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还珠之那拉重生十二福晋 > 58 第五十五章——永璂的后宫

58 第五十五章——永璂的后宫(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大侠冷冰冰 暧昧陷阱 痴爱绵绵:醉朱颜 流星花园之樱花雪月 校园王子闯情关 玉指甲 特选白米饭先生 顺应天命人 袖红叶 总经理的小乐子

第五十五章——永璂的后宫

截止至德正元年六月,永璂名正言顺的后宫只有皇后芷娴一人,因为这段时间高准备皇后的册封礼,公主的册封礼和乾隆前往江南的事宜,册封后宫的事情就暂时耽搁了下来,好不容易乾隆启程前往江南了,他们终于有时间考虑将潜邸里的女人们提溜出来进行册封了。

其实按照永璂的想法,很简单,出身高的比出身低的封得高,资历长的比资历短的封得高,生育过的比没生育过的封得高,此三条择优册封,不分先后。

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有点点小问题了,其他人都好安排,就是三位侧福晋……

如果把王爷的后院套入后妃的标准,侧福晋大概就相当于贵妃【皇贵妃大概跟继福晋差不多】,可是问题在于,亲王最多可以有四个侧福晋,皇帝只能有两位贵妃,这一下就变成僧多粥少了。

最重要的是,永璂的三位侧福晋出身都不低,要是有一个低一点那都好办。

乌雅氏出身上三旗,乃是孝恭仁皇后娘家兄长之后,而且是三位侧福晋中资历最老的人,侍奉永璂的时间甚至比皇后芷娴还要长,虽然未有所出,但是却养育了大阿哥绵靖。

他他拉氏虽然出身下五旗,但是却生育有一子绵安。

小博尔济吉特氏,蒙古亲王的庶女,却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得宠非常。

这样一比较起来,三位侧福晋几乎是旗鼓相当,这样负责拟定册封名单的芷娴头疼不已,尤其是小博尔济吉特氏来找她之后。

大概因为是家中独女的关系,小博尔济吉特氏对着芷娴和其他两位侧福晋一贯是傲踞的,还经常拉住永璂——当然不是用装病这种手段,而且用骑马这些比较爽朗的方式。

这种行为理所当然会被人讨厌,尤其是小博尔济吉特氏上门求贵妃位之后。

你当贵妃位是什么?你想要就要吗?芷娴不仅有些气闷,前一世景娴的贵妃位可是嫁给乾隆二十多年后,高氏死后才得到的。

永璂听说这件事之后心下也是不喜,但是博尔济吉特氏还得罪不得,他不能这时候去责骂小博尔济吉特氏,想了半天,最终是决定下了贵妃位的归属。

“那博尔济吉特氏要怎么交代?”芷娴看着永璂给他的名单问道。

“难道朕册封贵妃还要博尔济吉特氏点头不成?”永璂道。

“但是妹妹她毕竟是孝庄文皇后的娘家后人,不看僧面总得看佛面啊,”芷娴道。

“那皇后是什么意思?真给她一个贵妃位?”

“不如这样,依旧是册封为妃,皇上在钦定其为四妃之首就是了,”芷娴笑道。

永璂思量片刻,点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最终,永璂的后宫册封如下:

原侧福晋乌雅氏册封为顺贵妃,赐居长春宫;原侧福晋他他拉氏册封为安贵妃,赐居翊坤宫;

原侧福晋小博尔济吉特册封为平妃,钦定为四妃之首,赐居承乾宫;原潜邸格格赫舍里氏册封为定妃,赐居景仁宫;原潜邸格格陈氏册封为宁妃,抬入正蓝旗,赐居永秀宫;

原潜邸格格索卓罗氏册封为秀嫔,赐居钟粹宫;原潜邸格格伊尔觉罗氏册封为襄嫔,赐居永和宫;原潜邸格格喜塔腊氏册封为琳嫔,赐居储秀宫;原潜邸格格林氏册封为蕙嫔,赐居启祥宫……

