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静月茉莉香 > 24 第二十四章

24 第二十四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我的邻居是救世主 浮游而上 射雕同人还归 绝代幽兰之倾君心 重生之巨星 神鬼天师 黑道特种兵 盛夏记事 探骊书 只爱娃娃不爱爹

这几日,每到黄昏时,就有微风轻扫,是啊,已经十月了,秋天,到了。

“又在感叹什么呢?”促狭的声音响起。

“秋天到了,又是善感多愁时。”我轻叹。

“敢问这善感于何人,多愁于何处?”来人打趣。

“善感于多情之人,多愁于红叶西山处。”我看向来人。

“得,当我没问。”小九不再搭腔,做返回状。

“你别走呀,我逗你的呢。”我急忙解释。开玩笑,如果他不帮我出宫,我可就没法去这著名的香山了。

“嗯哼,那你只是逗我,不是想去西山,对吧。”小九一脸不难想象。

“呵呵,现在可是香山赏红叶的最佳时间呢。你,带我去嘛。”我继续发起攻势。

“。。。。。明日吧,明日八哥和八嫂要去香山,我也带你去。”他答应。

“太好了,小九!”他对我对他的不敬称呼早已习惯。近半年的常常相处,我发现,他对我并没有刻意地讨好,却有着若有似无的溺爱,这种溺爱,在失去十三的温柔后,让我的心有了些许暖意。

隔日午时,小九就来了,跟闻书交代好,我便换衣出门。

香山,亦称西山,由整座香山的杏花四处飘香而得名,虽然此时还没有乾隆时期全山栽种黄炉树时的红灿灿,但仍是有大片黄炉树自然成面。站在玉华山庄的露台上,椅杆而立,金色的阳光照耀在成片的黄炉树上,折射出原有的金黄,整编的红叶们似一团团火,遍布视野,红日高挂晴空,与那眼前的片片红叶相互辉映,湛蓝的天空中偶尔飘过几朵白云,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真美啊!”我赞叹。

“嗯哼,是很美!”小九站在我身旁,此刻他的一手正抓住我腰间的衣服,生怕在我不小心掉到露台下时,可以即时抓住我,因为露台下,便是几丈高的山隙。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站在此高处,观此奇景,不禁想起□□著名的七律。

“啪啪啪!”掌声自身后传来。

“妙妙妙,妙不可言。此诗即便是才子男儿也难得作出。若非老夫亲耳听到,实在不敢相信此诗出自于一女儿家之口,实在是佩服。”一袭褐装,一头辨子与山羊胡均是黑白相隙,而他身旁,站着八阿哥与八福晋。

“静月给八阿哥、八福晋请安。”我半蹲行礼。“起吧。”这是我第一次见这八福晋,按辈分排是我表姐,不过我可不愿攀这门亲戚,免得有势利附和之嫌,故而行礼完起身,也只礼貌性地对她微笑点头而已。

刚才那位说话的老者,不知是谁,但既是位老者,亦应尊老的,我便也无声行礼。

“这位是,李晋卿李大人。”小九介绍。

谁?李晋卿,那不就是李光地么?嗯,和我还是同乡呢。李光地,从进士及第入翰林,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康熙朝难得笑到最后的宰相,当年叱咤朝庭的明珠与索额图相继被囚,另一年轻宰相高士其亦看破官路辞官返乡做太平员外郎,同期的宰相,也只有这李光地,能誉满朝纲,荣养天年,算是境域甚好的。

“静月给李大人请安,李大人吉祥。”我端端正正向他请了安,既为这为官正派的老者,亦为这同是闽南之地的游子。

“这静月和李大人,还都是来自泉州呢。”八阿哥说道。

“哦?敢问姑娘姓氏及出处,竟能养出此等才女?”李光地热切地询问。

“不敢,静月乃郭络罗氏,不值得一提,倒是李大人,在家乡可是人尽皆知,您为官清廉,政绩显著,贡献不俗,皇上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身为泉州人的静月在此异乡能见其真身,可是分外高兴呢。”我说的虽然有些奉承,但却也是真心话。

“姑娘不仅诗好,连话都这么会说。呵呵,能在此京郊与姑娘相见,真是有缘,有缘呐。”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看这李光地估计人老也思旧了,竟看着只有一面之缘的我有些动容了。

“李大人在庄内摆了茶桌,一起进吧。”八阿哥向小九和我道。

“走吧。”小九先行,我伴其后半步。

原来,李光地在玉华山庄的一处高石楼台的凉亭里,摆了功夫茶具和茶点,看来,李光地和他们是早就有约的。这里除了我,全都是主子,所以,这泡茶的事当然由我来做了,我坐至桌沿角落处,熟练地起炉洗具泡茶,小九和八阿哥、八福晋均是一脸惊奇。当茶放至李光地面前时,他轻扣杯沿,将茶至鼻尖处细闻,再轻啜,露出满意的笑容。

