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天下大定(1 / 1)
一切本就风云难测,变幻更是无人能够掌控一切。如四季轮回一般,无人可以主宰。历时数月苦战,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动乱不断的浩天终于迎来了其安宁和平………………..
朝堂之上,也从刚才低靡阴沉之气,转入到了一种欢快的气氛之中,连一直紧皱眉头的楚翊临,脸上也带上了一丝笑意,不似刚刚那般的让人捉摸不定。
两个战场上的战火都平息了,这一切快的,反倒出乎了楚翊临的意料,本以为称帝之路,毕竟会艰辛万分,所花的时间亦绝不会是如此之短,但却从未曾想到如此短暂,却整理完了所有的一切,也让浩天再次平静了下来…………….
战场的硝烟是停止了,可朝堂之上的却还未曾停歇下来。楚言宸的葬礼还未曾举行,马上上官离沐又要凯旋返京,匈奴王子到时也要进京谈判,一切看似停止了,可却还未曾完全安定下来,加上南疆还未曾安定,虽然自始自终南疆的侵犯之战都未曾打起来,可一切却如一棵刺一般,卡在楚翊临的喉咙之处,让他无法下咽,难受忧心……………..
明日便是楚言宸下葬之日,此刻楚翊临不想与皇太后有任何的斗争,且他也曾经答应过太皇太后要善待自己的手足兄弟,此刻更是会将楚言宸风光大葬,这不仅让他可以对慈宁宫的太皇太后有个交待,同时也体现他仁德宽厚,一举双得,他又何乐而不为?加上襁褓之中的念宸还如此之小,对他也够不成任何的威胁,且他想要成就千古伟业,若如此都不能做到,那其他的一切将都是空谈而已,所以明日他楚翊临必会出席那场葬礼,他也更加会把那场葬礼办得很隆重…………..
时间似乎总是不愿停留,就如北方的春天一般,总是让人还来不及在杨柳花开之时,去品味那份初春的味道,却都早早的收场,早早的结束了春的历程。昨天似乎也是一样,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之快,慈宁宫内,昨日一直都是笑声不断,上官若妍、楚言宸、宛心甚至连宫外的宛如也回到慈宁宫中,来看他的侄子,楚念宸。对于楚言宸的离开,他们都伤心,可或许是皇室之中,此类之事太多了,让众人更懂得珍惜相聚之时。明日就是楚言宸的葬礼,众人在慈宁宫中皆闭口不谈,只是笑语盈盈的逗着楚念宸玩耍,直到楚念宸困后,才交给奶娘,让他去休息。
慈宁宫内,虽然楚念宸睡了,可活泼可爱的楚安乐,此刻又成了众人眼中的活宝,成了众人的开心果了。直到夜幕降临,慈宁宫才安静了下来。晚膳之后,楚安乐吵着要逛皇宫,要四处看一下皇宫,上官若妍和楚景皓耐不住她的请求,只好答应,带着她去,三人便相携向御花园中走去。
月夜之下,树影斑驳,此刻皇宫之中,更是幽宁安静,到处花香飘逸,百花争艳,月夜之下,玉池台边,白荷摇曳,一切都让人似乎置身仙境一般,美的不似人间。可尘世之间,往往越是美丽的事物,越是不能触碰,越加危险…………..
楚安乐一进御花园中,便被摇曳着宫灯,天池玉阶给吸引了,便快速的向白玉池边跑去,楚景皓和上官若妍看着她的背影,只是在后面笑着叮嘱道,“安乐,小心一点。”两人便无奈的笑了笑,也在后面跟着而去。
御花园此刻的一幕,是多么的温馨和羡煞旁人,特别是此刻也刚从朝堂之上出来,正打算赶往慈宁宫的楚翊临。楚翊临将御花园的那一幕收入眼底,那三道人影,如三根刺一般,深深的刺入了他的心中,让他疼的无法呼吸,疼的更是没有了泪水。
楚翊临走到回廊之处,望着离去的三人,平淡的向夜影道,“夜影,你告诉朕,为什么朕得到了皇位,得到了渴望十多年的东西,还是不能快乐?“
夜影看着楚翊临,沉默了许久,才道,“皇上,或许有一个人早就住在了你的心里,你早就不仅仅把她当作你夺取天下的工具,而是想与之偕老之人……………“
楚翊临看着夜影,淡淡的笑了一下,随后继续道,“你跟了朕这么多年,应该知道朕心中最重要的人是谁。“话语还未完之时,楚翊临早已将身上那个带了十年之久的玉箫,摘下来放于手中,脸上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夜影看着他渐渐抬起的步伐,也慢慢的跟上楚翊临的脚步,在其身后轻轻的道,“皇上,当年的那位小姐,我们已经找了五年了,但是却至今依旧没有任何消息,所以皇上,你还是放宽一些吧!“
楚翊临听着他的话语,没有任何的回话,在他的心中,他早就知道,要在浩瀚人海之中去寻一个人,是何其的难,而那个人还是十年之前,那个和他仅仅有过一面之缘的人,那次他本以为只是迟到了几天,没想到一尺就是十年,等到他在边疆势力发展起来之后,他就一直在找,一直在寻,可无奈世间变化的太快了,一切都还来不及,就已经迟了…………….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的走着,慢慢的走着,向慈宁宫而去。
今夜月淡风清,一切都是春天的安宁,可皇宫之人,今夜却注定都处在不眠之中。慈宁宫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人一晚上从未曾合眼,只是一直守候在楚念宸的身边,看着那张小巧的俊脸,两位都已差不多年过半百之人,脸上皆露出了笑意,那是真的高兴之意,可笑意之中的忧愁却也永远无法抹杀而去……………..
