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悔过修德(1 / 1)
皇帝的手轻抚着夏意,对一旁的宦官道:“传朕旨意,复立清暖公主为贵妃——”稍待,又道:“不,册立为皇贵妃。”他的声音很虚弱,夏意却听在耳中,不由止住哭声。
她看向皇帝。
皇帝其实很累了。夏意自己也发过高烧,知道那是怎样的精力不济,连话也不愿说一句。可是皇帝看着她,目光明柔,竟而有一种强大的安定,唇边一牵,现出一个微笑来。
皇贵妃——夏意忽然就想起董鄂妃。难道,难道自己穿越来,竟是要上演董鄂妃故事吗?不,董鄂妃入宫仅四年就死了,——仅四年吗?……莫名的凄凉忽然盘桓心头,夏意呆呆望着皇帝,泪珠无知觉自脸颊上滚落。
“对不起。”皇帝说。他允给她皇后,他还是没能做到。
夏意摇头,握着皇帝的手:“我不在意这些——”
“我知道。”皇帝虚弱笑道:“我要你好好地活。我会下旨禁止殉葬,那也是你的愿望。——”
夏意镇静下来,笑道:“我的愿望,是你活着。你若不活着,那我也就不活了。所以,你一定要治病、吃药、活下去。”
“我是蓼国的罪人——”皇帝说。
夏意将御医会诊后送来的汤药给他喂下去:“你不是,你会带来一个更强大的蓼国。你仁慈爱民,你有胸襟抱负,你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
“我不接受上天的惩罚,会亡国的——”
“不会!”夏意想起幻境里那一排排的卷册,“你之后还有仁帝、武帝、宣帝——”夏意止住话,这算不算泄露天机呢?
皇帝看她:“你——怎知道?”
“警幻仙姑告诉我的,她可以预知未来。”夏意笑道。
皇帝看着她,笑了:“我信你——”然后悄声说:“我也不管了。我见了你,就只想活下去,什么也不管了——”
可是,方将药喝下,皇帝马上就对宦官道:“召丞相姚翀、谏议大夫韩复速来见朕。”
宦官去了。皇帝对夏意笑道:“我想听听关于蝗灾的事。”然后笑道:“韩复让我悔过修德。他骂得实在也是对。这些天我总是要想,我做了什么错事让上天这么震怒,要惩罚我至死。想来只有王皇后一事,上天为什么就认定她不可以废呢?我终于想明白,王皇后之品德并不足以母仪天下,我意欲废她也没有什么过错,错的只是我的方法。我没有行正道,而是将心计权术用到后宫,对付自己的妻妾,没有比这更可耻的。你曾对我说,‘政者,正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我身为一国之君,不能用光明正大引领国风,反阴谋行事,上行下效,以致后宫混乱,嫔妃间互相诬告谋杀,不但祸及妻儿,进而引来上天震怒,殃及百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便一死也无颜见列祖列宗。”
夏意看着皇帝做深刻的自我检讨。她以前曾背《论语》给皇帝听,没想到皇帝竟都记下了。见皇帝沉痛自责,温柔安慰道:“孔子也说,既往不咎。”
姚丞相和韩谏议大夫来了,皇帝不让夏意离开,所以床榻前置了屏风,夏意听那两人在屏风那一端争来争去。姚丞相力主灭蝗虫,火烧坑埋捕杀;姓韩的谏议大夫却大声说蝗虫是天灾,岂可以人力制之!两人激烈争辩,引经据典。【注】
姚丞相说,再不灭蝗,田苗皆损,老百姓就没有粮食吃,危急国家根本;谏议大夫说,蝗虫是天虫,杀蝗虫必然灭国!而且杀也是杀不了的,解决蝗虫问题只有皇帝“悔过责躬”、“修德”!听了一会儿两人言语,夏意发现,朝臣竟然大都站在谏议大夫一方,姚丞相竟是势单力孤的。
而皇帝俨然也认为谏议大夫说得对,天虫不能杀,自己应修德。
蝗虫不杀,竟要通过念经、烧香、膜拜、修德来解决?跪拜蝗虫能把蝗虫拜走?夏意匪夷所思,于是,姚丞相说话的时候就大力点头赞成,谏议大夫说话的时候就拼命摇头反对。
皇帝于病榻上看着夏意,终于渐渐坚定意志,当最后姚丞相以丞相之位担保,说他若灭不了蝗虫,就不做丞相,且承担上天所有的罪责时,皇帝开了口:“上天所有的责罚由朕承担,姚爱卿,即刻传令,全力灭蝗!”
那谏议大夫大声疾呼:“圣上,不可啊!”
皇帝已道:“朕意已决,勿复多言,违命者格杀勿论!”
谏议大夫悲怆地走了。
姚丞相跟皇帝继续谈论灭蝗相关事宜,话语间,他提到了一个名字“宋景。”刑部尚书宋景。
电光石火间,夏意将这两个名字连在一起,姚崇宋璟!她怎么没想到,“姚崇宋璟作相公”——开元盛世啊!
皇帝,皇帝,你到底是顺治,还是唐玄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