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驻村指导员(三)(1 / 1)
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牛立把八个驻村指导员紧急招回乡里,给他们来了一次“再动员”。 再动员会议是在晚上开的,乡里的领导都参加了,这实际上是一次扩大的乡党委会议。 牛立开口道:“同志们,情况有了变化。” 就这一句话,把大家的胃口都吊起来了。 “是这样,”牛立道,“我们的驻村指导员工作,才刚刚开始起步,还谈不上收到了多么多么明显的效果。
但是,县里、市里都很重视,把我们的一些做法向全县、全市做了推广,这也就罢了,没想到,现在省委组织部也知道这事了。” 省委组织部! 牛立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怎么办?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拜托大家,加倍努力,把驻村指导员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取得更好的成效,你们说对不对啊?” 大家都兴奋地道:“对!” 牛立满意地点点头:“怎么抓紧抓实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开动脑筋,我初步考虑了几点,你们看有没有道理?第一,制化。就是说,驻村指导员工作将作为全乡的一项重点工作,本身也要纳入制化管理,相关制的起草工作,由杨青茹同志负责。” “第二,目标化。
要对驻村指导员要建立考核目标和方案,这事由蔡猛同志负责。” “第,规范化。驻村指导员的选拔、推荐、考核以及今后的提拔重用,都要公正、公开,透明。” 此后,杨青茹草拟的《冠山乡驻村指导员工作管理办法》和蔡猛草拟的《冠山乡驻村指导员工作目标考核方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得以通过。 这期间,牛立还与县委党校联系,将8个驻村指导员送到县委党校培训,县委党校校长就是由县委副书记薛祥兼任的,当然是大力支持,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廖锦添也很重视此事,还组织党校部分教员与冠山乡的员举行了座谈,大家都认为,驻村指导员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创新,举办驻村指导员培训班也是党校培训方面的一次创新。
大家从中得到了启示:一项工作的创新,也会带动相关部门的工作创新。 果然,县委党校的这一“创新”,后来也得到了市委党校的肯定和表扬,后来又在全市推广。 后来,县委党校还真举办了多期驻村指导员培训,当然,这是在全县推广驻村指导员的做法以后了。 之后,牛立还去了每一个村,了解驻村指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还与驻村指导员一道走访村民,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商大计,同谋发展,听取村里对驻村指导员的意见和建议。 全乡八个村,每个村都有了自己的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无论是乡里还是村里,都对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更清晰的思和更大的信心。
八个驻村指导员,被人戏称是“八大金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牛立在各村的“分身”,坚决贯彻着他的工作意图。他们也坚信:只要认真做事,就有前途,阿柄、杨青茹、欧阳华和方柄才的例都摆在那呢。 这段日,牛立真是沉下身扑在村里的工作上,乡里的工作则由彭大忠和蔡猛他们去管。 做了这些工作,牛立感到心里有了底,这才打电话告诉朱敏:冠山乡的驻村指导员工作现在算是比较扎实了。 朱敏听了,也比较满意了,道:“不错,再接再厉。
” 放下电话,朱敏把相关资料准备好,去见了刘荣昊副部长。 朱敏来到刘部长办公室,轻轻地敲了敲门,得到刘部长示意后,才走了进去。 刘荣昊对朱敏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欣赏,一方面因为她自身的能力,一方面也因为他与朱宝国是多年的知交。 朱宝国进了省委常委,对刘荣昊也是一件大好事。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想把刘荣昊搞到省政协挂个副主席,这种明升暗降的把戏,刘荣昊熟悉不过了,但人家就是搞到他头上了。
