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梦回大清之天下无双 > 第14章 雷霆

第14章 雷霆(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梦锁清缘 火影之腹黑女王 法鹰之恋系列 拐个神医做老公:相公,不要! 妃常穿越:冷王的孽妃 春俏云飞 紫晶芙蓉 禁区的童话 谁说先爱更吃亏? 爱的诅咒

紫禁城上空出现了被古人认为不祥之兆的彗星,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撼动了整个京师。隆隆的雷鸣声响彻云霄,以皇宫为中心方圆几百里内都为之震动,城内房屋倒塌者不计其数,甚至皇宫的内城墙上也有百处塌陷,宣武门“南堂”屋顶上的十字架也被震倒在地。

隔日,地面上又卷起了一阵肆虐的龙卷风,飞沙走砾,灰土弥漫,繁华的帝都天子脚下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风声鹤唳的黑暗世界。

面对惊天动地的灾难,京城百姓们惊惧交加,拖家带口,纷纷由屋内逃至街上、野外。

皇宫里也是一片人心惶惶,皇上、太皇太后,所有宫中妇孺、太监及其他大人物皆搬至屋外,露宿于帐篷之中。

这场噩梦般的地震持续了整整三天,京城房屋大面积塌陷,民不聊生,哀嚎遍野。

参与钦天监一案的朝臣们大为恐慌,以为上天示警,遂对汤若望的肢解凌迟酷刑改判为斩监候。鳌拜也惧怕天意,惴惴不安之下也不敢再擅自专断,遂上奏请示太皇太后。孝庄览奏后,薄怒斥责:“汤若望向为先帝所信任,礼待极隆,尔等欲置之死地,毋乃太过!”

在一片惊恐的众说纷纭中,萧瑟可怖的北京城逐渐恢复了往昔的艳阳普照,春光明媚。

康熙四年,三月初五日辛卯。

薄雾清寒,百鸟振翅齐飞,遥远的金色晨曦照耀在太和殿正前方的大广场上。

太监鸣鞭三声,上朝的文武百官黑压压地从远处走来,顶戴花翎像一群奇怪的动物的头颅,带着轰轰的脚步声向晨烟笼罩的大殿压过去。

金銮殿内气氛肃静,鲜亮的殷红点缀在尊贵的明黄之中,隐隐泛起了一层朦胧的赤金色,笼罩着整个大殿,烘托出一派压抑的威严与庄穆。

百官垂手肃立,神情端庄,眼珠子动也不动,大殿内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

一身鲜艳明黄的朝服,小康熙从侧面的庭柱后迈出,款步上殿,端坐于金碧辉煌的龙座之上。

文武百官噌噌翻下马蹄袖,齐齐跪地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目视前方,神情肃穆,居高临下,俯视着低首叩拜的文武百官,不怒自威。

“众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满堂文武官员肃然起身,各归各位,站好,不再乱动。

殿台前斜放着一把圈椅。头戴宝塔簪缨,身着青绒朝服的孝庄太皇太后在贴身婢女苏茉儿的搀扶下走出,正襟坐下,一侧对着皇上,一侧对着百官,面色端庄凝重。

诸臣中,王爷贝勒等立右侧,满汉大臣立左侧。满汉大臣中立于首位的是黑色蟒袍、面目粗狂的鳌拜,其次是各怀心事的苏克萨拉和遏必隆,四朝元老索尼因年事过高,不便于出行,康熙帝批准不用上朝。诸王爷贝勒中有安亲王岳乐,简亲王喇布、康亲王杰书等人。

大殿之上一片冷肃,所有大臣屏息凝神,默默地等待并观察着皇上。

小康熙双手扶膝,正襟危坐,他故意停顿了片刻,寒浅笑谑的目光在百官的脸上轻轻扫描。

片刻后,在孝庄祖母的眼神示意下,康熙帝肃目提一口气,不急不缓地开口了:

“因为京城地震,停朝数日,朕甚感惶恐,待议的事情甚多,今日只议国事大事,不议琐事小事……”正说着,忽然发现安亲王岳乐一瞬不瞬地瞅着他,小皇帝悠悠地笑了,扭头问:“皇叔,你是否有话说?”

安亲王面色如土,微愣一下,这才急急走出大列,颔首施礼。

“回皇上,灾波刚刚平息,京城流言四起,以微臣之见,理当大赦天下,借以稳固民心。”语调平缓,言简意赅。

满堂文武惶惶然在听,没有人出声,一个个仿佛是水缸里捞出来的鸭子,面色恹恹的。

康熙呼了口长气,定定地笑着点头,神情颇感欣慰:“皇叔所言甚是,朕正要颁布赦诏!”语毕,小皇帝凛着眸子看向左侧的三位辅政大臣,淡然地笑着问:“鳌拜、遏必隆,二位中堂就没有其他事情要禀奏吗?”

