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和亲(1 / 1)
就像是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一样, 在我还在思考着如何博得康熙的信任的时候, 秦公公已经传来皇上的口谕, 得知我康复的消息, 立刻传召我去养心阁见驾.
"月璃见过皇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我恭敬跪落, 话音未尽就被康熙稳稳的扶了起来, 声音带着欣喜和感慨:"璃丫头, 快起来, 这次你救了小十六的命, 朕都不知道该怎么赏赐你." 我低下头, 轻声说:"月璃不敢欺瞒皇上, 救了十六阿哥的不止是我, 更加是卫氏的功劳, 是卫氏先跳下湖救人的..." 康熙微微的一愣, 说:"是她..." 我继续道:"所以, 月璃不求任何赏赐, 月璃现在陪着姑姑, 已经很满足了, 请皇上把赏赐, 恩典都给了卫氏吧."
康熙没有回应, 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秦公公快步进来, 说:"皇上, 戍边下州刺史查大人到了, 说是有要紧的公文要呈上, 您见么?"
康熙略抬起眼, 说:"宣." "喳."秦公公的令出去宣臣子觐见.
我连忙起身说:"皇上事忙, 那月璃先告退了." 康熙一摆手, 说:"无妨, 你一旁坐着就是. " 我点点头, 远远的坐下.
进来请安的人, 戎装打扮, 身材魁梧黝黑, 他说:"皇上, 准葛尔新王即位, 为免再动干戈, 臣特来请皇上将一位格格指婚给准葛尔王. ...." 他还没说完我就一肚子的气, 指婚!! 不就是送一个公主去和亲么! 古往今来, 去和亲的公主哪里有好下场啊! 更何况还是前两年才打完仗的准葛尔.
康熙眼神莫辨, 半晌才问:"那依你看, 哪个格格合适啊?"
那大臣想了想, 说:"微臣实在不懂内庭的事情, 来之前问了内人, 说是十格格年龄合适些.."
十格格, 我飞速转动着脑子想, 这十格格我不是很熟悉, 不过, 貌似远嫁了一个名字很长很长的人, 不会就是被送去和亲了把!
康熙斜睨着我, 看我眉头紧紧皱着, 对着我说:"璃丫头, 你好似有话要说."
我愣住了, 问我意见?? 那我总得说点什么啊, 转念一想, 和亲肯定过的不好, 我就从中阻挠, 不就成了. 我调整出一个笑脸, 说:"璃儿虽然没见过十格格, 但是成亲自然是好事了, 璃儿不才, 就借用一首前人做的诗词转赠给十格格. 皇上看好不好?"
康熙略一挑眉, 带着少少惊讶, 说:"哦? 璃丫头说来听听. "
我站起身, 抑扬顿挫的背道:
"青海和亲日, 橫星出降时. 戎王子婿宠, 汉国舅家慈.
春野开离宴, 云开起别词. 空弹马上曲, 讵减凤楼思."
那大臣听完, 连连点头, 微笑着说:"是啊, 这首诗写的好, 微臣曾经听人家说过, 至今藏族老人, 还以"舅舅"的称谓, 尊称长安一代的汉族男子呢."
我倒!这人完全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万一康熙一拍龙腿答应了和亲就麻烦了, 于是我抢着继续说:"那月璃想考一考这位大人, 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那人笑了, 说:"格格可考不倒我, 这是张说的
康熙捋着胡子微不可闻的笑了, 我接着问:"那金城公主和亲吐蕃, 不知道唐中宗送了什么作为公主的嫁妆呢?"
那大臣抓抓头, 似乎是完全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说, 僵僵的说:"这嫁妆应该是金银珠宝, 丝绸茶叶之类的东西吧."
康熙突然哈哈的笑了出来, 说:"查大人说的不错, 不过璃丫头要说的是, 唐中宗将唐朝的九曲河源之地赠与吐蕃, 追加为给金城公主的陪嫁, 说是"为公主汤沐". 所谓河源九曲之地, 实在皇上上游, 现在的湟水谷地和晀河一带, 此地物产丰富,生产马匹, 结果反而造成了吐蕃和唐朝之间更多的战乱." 康熙说的正是我想说的, 我接着说:"据说金城公主一辈子都过的很不开心, 还被吐蕃王赤德祖赞的正妃欺负, 真真的是公主琵琶幽怨多."
康熙点头, 说:"朕甚是同意璃丫头的看法, 朕不同意这和亲之策. 唐宪宗那首诗, 璃丫头可会背? 背给查大人听听. "
我点点头, 竟然觉得和康熙很有默契, 因为我心里想的, 也是这首诗, 于是我缓缓的说:"汉家青史上, 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名主, 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 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 谁为辅佐臣."
那大臣听罢, 已经跪下不住的磕头:"微臣知罪, 微臣知罪. 臣定不会再提和亲之事."
康熙缓和了神情, 说:"哦,朕突然想起来, 成吉思汗的世孙, 前几年归诚于我大清的蒙古塔米尔首领丹律的孙子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台吉策凌, 朕几年前见过, 是个不错的孩子, 就授以轻骑都尉令其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吧."
我听见自己的下巴"咔嗒"掉在地上的声音, 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台吉策凌, 这个名字很长很纠结的人不就是十格格未来驸马么. 这个人来到京城学习几年之后, 就会顺理成章的娶了十格格, 原来绕来绕去折腾半天, 这我反而是按照历史的进程了. 我不知道该为素不相识的十格格开心, 还是为自己无力改变历史而失望, 只得愣愣的站在一边.
良久之后, 康熙正色道:"璃丫头, 你今日又立一功. 朕又该怎么赏你呢?"
我盈盈跪落, 回答:"月璃不敢居功, 其实月璃只不过是自作聪明, 说出了皇上想说的话而已, 皇上不怪月璃自作主张,干预政事之罪, 月璃就感激不尽了."
康熙富有深意的笑, 说:"璃丫头先行回去吧, 你所希冀的赏赐, 朕自会成全你的."
我叩头谢恩之后, 就回了翊坤宫. 当天晚上, 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紫禁城. 秦公公呈上侍寝的绿头牌的时候, 康熙眼也没抬, 说了一句:"卫氏.."
听说和贵人气的在自己的寝宫发了整整一宿的脾气, 就连宜妃也很是惊讶, 只有我, 闲闲的端起茶盏, 泯一口茶, 浅浅的笑了.
不过话说, 次日我也受了莫大的刺激, 刚刚走出翊坤宫没多久, 就看见一个修长的身影, 并不是清朝男子固有的辫子发型, 一头乌黑的发丝冉冉的垂着, 仅用缎带束起, 着广袖素白袍, 垂折的袍子随风起波, 神容清秀, 剑眉星眸, 眉目流转间自有一股英气的神态. 倒是有几分隋唐文士的朗然风姿. 我心里不禁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好个翩翩神采, 俊若绛仙的.....女孩子...
女孩子? 是的, 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