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西风醉流苏(5)(1 / 1)
梅子显然是个偏爱流苏坠的女子。
大年初五,梅和雪在中饭后见面,一起去找几个在宁城的同学,约定一下同学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她的手机上也挂了一个红豆加红绸穗的流苏坠。
梅子和雪走在前面,边谈边走。,天气冷得让我受不了,两人女子却谈笑风生。
我随雪和梅子先上了宁城书店,找到一个在书店工作的男同学。
雪跟她的同学介绍了我。在书店工作的男子显得脸色发白,想是终日在书缝里,见不到太多阳光的缘故。手心过于冷,定是陌生人之间的热情有限吧。
三个同学嘘唏岁月如梭,毕业后再没遇见,都三年多时间,各自都变了。
雪问了几个同学的电话,存在手机里。然后三个人又把对方没有的同学联系电话相互传送手机名片。
其间,我随意在书店走动,看有没有自己中意的书。
“冷彬,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左右,雪打电话给我,说她们已经在书店外面等我。
“怪不得好几个的电话都打不通了,都换了啊!”雪对梅子说。
“到时候你也跟我去吧!”雪显然很高兴。雪知道我不太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先征求我的意见。
“好啊,反正你同学里许多美女我都没见过。”
“喂!才结婚哦,你就露本性了?”梅子说。
“女人美不美,是男人来评的,不看怎么评啊?”我笑问,又说:“对老婆行注目礼,对街上的美女仅仅是不到30秒的扫荡,连想入非非的时间都没有。”
梅子哑然。
“是嫌时间不够啊,还是想入非非的嘛!”雪助阵来了。
“有墨色眼镜吗?我要一副。有胶布吗,给我老婆一打!”雪知道我的话外之音,直向我白眼。
梅子“嘿嘿”地笑,梅子其实很漂亮,就是笑起来发出的声难听。说话也是有点慢腾腾地,上半截话没说完,嘴里似乎是不小心咬了舌头,话尾巴就有点特慢,含糊不清起来。
说话间,三个人拐进一条狭长,但店铺整齐,地面也很开净的小巷。
“这就是‘水井巷’”雪跟我说。
小巷很静,大多店里摆的是藏饰品,皮画,绿松石。我流连其间,独爱绿松石天然的碧绿和石上自然散布的墨色纹路。
我细细品赏,并轻声对雪说:“你用方言问问是怎么卖。”我担心我一张口,店主就听出我是外地人,乱喊价。
我和雪买了很小的两颗绿松石。绿色均匀,其间墨色线很纯很黑,且分布奇特,线条有激发想像力功效。
走出小店一段,三个人钻进一家吃麻辣烫,粉条的小店。
“我有点不想回新城了。”梅子眼睛盯着桌上的水杯。说着去留宁城的话题,手里把玩着手机,流苏红穗柔柔摆动。
“有点舍不得自己努力了三年的工作,回来宁城也是一个人……”
“我跟你说过我的想法,我弟你也熟悉,就看你是怎么想的了。”
“我妈也有那个意思,你要是觉得我弟还可以,不想回新城,就在宁城找工作,和我弟处处看。”
“16号!16号”店员端着热腾腾地一盘麻辣烫叫号,梅子抬手招唤店员。
三个人开始低头吃东西,我隐约感觉雪和梅子都心事重重。
梅子毕业后去了新城,在新城一家合资企业新品配方试验室工作,待遇比雪和我都高,年前公司又调动了她的岗位,做会计员,薪水较原来更高了些。但是梅子总觉得在新城工作离宁城老家太远,总牵挂家里人。想回宁城,又深觉回宁城前途难料。
我们在宁城广场妆扮得很富有古典意韵的皮影戏宣传用的一个类似博古架结构,有格子,整体又像个屏风的框面前拍照。先是雪照,人站在后面,上身微微前倾,把灿烂笑容从一份古典的框中央探出。红红的衣服显得更加喜庆,传统。
“我也照一张,我们两个照一张!”梅子一看,也跑到雪边上。两个人脸贴在一起探出来。
因为是春节,宁城街道上许多地方都扎起了花灯,暮色还不是很深的时候,花灯就全亮了。宁城的春节氛围很浓,主街道两边都有花灯,公园更是妆点得火树银花,璀璨非凡。
因为梅子还约了别的朋友见面,,吃过东西后就打车走了。
临走时,要了群的电话号。说她还要考虑是不是回新城,回新城的话请群给她买车票。
“车票太难买到了,你们走的时候我可能还买不到票!”梅子说坐火车,年前后都很挤。这是事实,我和雪回滇南小城,连接两年都挤。
梅子家离宁城有一些路程,而雪家在宁城。群更方便在某个早晨或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去车站。
“让我弟给你买行吗?”
“你把他电话给我,到时候我联系他。”
“他也可以给我电话。”梅子在车开动的时候说。
喜爱流苏的女子,一向有异于常人的矜持。应该是这样的,梅子只要一个尽可能自然出现的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