上官若妍和楚景皓,在夜半时分,才带着情绪依旧不减的楚安乐从御花园中回到慈宁宫中,让奶娘服侍楚安乐睡下之后,两人再次迈出了脚步,向花园中去,静坐在凉亭之中,不知何时,楚景皓已经在此摆好了一幅棋,两人便开始了棋局,亦如明日之后,就要重新开始他们的人生之路一般。
楚翊临凝视着上官若妍,笑着道,“妍儿,那日的一切,还在脑海之中徘徊,真的让我不敢相信现在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一切似乎来的太快,太过突然一般。“
上官若妍听着话语,心不禁一暖,轻轻的将手中的白子下到棋盘之中,随后看着楚景皓认真的道,“皓,我有没有说过,我爱上你了,是爱了。“言语之间,上官若妍早已不是那个谋划一切之人,只是如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般,脸色淡淡的红晕,在月夜之下,更是倾国绝色…………
楚景皓看着她,眼中更加的诧异,但也露出了笑意。从凤城一别,他就在等待这一刻,差不多一年的时光,他终于等到了,等到了她的爱,也等到了相携一生的承诺。
楚景皓凝视着上官若妍久久,然后起身走到上官若妍身边,轻轻的将她揽入怀中,附在她的耳边,轻声的道,“妍儿,大哥葬礼之后,我们回到江南去,好吗?”
上官若妍紧紧的靠在楚景皓的怀中,听着他的低语,眼中早已感动的落泪,她也一直在等,一直都在等那个承诺,如他一般,他等的是她爱上他,愿将一身交于他手中,而她等的却是,江南烟雨之中的那个归属,那个叫家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只有他楚景皓才能给她。她愿与他相携一生,无论明天会是什么,她都甘之如饴;在那个江南之中,她愿意与他相携一起,走过无数个春秋,看过无数场烟雨,她都愿意………….
两道身影,在月夜之下,更是拉长了两道身影,但却无比的相配,似乎此刻周围的月夜静荷,淡放桃李,都在月光之下,甘愿做两人的陪衬,只为两个如仙子仙童般的人物喝彩一般。
慈宁宫内,是佳人在怀,情人相许,如此完美相携;可此刻未央殿内,却不是长乐未央,有的只是,忧伤的箫声,幽幽的传入人耳,好不伤怀,吹箫之人,似乎在寻找心中最重要之人一般,断断续续,却伤人至深………..
踏着月夜,皇宫之中最年长之人,终于在今晚再次踏出了慈宁宫,自那日到未央殿之后,她便再未曾来过,今夜再次过来,却未曾想到映入眼中的竟然是如此一幕,让她的心不禁一疼,疼的让她紧蹙娥眉,身边之人感受到之后,不禁出言安慰道,“小姐,你就不要再为他们担心和操心了,无论是皇上还是二皇子,他们都长大了,他们会自己熬过去的。
她握着雅儿的手,沉声的道,“雅儿,我不是在担心,而是觉得我欠了翊儿好多,他自幼丧母,一人独自在军营之中成长,现在我却还在逼他,我知道他心中也爱着妍儿,可我却一直怜惜皓儿多过他,却要逼着他放弃。是我这个皇祖母愧对他。“
话语刚完,太皇太后正打算伸出手来擦干眼泪,却发现早已有一双手为她擦干了眼泪,还看着她,笑着道,“皇祖母,你没有愧对孙儿。你一直都是世上最好的祖母,若怨只怨我们都身在了这个皇城之中。“
当楚翊临伸出手来参扶着太皇太后之时,她才发现了他手中的那支玉箫,那支在二十多年前就深深刻入她心中的玉箫,连身边的雅儿看见玉箫,都不禁大吃一惊。
太皇太后轻轻的将玉箫从楚翊临的手中拿出来,放在手中,似乎在感受那熟悉的气息一般,楚翊临此刻早已吃惊不已,虽然他早就知道这支玉箫是他父皇的,但此刻他更加肯定他背后是有故事的。
太皇太后看着楚翊临,认真的问道,“翊儿,告诉哀家,这支玉箫自何处而来?“
楚翊临自知此刻早已没有理由在隐瞒,便如实相告道,“皇祖母,是在孙儿十岁那年,也就是十年前,那次宫廷盛会之中,从一个小女孩身上摘下来的。“
太皇太后闻言,更是不禁一疼,就这样紧紧的抓着楚翊临的手,许久之后,才轻声的道,“翊儿,扶哀家进去,想听这支玉箫的故事吗?“
楚翊临看着太皇太后认真的点头,或许今日太皇太后还能帮他一解十年之谜,若更加的幸运,可能还能帮他找到他心中的那个她。
太皇太后静坐于书桌边,楚翊临则扶着她的手,坐在一旁,而雅儿则出去唤人送热茶来。
太皇太后拿着那支玉箫,眼中浮出了淡淡的笑意,似乎回到了年轻之时一般。然后轻声的道,“哀家记得曾经告诉过你和宛心,你父皇和柔然之间的事情,而这支玉箫就是你父皇送给柔然的,你父皇虽然得到了柔然,可却换来了柔然的痛恨,可当轩儿降临时间的时候,柔然还是将玉箫给了他,毕竟你父皇是他的生父………….”话到此处,太皇太后早已开始了落泪,一滴滴晶莹的泪珠在烛火之下,分外妖娆、分外美丽………….
