首诗,这不是梦中听到见到那首?若瑾只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痛,好像要裂开一般,放下笔倒在床上,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一行两行。。。泪落下,好失败,不是说好了要春暖花开,做个幸福的人?
再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一旁花莲正忙着什么。
听见这边的动静,花莲端着一碗东西走了过来。
“饿了吧,喝点粥。回来就看见姐姐在蒙头睡觉,一定是这些天累坏了。皇上要南巡,我们这些做奴婢的也不得多打点打点。”
看着花莲一脸困乏的样子,怕是一直等着自己醒来吧,感谢地接过粥喝了起来,好像今天这么折腾下来,也没什么吃东西,就顾着睡觉了,现在倒是饿的不行。
“皇上要南下,为什么我们这边也要忙?”若瑾咽了口粥,好奇地问。
“这次随行的人比较多,内务府忙不过来,就让我们这些平时活不重的也帮忙搭个手。”
花莲拿起刚绣了一半的帕子,像是拉家常般叙述,接着又继续埋头绣花了。
康熙不是三十八年才第三次南巡吗,怎么提前了一年,这倒有些意思,南巡。
第二天康熙就下了诏旨:此次南巡,一切共给,由皇家备办,勿扰民间。
“什么?我也要去!”若瑾难得恢复了她的大嗓门。
可是康熙南巡就南巡好了,关她什么事啊,干嘛非得拖上她。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十四在想什么啊,让她一个在别院伺候阿哥的小婢女跟着康熙去南巡?
疯了,真是疯了。
“你就跟着我嘛,爷自然会照顾你的。”十四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他都已经大大缩减了这次同行的陪伴,就是想让这个丫头跟着去开开眼界,这是什么反应嘛,好心没好报。
看着十四有些失望的表情,若瑾笑了笑,“好拉,去就是了。”
“恩,这次四哥,五哥,八哥,九哥,十哥他们都去。还有十三哥,我们可是第一次随皇阿玛出行,听说江南很好玩的,是不是?你在额娘那里都说了很多了。”
十四摇着若瑾的手,叽叽歪歪地说了一大堆。
若瑾可没功夫理这小P孩,江南她当然去过拉,那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故地,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已经离开将近两年了。诶,就当睹物思物吧,怎么说都是江南。早几百年,迟几百年,也都是自己的出生成长的地方。
之后的几天,宫里忙活的都是制备皇帝下江南的行头,几个阿哥也频繁的出入宫中,各个都是神色冲冲,有的是准备陪同南巡的事宜,有的是准备留守京城的安排。
就连十四都好几天没露脸了,看来真是够忙的。
若瑾得闲正在学习刺绣,德妃宫里的小太监宣了她到德妃那去。放下手中的活,若瑾便匆匆跟着小太监出门。
这个德妃倒是清闲,听说这次跟着去的妃嫔没有几个,康熙觉得万事从简,简了几个伺候的妃子,其他倒没什么简。这德妃又正好赶上风寒,自然就不必准备随行。估计也是闷了,遣人找自己去说趣事。
“姑娘自己进去吧。”领路的小太监将若瑾带到永和宫的内院,就自己走了。
诶?不用通报的么?
若瑾纳闷地往德妃寝宫走去,刚出来的匆忙也没注意,这天都黑了,德妃怎么还叫自己来,不会是晚上睡不着想听笑话吧。
还未进门就闻到熟悉的檀香味,这是德妃最喜欢的檀香,据说到了不闻就无法入眠的程度。屋外没有人伺候着,这时候都刚好走开了么?
“进来吧。”德妃懒洋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只见一个身影斜躺在软塌上,旁边的桌几上有未吃尽的瓜果。
“还柱在那做什么?”声音有些许不耐烦。
若瑾怯怯地走近了软塌,“奴婢给娘娘请安。”
“恩,听说这次皇上南巡你也要去?”塌上的人支着手坐了起来。
德妃的消息还真是灵通,自己下午才知道的事,她已经拿来做文章了。
“回娘娘的话,是十四阿哥带奴婢同去。”额上已经津出了冷汗,这德妃不会以为自己勾引她的宝贝儿子吧。
德妃摆了摆手,示意若瑾上前,“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该知道的你应该也已经清楚,只是。。。”
德妃顿了顿,端起一旁的茶吹了起来,慢动作地茗了茗。好像忘记了有若瑾在,自顾自的卖起了关子。
这架势若瑾见得多了,不就是给自己下马威吗。
扑通一声,若瑾跪在了地上,“奴婢一定谨听娘娘教诲,不做不该做的事,不听不该听的话,不看不该看的。。。”
“呦,傻丫头,你这是干什么啊。”德妃像变了个人似的亲切地将若瑾扶了起来。
都说宫里的女人最可怕,若瑾今儿可是真正见识到了,德妃几句话就把自己吓的不行,若再说出什么惊世骇语,估计自己连小命都要吓飞了。
“觉得四阿哥怎样。”德妃总算点出了正题。
“四爷?奴婢对四爷不是很熟悉,所以也说不上什么。”这个德妃到底葫芦里卖些什么?先前还以为是十四,现在又说到四阿哥,看来以后得防点着了,估计这德妃也在防自己了。
“恩,下去吧,本宫乏了。好生照顾着十四吧。”说着就有几个宫女前来伺候,她们是哪钻出来的?这速度!不会是德妃这里还有什么密道吧?
从德妃这里出来,若瑾慢慢地朝自己屋踱去,是对自己的警告吗?也不像啊。
诶呀,不管了,不管了。管她什么意思呢。大不了把自己小命拿去好了,反正自从来了这里也没什么好事发生,说不定,她这一死还就回去现代了呢。
想到这里,若瑾又像没事人一样了。
恩,过几天就要南巡了,现在开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