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一笛风 > 时势造人 3

时势造人 3(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让你拽够三分钟 爱是唯一的感觉 天然去雕饰 歌尽桃花番外 刽子手的杂役 穿越之我最搞笑 谁和谁的恋爱 小女子成长记 悍妇当道 杏花劫

第九章 时势造人(三)

见招拆招

易居长长的私家车道令记者不得其门而入。易笛风无露面,易氏员工亦守口如瓶。不过有公关人员出面公布事项,但不接受提问和采访。公关人员称,有关公司活动问题都早于公司网站一一公布,不存在重大未披露事件。最近的事项如下:

一、就抗艾滋病疫苗事件,起诉日本日森集团和其他个人,下周于日本东京开庭。

二、第四季业绩大幅增长,因去年新出的产品销量极其理想,而其他产品亦依然畅销。

三、易氏韩国子公司研制出新的防寒组织,适用于保暖衣物鞋帽、军工航天防寒金属材料等等,用途广泛。初步的衣物即将退出,造福爱美女士一族。

四、易氏将为本市十二岁以下儿童免费派发新出的抗艾滋病疫苗,致力于保护脆弱的儿童,履行社区责任。该疫苗将于下周一上市。

五、日方政府向易氏采购大批量抗艾滋病疫苗。

六、易氏为全球在职员工及其直系亲属免费注射抗艾滋病疫苗。。。

七、。。。。。。

公关人员尚开玩笑说:“易氏将为本市十二岁以下儿童免费派发新出的抗艾滋病疫苗的事,不知各记者同仁是否已报道过?若想知道八卦内幕,请浏览杜枫林署长的个人网站,该处会公布易小姐的详细个人资料。要知道,易小姐并非明星,无须上通告、做宣传、拍戏等,无任何机会可让各位能问上一两句,拍上三四张。我们都经常见不到她。”

梁高飞笑:“苏经理把这十来条新闻一一念出来,就如紧箍咒般,八卦记者哪里有兴致听完。”

王舒萍也说:“赌得饶舌的记者都无话可说,明摆着说,看吧、看吧,易小姐为本市儿童和员工福利做了这些,可你们都没看见,只盯八卦,严重失职。”

不过,苏思雅说在杜枫林的个人网站有易笛风的资料倒不假。

王舒萍与杜枫林的家姐杜林林一拍即合。将易笛风的资料放上去,上次易笛风女王装照片被翻出来,还挑了几张“独家”照片。一张是易笛风初到本市学车时的,有两张是与杜枫林在德国同游时的,居然还有张是在美国受伤时的。更可怕的是连易笛风读书时的照片都有,当然都是集体毕业照。

易笛风不得不再次叹服,真是全民皆兵攻八卦。她自己都百思不得其解,何时拍过这些照片。她个人不喜欢拍照,通常都是拍风景。

杜林林左看右看,说:“明星最怕被人番出旧照片,因为小时的相片因年代关系,看起来一定是土土的。但你看她的居然一直都是水灵灵的,一脸聪明相,浓眉大眼,可以拍广告的长发。”

王舒萍说:“易小姐以前的发型和衣着与现下无异,都是长发、衬衫,因此与现在无多大差别。”

易笛风感叹:“怪不得有人说那些上班族连睡觉都穿西装打领带,你们看,我们十年前的西装校裙与时下的款式无异,白色衬衣、领带无一有变,都一个样。对时尚不感兴致的男士们多方便省心,闭上眼都可穿一套西装出去,一心一意赚钱就是了;可怜的女士们疲于奔命追赶潮流,程太太把某顶级名牌春装当秋装穿被人当成社交界笑话。试想想,本市的春秋两季22度左右的天气相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天,气温相当,衣服互换,何罪之有,竟遭人欺辱。”

杜林林笑:“听说你因此挺身力撑程太太,又得到周夫人的相助,令林太灰头灰面。”

“是得罪了她。是人穿衣,何来衣欺人之说。”

“莫怪你不买流行名牌。不过你一双定做的鞋已超过林太全身上上下下包括手袋在内的所有名牌的钱了,亦不见节俭。”

“我一双鞋可能穿一、两年,这些太太一两年的衣物用几个大货柜都装不下。”

“那倒也是。你以不便应万变,居然亦不见落伍,真是奇了。”

易笛风很懊恼地说:“什么不变,都说姑娘十八变,别人是变美得如脱胎换骨,我是愈变愈丑样,尚不如以前。”

杜林林和王舒萍都笑起来。

当然,他们不只放些个人资料,尚加上易笛风为公众所做的事。

用易笛风的话来说就是牺牲到底。

易笛风将事情交与他们,自己落得清闲,便问梁高飞是否乐意于近段时间到内地出差一段日子,协助起好间学校。

梁高飞说:“我无相关经验,不知是否可胜任。”

易笛风说:“你可以亲自挑选有经验的得力助手带去。我是需信得过的人上去监管经费而已。并不需你常驻当地,但可能要较为频繁往来。”

梁高飞想到目前实在无事可做,自己又无家累,所以就答应了。他好奇地问:“李伯父伯母对这些莫明其妙的报道不过问吗?”