楚翊临闻言,身上似乎在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力道,险些从凳子上面滑落了下去,他看着太皇太后,眼都不眨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皇祖母,眼中的充满了诧异和伤心,他看着太皇太后认真的道,“皇祖母,您为何还要告诉孙儿这个故事?您知道吗?有多少个时日,妍儿那张容颜竟和我记忆之中的人相互重逢,您要我放手,要我成全二哥,可您知道吗?妍儿就是我寻了五年都未曾寻到之人,是在我心中,在我心中,已经住了十年的人。我一直都不愿意相信,也不曾去调查过她是否就是我幼年所遇的那个小女孩,原来她真的就是。”
此刻记忆如洪水一般,涌入他的脑海之中,他从未曾想过,也不愿意妍儿就是那个幼年住在他心中之人,而此刻一切揭晓之后,对他楚翊临而言,却是如此的不堪,他不禁喃喃的道,“那怪和妍儿成亲那晚,她看到我腰间所挂玉箫是如此的诧异,我还害怕她误会,这是外面其他女子所赠,而将玉箫收藏了起来,原来这本就是她的。”
楚翊临一阵咆哮怒吼之后,换来的是未央殿中久久的沉默,沉默的如死水一般,隔了许久之后,楚翊临才走到太皇太后的身边,拉着她的手,轻声的道,“皇祖母,对不起,孙儿不应该在您的面前大发雷霆。”
太皇太后闻言,早已抽泣不语,将跪在她面前的楚翊临,揽入怀中,带着哭泣的声音道,“不是你对不起哀家,是哀家对不起你们,是皇祖母对不起你们,上一代的错误却要你们这一代来承担,你是这样,皓儿和妍儿是这样,心儿也是这样,上一代的纠葛,到了你们这一代全成了纠结,成了伤害,是哀家和你们的父皇对不起你们。皇祖母在这里向你道歉,祈求你的原谅!“
楚翊临闻言,在那个怀中更是落下了眼泪,第一次他哭了,哭得好无力,累得好疼。
许久之后,他才从那个怀中出来,看着太皇太后认真的道,“皇祖母,对于妍儿,我不会放手的,我找了他十年,我不会在放手了。“
话语刚完,太皇太后手中的玉箫,便滑落出来,与地板相碰,折成了两段,楚翊临弯下腰去,慢慢的拾起玉箫,而太皇太后却迈着步子,向慈宁宫而去,一路之上,她看着皓月当空,象征着团圆,可她此刻心中却早已无法安享这份团圆了。她轻轻的转身,对着雅儿道,“雅儿,你相信这世间一切都是自有定论的吗?“
雅儿笑着道,“小姐,你怎么啦?从未央殿出来,都一直紧皱着眉头。“
太皇太后看着她,认真的道,“我不想看到二十年的悲剧再度上演,这个皇宫已经伤了太多的人,流了太多的血了。“
雅儿看着她,久久不语,只是走到慈宁宫,扶着太皇太后睡下之后,轻轻的道,“小姐,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又何苦如此为难自己呢?“
睡了,如夜一般的睡了,陷入了沉睡之中,慈宁宫如此,未央殿如此,坤宁宫和永陵宫内亦如此………………..
翌日,楚言宸的葬礼在朝臣和后宫之人相送之下,下葬于皇陵之中,也公告天下,这场内乱中止了。
在葬礼之后,半个月便是匈奴王子和上官离沐回京之时,而在此刻也收到南疆的和亲之请,浩天似乎在一日之内,中止了所有的祸乱,开始走向了天下大定…………………
天下终归大定,一夜之间,上官离沐归来了,夜月也要归来了,连南疆的欧阳轩也要归来了。一切似乎都定了,都聚集到这个京师之中了,所有的恩怨情仇、悲欢离合也都聚到了京师之中,如同一台戏一般,权力、国仇、家恨、爱、恨、怨、情、仇都纠缠在一场戏之中………………
明日开始第三卷,情归何处?解开感情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