余者不提,皆封为贵人,太上皇所选秀女二十一人,皆为常在,不提。

另,潜邸格格马佳氏,未及新皇登基而薨,念其侍奉多年,且育有一子(幼殇),追封为敬贵妃,待新皇陵园建成后移入。

永璂诸子,大阿哥绵靖二阿哥绵德原本已经到了该建府的年纪,但是永璂还是将他们留在了宫中,居住在阿哥所,而二格格景愉三格格景恬,也到了要指婚的年纪。

永璂和芷娴相看许久,最终是定下两个人选,蒙古巴林部亲王之子格安僧和恩科士子孔庆贤。

格安僧自不必提,而孔庆贤却是必须要好好说说的。

这个孔庆贤可不是一般汉人,他乃是孔子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的幼子,时年二十岁,因母丧守孝至今未婚,从恩科的情况来看,也是个满腹经纶之人,最重要的是,他并不是嫡长子,上头还有几个哥哥,如果不是不幸到一定程度,衍圣公之位是落不到他头上的,若是嫁个公主过去,既团结了天下清流汉民,表示了满汉一家之意,又不会被人说是牟图用满人血统图谋衍圣公之位。

但是这衍圣公真不是一般人家,不是公主说嫁就能嫁的人家,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永璂只能先于孔宪培进行沟通。

面对清廷与新皇递过来的橄榄枝,孔宪培犹豫许久,最终是接下了。

衍圣公这边答应之后,永璂又开始烦恼该把哪个女儿嫁过去的问题,如果说为了表示对孔圣人的敬重,自然是把嫡女景恬嫁过去最好,但是芷娴又开始担心了。

景惜虽说嫁给了外国人,但是好歹是住在京城的,要是再把景恬往条件更好的南边嫁,会不会有人说她太过偏心亲身女儿?

帝后二人商讨了许久也没出个结果来,最后还是景恬知道之后自请和亲蒙古才算把这件事了解了。

景恬的说法是,她身为嫡女,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安德烈那时候因为语言问题她只能看着妹妹下嫁,如今她也要承担起固伦公主的责任。【别说,乾隆朝之前的固伦公主都是和亲蒙古的,反而是和硕公主还有留在京城的。】

看着女儿坚决的神情,永璂最终同意了她的请求。

宁妃陈佳氏知道这个消息后,带着景愉亲自去向景恬道谢,看着这母子俩,景恬笑道:“要是姐姐真要谢谢妹妹,就让妹妹先出嫁吧,省得到时候姐姐先往南边走,妹妹看着羡慕了怨恨姐姐,坏了咱们的姐妹情谊。”

“行,皇阿玛同意了,姐姐就给你一份大大的添妆!”景愉拉着她的手说。

德正元年十月初九,二格格册封为和硕安庆公主,指婚衍圣公之子;三格格册封为固伦安禧公主,指婚巴林部亲王之子,十一月完成册封礼。

德正二年五月十六,固伦安禧公主先行出嫁,十里红妆送往蒙古大漠,成为了又一位和亲蒙古的大清公主。

隔月,和硕安庆公主出嫁,金枝幸汉,她成为了大清入关以来第五位嫁给汉人的公主,她的命运比前四位要好,第一到第三位幸汉的公主,嫁给了三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们夹在了夫家与娘家之间,第四位和硕悫靖公主,她又比前三位幸运一些,在和平年代嫁给了一位汉臣,但是,因为汉臣的早逝,她不得不青年守寡,甚至没有留下一个子嗣。

而安庆,她嫁到了即使改朝换代也不会受影响的衍圣公家,丈夫孔庆贤满腹经纶温文尔雅,难得的良配,夫妻二人琴瑟和鸣鹣鲽情深,并且育有二子一女,甚至在安庆在德正三十六过世之后,孔庆贤还时常写诗作赋怀念妻子。

远嫁巴林部的安禧,她并没有安庆那么幸运,但是比起其他许多和亲蒙古的公主,她还是幸运了许多。

婚后第二年,她就为格安僧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虽然因为难产,她几乎完全失去了生育能力,但是她的两个儿子都平平安安地长大了;额驸不能说有多喜欢她,但是依然给了她足够的敬重;但是安禧没能逃出大清和亲公主早逝的怪圈,未满三十就溘然长逝于大漠,所幸她的两个儿子都是有出息的,大儿子最终继承了格安僧的爵位,小儿子回到京城代母尽孝,最终受封贝子。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