易笛风笑:“我们那偏僻的小镇对这些遥远的港台八卦不感兴致,我妈就算是看遍发哥的所有片子,至多会说这人看起来好面熟,对哪个演员叫什么名字完全无兴趣知道。”

梁高飞笑:“真是清静。”

易笛风微笑:“那倒不见得,他们说长道短的功力亦不输港人,只不过他们关注的是左邻右舍、三姑六婆的亲戚的亲戚的亲戚而已。”

梁高飞笑得打跌。

不久,周天泓来电说:“笛风,你真是良好市民楷模。”

易笛风苦笑:“所谓的楷模正身处水深火热中。”

周天泓笑:“你可能有所不知,孔教授夫妇在本地受人爱戴,在我们教育界更是无人不知。”

“莫非要恭贺现时我已与他们平起平坐?”

周天泓笑不可抑:“加上今次你的慷慨,你的大名会跟着红遍我们教育界,真正是学生的楷模。我们局长非说是冲你我世交的份上你方会解囊,估计她是想让我入套再接再厉。”

易笛风说:“无须幸灾乐祸,虽然现时换人做靶,但你亦同样少了挡箭牌。”

周天泓闻言不禁苦恼:“说得极是。”

孔教授亦致电多谢。易笛风忙说:“因现时不便请往探望,莫见怪。”

孔教授笑:“估计现时你门都无得出。”

“正是。热情高涨并非人人吃得消。”

不过,风波远未结束。一夜之间又风云突变。

某小报斗大字体刊出“十三姨*之恋”的骇人标题。

原来该报纸爆出杜枫林的外公与易笛风的外公是李家同宗的事,细细列出李家族谱。易笛风的外公与杜枫林母亲的爷爷是堂兄弟,易笛风与杜枫林母亲是同辈表姐妹,比杜枫林高出一辈,因此报刊用‘十三姨’来形容。其实经过多代,*实在是称不上。

易笛风奇怪:“港人真是奇,若是表哥表妹会说是亲上加亲,如本市首富夫妇。疏远的辈份落差竟然用如此危言耸听的词语。在内地,三代内的表哥表妹结婚倒是违法。”

王舒萍笑:“如此方够震撼,否则销量何来。”

易笛风说:“我一直都搞不清李家各人的称呼,家族庞大,外婆一次半次都未曾提过,我估计她亦是搞不清是以干脆不提。不知是否要致谢该记者的无私提供。”

王舒萍提醒她:“他是有偿提供的。”

易笛风说:“相对而言,西方儿童幸运些,UNCLE和AUNT两个单词几乎已将所有的长辈称呼囊括其中;东方的儿童就可怜得多,小小年纪要将伯伯叔叔姑姑舅舅婶婶等等称呼弄个一清二楚,背得滚瓜烂熟,否则一不小心问候错,被斥不够聪明伶俐不说,拿到的红包一定比其他的兄弟姐妹少。”

王舒萍好奇:“那你拿到多还是少?”

“当然是多。为了红包不得不努力。”

王舒萍又问:“他们称你是‘十三姨’呢!气不气?”

易笛风笑:“真是抬举我了。十几年前初初见到关大美人演的‘十三姨’,被其水汪汪的大眼睛迷得神魂颠倒。关美人虽现时已美人迟暮,但将我与其相提并论,她的拥趸非狂踩我不可。”

王舒萍大笑:“极有可能。为了你的安全着想,我们会即刻与各大媒体联系预防大肆转载。”

不过说来有点奇怪,其他各地媒体亦同时报道,但仅提及早知易、杜、李三家渊源,认为并无太大炒作价值。

不过,易笛风已有些小庆幸,外公为外婆被李家驱逐出家门的事情并无报道出来。可能是因为当时在内地时发生的事情并无太多人记得或知道。一个有名望的大家族的子弟要“入赘”女方,无论如何都无可能让家族认可,所以外公当初可以说是给逐出家门。两家到本市相遇后,虽有外来,但并不紧密。所以,有人能查到有关联已属不易,其他内情估计难以掌握。

目 录
新书推荐: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雷神大洪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绝对权力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我修改的简历都成真了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