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取证(二)(1 / 1)
李慧珍目光一闪,但很快又黯淡下来。 “成主任,”李慧珍道,“平安才是福。我现在就想过平平安安的日,日过得苦一点,难一点,我也认了。” 听李慧珍这样说,成秋林知道,这个女人即使手里有什么证据,也是不会拿出来了。 这也是可能理解的,皮蛋疤这样的人,可怕了。
再呆下去已经没什么意思了,成秋林就起身告辞,准备到外面去等牛立。 李慧珍一个寡妇人家,还真不便留客,也就道:“成主任,谢谢你还来看我,还关心我们这一家人。” 出了李慧珍家,成秋林又等了十几分钟,终于等来了牛立的车。 成秋林上车之后,道:“我估计,李慧珍即使有证据也不会拿出来。” 牛立道:“那就算了。
成主任,我们吃土鸡去。” 将车开到城北土鸡店,坐下来点了几个菜。 在等菜的工夫,成秋林道:“立啊,县里很多人都在猜测:东江药业怎么就会跑到你们冠山乡来搞药材基地?” 牛立笑道:“以前,大家都认为冠山乡是穷山恶水,其实,冠山乡是块风水宝地哩,所以,人家东江药业才会看中我们冠山乡。” 成秋林暗道:“这小,嘴巴真紧。” 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啊。
二人也没喝多少酒,倒是结结实实喝了不少土鸡汤,都觉得味道鲜美。 吃完饭,牛立结完账,正准备离开,二辆车开了过来,牛立一看,前面那辆车居然是乡里的捷达车! 彭大忠从车上下来,看见牛立,也愣住了:“嘿,牛书记,你也在这?” 从另一辆车上下来的是董福星! 牛立心道:“彭大忠跟董福星搞到一起去了?” 彭大忠并不知道牛立与董胖有过节,还笑呵呵地道:“牛书记,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福星建筑公司的董老板。” 董胖就有些尴尬,道:“我认识牛书记的。” 彭大忠道:“认识就更好了,不用介绍了。” 董胖挤出笑脸,道:“牛书记,听说你到冠山乡当书记了,早就想去拜访你。
” 牛立平静地道:“董老板不必客气。欢迎你到冠山乡来发展。” 董胖就高兴地道:“有牛书记这句话,我一定去!” 将成秋林送回家里,天色已完全黑了。 牛立再次来到李慧珍家。 开门的是一个女。
牛立道:“你就是张珏吧?” 张珏就有些奇怪:“对啊,你是?” 李慧珍也看见了牛立,忙道:“是牛书记啊,请进。” 进了门,牛立道:“嫂,我就是来告诉你一件事,从明天开始,张珏可以到县交警大队去上班。” 张珏听了,有点不敢相信:“啊?交警大队,真的啊?” 牛立道:“真的,已经说好了,你明天直接去找刘琦大队长,他会安排你的工作。” 一家人都被这个消息惊住了。 李慧珍道:“谢谢!谢谢牛书记。
” 牛立微笑道:“别谢我,是贾县长出面做了工作。” 李慧珍一家人都很清楚,要不是这个牛书记找了贾县长,贾县长怎么会帮这个忙? 这时,从另一房间出来一男孩,戴副眼镜,十六、七岁的样,身材有些瘦弱。 这让牛立想起十年前的自己,也是这样青涩的样。 李慧珍道:“这个是我儿。” 牛立冲男孩道:“你好,你就是张汉军吧?” 张汉军就有些惊奇:“你怎么知道我?” 牛立道:“我当然知道你啊,我还听说,你的作写得好,还上过《作报》哩。
” 听了这话,不但张汉军感到自豪,连李慧珍母女脸上也绽放出笑容。 张治军道:“你等一下!”转身进了房间,拿出一本《成长日记》,上面就贴着他在《作》报上发表的作,题目叫《我想对爸爸说》。 牛立仔细看过后,忽然道:“哦,这篇章我早就看过,我能背下来。” “啊?”张汉军瞪大眼睛,“不会吧?” “不信?” “不信!” 牛立就开始背:“爸爸,你又躲到阳台上抽烟去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可是发过誓,一定要戒烟的。
戒烟真的很难是吗?……亲爱的爸爸,我想对你说,如果戒烟真的很难,那就不要戒了,不过,为了您的健康,为了妈妈、姐姐和我,您就尽量少抽一点,好吗?” 整篇作400来字,牛立背得很是流畅。 一家人都很是惊讶,搞不懂是怎么回事。 李慧珍赞叹道:“牛书记的记忆力真好!” 牛立也不解释,问道:“汉军,你现在习怎么样?” 张汉军就摇头:“不行,比以前差多了。” 牛立道:“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 张汉军点点头:“是,我也知道要集中注意力,可就是做不到。因为,因为我老是想我爸爸。