官场上,实力决定一切。 这事要不是朱宝国反对,恐怕真成了。 后来知道,是有人想把某市的副书记搞来接替他。 再后来,那位副书记因受贿,双规了。据说,那位副书记在被宣布“双规”时,裤都尿湿了。
有人说,那位副书记要不是想惦记刘部长的位,可能还不会出事。 官场上的东西,揣测的居多,一个巧合,也会让人解读出很多。 刘荣昊算是坐稳了常务副部长的位,不过,官至正厅,上升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朱敏先把幽州市委组织部转发的冠山乡驻村指导员的材料放到刘部长面前,道:“刘部长,这个材料您看了没有?” 刘荣昊道:“我看了,不错,有新意。” 朱敏道:“冠山乡向村里派出驻村指导员的做法,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大胆的实践。
” 刘荣昊思考着。 朱敏又将牛立在《东江组工通讯》上发表的几篇章放到刘部长面前,道:“这个冠山乡的党委书记叫牛立,您对他写的章可能还有点印象?” 刘荣昊立即想起来了,是,牛立,他记得这个名字! 刘荣昊道:“这就有点意思了,这个乡党委书记不但有理论水平,还有实践能力,还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哎,小敏,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朱敏笑道:“刘部长厉害!” 想了想,刘荣昊查了一下省委内部通讯录,当着朱敏的面,给幽州市委书记郭运昌通了电话。 这天,县委书记李谷成亲自给牛立打电话,通知他:明天,市委郭书记将陪同省委组织部的领导来冠山乡,主要是考察驻村指导员的工作情况。 放下电话,牛立又是兴奋,又是纳闷。 这么大的事,朱敏居然没有透露半点消息! 难道她不知道? 牛立拨通了朱敏的电话,却没有人接。
牛立就想:“朱敏啊朱敏,莫非你也有串岗的毛病?” 想到这,心念一动,赶紧通知办公室主任陈军:“陈主任,你现在给我查一下岗:看看八个驻村指导员是不是都在村里?在村里的,通知他们坚守岗位;不在村里的,要搞清楚他们现在在那?” 陈军笑呵呵地“查岗”去了。 过了一会,陈军过来汇报说:八名驻村指导员,有六名都在村里,一名去县里了,是欧阳华,帮助村里推销食用菌去了。还有一个,是夏小芹,人没在村里,也没在乡里上班。 牛立就有些气恼。正要去找姜凤,夏小芹却和姜凤一块来了。
原来,小河村接到乡里的电话,赶紧打电话到夏小芹家里,告诉她乡里在查她的岗。 夏小芹不禁大呼“倒霉”,其实前二天她都在村里,这二天来“例假”了,她有个“痛经”的毛病,也不用吃药,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这二天就躲在家里睡大觉,偏偏就碰上“查岗”。接到电话后,知道情况不妙,赶紧跑到姜凤那承认了错误,接着又过来向牛立认错。 牛立道:“你把你在小河村的工作汇报一下。” 夏小芹就开始汇报,虽然有些结结巴巴,但听得出,她还是做了不少事的。
牛立这才道:“行了,以后身体不舒服,要记得请假。” 夏小芹道:“知道了。我现在就回村里去。” 牛立道:“恩,再辛苦一下。” 夏小芹就抹着眼泪走了。
姜凤道:“牛书记,你不要怪她,她现在进步多了。” 牛立道:“我没有怪她。” “怎么想起查岗了?” “不查不行啊,明天市委书记要来啊。” 姜凤就“啊”了一声:“真的?” 牛立吩咐陈军:“通知乡里在家的领导,马上开会。” 听说市委书记和省委组织部的领导要来,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
牛立这才道:“现在商量一下,怎么做好接待工作?” 彭大忠笑呵呵地道:“搞接待,我们现在也有些经验了,上次王市长来,接待工作就还可以嘛。” 姜凤道:“那次可是花了不少钱。” 那次接待工作,伙食是搞得不错,但也确实花了不少钱。签字报销时,彭大忠手都有些哆嗦。 牛立道:“上次是招商,发展经济,多花点钱还说得过去。
这次领导来是检查党建工作,这要搞不好,钱花了,还要挨批评。” 蔡猛道:“牛书记,你当过领导秘书,你有经验,你说怎么搞,我们就怎么搞。” 牛立点点头:“第一,先搞好卫生,组织全乡干部来一次卫生大扫除。我们冠山乡穷是穷了点,但要干干净净。包括男女卫生间,不要搞得骚哄哄的。
” 陈军道:“主要是有些来办事的农民,不大注意这个。明天我安排专人负责。” 牛立点点头:“恩。还有,听说有的发廊门口挂一红灯笼,这是什么意思?还在过年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