“好久没喝到这么正宗的铁观音了。香,真是香啊。”李光地久久回味着。

“看您说的,这铁观音不是您每天都喝着的么?您不吃饭行,可这一天不喝铁观音,就像要您命似的。怎么能说好久没喝呢。”八福晋快人快语。

“福晋有所不知,我每天喝的确实是铁观音,但静月姑娘这泡的茶叶与我喝的虽一样,但其水温、火候和茶具均要适宜,最重要的是泡茶之人,必要有其熟掌茶候之能,才可将这茶的好味一尽并出。看来,静月姑娘,亦是好茶之人呐。”李光地对茶也是深有感触。

“李大人过奖了,既是出自泉州,这茶瘾当是会有的。有道是:清晨一杯茶,赛似活神仙。”我腼腆地笑着回应。

之后,我便是泡茶专侍,而小九与八阿哥、李光地一番闲聊,偶尔八福晋插一两句,一个下午,就在这耗尽了。

下山时,乌云遮住了红日,漫天飘下细雨,雨虽不大,却仍是需撑伞而行。八阿哥与八福晋同撑一伞,我则和李光地同撑一伞,小九无伞可撑,因那山庄伞已被人借光,只剩此两把,小九便将伞让给了我和李光地。

和李光地同撑一伞,步在此小雨点点的山路间,不由自主地哼起那带有浓浓闽南腔的小调:

让俩人,作阵拿着一支小雨伞,

雨愈大,你来照顾我来照顾你呀。

让俩人。作阵拿着一支小雨伞,

雨也大,淋到湿湖湖我也快活呀。

啦啦啦。。。。心情也快活呀。。。。心情也快活呀。。。。

轻松调皮的小调,踩着节拍步伐,李光地跟着我一起哼起这久违的闽南小调,不拘泥于老成持重,也未对我小女子别有用心,反而全身随着小调轻摇步行,让我对这小老头感觉甚好。

此行,与李光地的不期而遇,让我发觉,尽管我不愿再面对郭络罗辉煌,可是,这浓浓乡情是多么强烈,只愿平安至二十五岁出宫,我便立即返泉,与师傅额娘相伴一生。

岁月如梭,三年光阴渐过。三年,我用三年的时间,把与十三的三年情愫悄悄掩埋。

很庆幸,这三年来,小九一直在我身边,带我吃遍了京城美食,逛遍了北京胡同,游遍了京郊名胜,让我从失落的边缘又回到了惬意的轻松。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康熙决定巡幸塞外,太子、大阿哥、十三、十五、十六、十七从。

这次,恰巧闻书病了,所以照顾小十六到塞外的事情落到了我的头上,责无旁贷,根据闻书的经验准备好小十六需要的东西一并打包妥当,准备明日随驾出发。

“塞外早晚露重,别贪凉,记得多加件衣服。”小九道。

“好。”我没有抬头。

“草原上狼多,半夜千万别乱跑,而且还有熊。”小九再道。

“知道了。”我微抬头,目仍不离书。

“羊肉牛肉好吃,但别吃多,那东西热,小心便秘。”小九又道。

“你有完没完。”我索性放下手中的书,嘟嘴怒视。

“我是怕你有个好歹,这几年我把你养得胖胖的,去了一趟塞外,可别瘦了回来才好。”小九又是一番叨唠。

“知道了,我这身肥肉都是你养的,若回来少了我补给你便是了。对了,你要不现在就称一称我几斤几两?”我一本正经地道。

“我可是担心你呢,你又没去过塞外,偏这时闻书又病了,小德子也只能照顾得了小十六,你要是有个口干身冷的,谁理你?”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小九很婆妈?

“我自己会照顾自己的,再说了,小十六又不是只带我一个人去,还有司棋呢。”

在我进宫的第三年,又是一年选秀时,恰好小十六这院的两个宫女到二五出宫,内务府分了两个小女孩过来替补,我问小十六如何安置,他说一切随我,不用烦他,我便自个儿做主了。小十六是个不得宠的清门阿哥,连分到这里的宫女都是出身不高的,一进院门,我了解她们的出身及年龄后,给她们分别换了名字,原因是,她们的名字发音竟然很相似,为避免叫错,干脆都改了名。

司棋,今年十七,清秀佳人,略懂棋艺,做事干净利落。

侍画,今年十五,可人伶俐,微能画样,细活精巧勤快。

此两人均对了我秉性,司棋更是出身武将之后略懂剑术,所以,我对她们都是甚好的,闻书更是与她们姐妹情深。

“司棋?那不也是个不曾去过塞外的,能保准你没事?”小九又开始絮絮叨叨。

我受不了,起身,双手拽着他的左手,使劲往外拖,“您是大忙人,不劳您在这管这些芝麻小事,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好自己,您忙,不送!”我把小九推出门外,关上房门。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原来美男关心起人来,还真让人招架不住啊。

走至花镜处,照身左右,是呵,这三年,我胖了,以其说是让小九养胖了,不如说是我发育成熟了。细看镜中人,已蜕去原有的稚嫩,亭亭玉立柳腰细,上半身的女性成熟标志已显而易见,全身圆润而不失婀娜,真是:腰如约素肩若削,芳泽无加质呈露;完全满意于此时的天使脸孔魔鬼身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的身高与前几年,相差无几。唉,只见镜中柔媚,轻摇芳首。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