没有人说话。

鳌拜蛰伏不语,遏必隆惨白着脸怔立。其他大臣斜睨着他们。众人深知皇上的话题矛头渐渐扭向钦天监审议汤若望一案。这个案子虽说是刑部在审,可幕后却是由鳌拜一手操办,万岁爷感念汤若望对先帝的忠心耿耿,一直不同意将他处死,然而鳌拜一意孤行,忤逆君意,朝中大臣多半仰其鼻息,看其眼色行事,在钦天监会审一案上,万岁爷的指令几乎被架空了。

如今局势变幻莫测,一旦昭告大赦,汤若望等人必将无罪释放……

“众位爱卿都没有话说吗?”少年天子目视群臣。傲然发问。

大殿之上,隐藏着阴霾,百官目瞪口呆,一时毫无反应,没有人敢随便吱声。

小康熙玩世不恭地笑了笑,他轻甩双臂,腾的从金座上起身,围着御案绕了一圈又一圈,脸色轻松自若,透出一种夸张的愉快。

手指在御案上连连点移,少年康熙环视着满朝文武,眼底含笑,脚下的步履不紊不乱。

“你们的脸怎么了?你们的脸只配得四个字——如丧考妣!几天的地震就把你们吓傻了,哑巴了,也不会再说话了?”

大殿之上气氛凝滞,文武百官仍旧毫无反应,顶着头皮挨骂。

康熙绕开了御案,走下了御阶,在诸臣之见来回踱步,言语滔滔不绝,慷慨激昂。

“你们不说!朕说!”扬起手臂,一边信步走,一条一条地数:

“因星变地震特下大赦诏,‘冀答天恩,爱布宽人之典’,诏中恩赦十一条,免顺治帝十八年以前之拖欠钱粮。因山西省旱灾,有三十城之民饥谨至极,本日下旨,免征顺治帝十六年以后之拖欠钱粮,并发山西仓存米二万六千八百余石,库银六万两赈济。以该省督抚等到“民饥至极方奏请拯救,殊负倚任,不得延误。”

“因星变地震特下大赦诏,谕吏、户、兵、工各部尽职除弊,祈福万民。”

“喻吏部:应行事务必当实心料理速结,不得因循草率;督抚中有不肖昭著者,应即行参处;督抚参劾之贪官酷吏立即解任究审。”

“喻户部:科道官应将征收钱粮中之火耗、加派、强取等弊不时察参;隔年预征一律停止。”

“喻兵部:整饬驿递,除兵部正式凭证外,不许文武各官擅发私票使用驿站;停止督抚提镇等官以其家人等算入食粮兵丁名额。”

“喻工部:整饬河道,禁官员置船贸易,禁差役骚扰及恶棍横行。”

“因星变地震特赦,汤若望、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等西方传道士免罪释放出狱。”

沉默。百官面色如土,屏住呼吸,紧张兮兮地看着万岁爷的背影。

康熙帝走到了大殿门口,猛地转过身来,高喊:

“熊赐履!”

“微臣在!”

内阁大学士熊赐履慌张地跨出大列,伏地叩首。

“朕方才说的那些话你可曾听清楚?!”

“微臣字字谨记在心。”

“那好!”

康熙在几位辅政大臣的面前停了片刻,却并不看他们。他径直迈上御阶,又回到了御座上。

熊赐履叩首聆听,肩膀不易察觉地轻轻颤抖。

“你学识渊博,朕命你拟写一份大赦诏书,即日颁布全国。”

“喳!”

康熙满意地笑了,准备宣布退朝,却突然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他侧过头,发现安亲王岳乐还想说什么,便用手指指着他,直到打完喷嚏才说出话来。

“不用议了,听着就行了……诏书拟好以后,着安亲王代朕审核,务必尽心竭力……退朝!”

孝庄太皇太后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其间,她的眼神变了又变,呆呆地看着自己皇孙,眼底有深切惊讶的喜芒。苏茉儿躬身上前,架起主子的手,孝庄在她的搀扶下如释重负地离去。

“退朝吧!”恭送着祖母离开后,小皇帝摆了摆手,又打了一个喷嚏,这才走向偏殿。

图德海兴冲冲地追着万岁爷离去。

大殿内鸦雀无声,没有人动,百官面面相觑,神情千奇百怪。

片刻后,殿堂内炸开了锅,众人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开来。

苏克萨哈的嘴角上挂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古怪笑容,挑衅的目光不经意地打量一眼鳌拜,然后率先缓步离开。

有几个大臣陆陆续续离开。

鳌拜的党羽,班布尔善、穆里玛、讷谟、济世几位大臣纷纷凑过身来。

“小皇帝借机发飙呢!”

“有两下子呢!”

“老佛爷怎么不吱声啊!”

鳌拜被众人挤得晃来晃去,突然大吼一声。

“都住口!”

犹如晴天霹雳,众人安静下来。

“退朝了……还站在这里干什么?”鳌拜趾高气扬地冷笑一声,踏步往外走,众人呆了呆,这才跟了出去,顶戴花翎在殿门外拥挤成一团。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