” 说罢,眼里已经含着泪水。 牛立点点头:“对爸爸最好的纪念,就是好好习,考上重点大,到那时,爸爸在天堂也会为你高兴!” 张汉军坚毅地点点头。 牛立道:“汉军,我教你一个方法,能帮你集中注意力,还能增强记忆力,你想不想?” 张汉军欢喜地道:“真的?我当然愿意啦!” 牛立就当着李慧珍母女的面,将若云掌传授给了张汉军,道:“我们大人都做49下的,你年龄小,就做36下也行。” 张汉军却道:“我不小了,我也要做49下!” 牛立道:“好,相信你自己,一定能集中注意力,一定能增强记忆力,一定能变得越来越聪明!” 张汉军使劲地点头! 牛立看看墙上的钟,道:“我就告辞了,以后再来看望你们。” 李慧珍道:“谢谢牛书记!帮我们这么大的忙,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 牛立微笑道:“嫂,真的不要感谢我。” 又交待张珏:“你到交警大队的事,不要跟人说是谁帮了你。” 张珏笑道:“为什么?” 牛立道:“有些恶人,我也怕。还是小心些好。” 李慧珍听了,就暗自点头。
第二天,回到冠山乡后,牛立先来到彭大忠办公室,跟他说:“老彭,董胖这个人,不地道,你要防着点。” 彭大忠道:“昨天,我跟李保国县长汇报工作,后来董胖来了,李县长将他介绍给我,我心想,董胖是搞工程的,以后多用我们的水泥,对我们也有好处。” “他答应了吗?” “他说以后再说。” 牛立点点头:“水泥厂的事,很复杂,暂时不考虑了。” 彭大忠就“啊”了一声:“那怎么办?” 牛立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急也没用,慢慢再想办法。
” 皮蛋疤的事,牛立没有跟乡里任何人说。 也没有跟朱敏说。 聂云岚其实已经将牛立办水泥厂受挫的事情跟聂唯敏说了,这样一来,朱敏和朱宝国自然也知道了。 聂唯敏问丈夫:“哎,宝国,你说,牛立会跟我们开这个口吗?” 朱宝国反问:“你说呢?” 聂唯敏:“要我说,实在走投无了,他会开口吧?” 朱宝国摇摇头:“那你就慢慢等吧。估计是等不到了。
” “啊?”聂唯敏看着丈夫,道:“你这么肯定?” 朱敏等了几天,也没等到牛立“求助”的电话,心里还是宽慰的,就主动给他打了个电话,说的却是其它的事:“立,最近我老是收到一些稿,质量不高,还都是几个人合写的,还老有人打电话来,请客送礼什么的,请求关照,给他们登出来。” 牛立笑道:“人家写了章,当然就是想让你给登出来。至于署名,挂一、二个领导的名字,这也是华夏的国情。” “那你的章为什么不挂?” 牛立道:“所以我进步慢啊。哎,你是不是要我也跟人啊?” 朱敏就笑:“呸,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 说笑了几句,牛立道:“小敏啊,我到冠山乡也快一年了,没写一篇章,惭愧啊。” 朱敏道:“我知道你很难,再怎么难,咬牙坚持吧。” “恩。会的。” 朱敏想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立,水泥厂的事,你跟我说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牛立道:“一下说不清,很复杂,等我理出个头绪再告诉你。
” 朱敏道:“那有那么复杂,不就是资金的问题?” 牛立道:“原来我也以为是资金的问题,其实不是。” 朱敏就有些奇怪:“那又是什么问题?” 牛立道:“很严重的问题。” 朱敏笑道:“啊?牛书记,别吓我,我有心脏病哩。” 牛立道:“真的,情况非常复杂,等我理出了头绪,再告诉你。” 这是牛立第二次说“理出头绪”。
看来,情况真的很复杂? 朱敏道:“立,有什么事,别闷在心里,我们一起想办法。” 牛立道:“恩,别为我担心。” 放下电话,牛立想:关键还是证据。只要拿到了证据,即使没有朱敏这条线,也可以通过杨一道长,找到省委宋副书记。 当然,还有其它的办法,比如通过记者以《内参》的形式向上反映情况,那可是直达中央高层的。
牛立是中的,大同中不乏当记者的。 只是,那样一来,不要说市里,省里都会有人不高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