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五十七章 世事难料不见白首(1 / 1)
“朕都已经病入膏肓了,怎么朕的皇后却还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真是让人伤心啊。”姬修远侧卧在床上,以手支头,调侃着两眼放空的顾锦年。
“臣妾这是在黯然神伤。”其实,在她看似淡然的笑容下掩藏着一丝丝心虚,好在姬修远没有看出来。自从三日前的清晨见过付欣翰之后,她就时常这样呆愣着出神,心里沉沉的又有些空。那一日,付欣翰说了很多话,她记得他问了自己的脸是如何治愈的,说了另娶他人是为了让自己忘掉他,一心一意做皇后,回忆了两人无数的过往也讲了许多对她的思念。他捉住她的手,双目泛红,直盯着她的双眸说:“跟我走。”当时,她只觉得好笑,“你刚刚所言的所有,是真话也好谎言也罢,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句‘跟我走’你晚说了将近四年。”她是真的在笑着回他,“如今青梅早枯,竹马已去,你我只是故人。”听闻此言,他也笑了,不再言语,缓缓松开紧攥着她的手,匆匆起身离去,在桌上留下茶钱和那个她送的护身符。她看得头皮一阵发麻,只因他曾说过,“除非我死,否则此物绝不离身。”她不及细细思量便慌张地起身向茶楼下张望,头探出窗口,恰见他正行至窗下仰头望她,轻轻向楼上的她挥手作别,落寞而优雅。恍惚间,仿佛又见当年一袭鲜衣的俊逸少年,悠然一笑风华难当。
“皇后,皇后,皇后,皇……”
“听见了。”顾锦年回眸,逆着日光看向姬修远,“皇上有何吩咐?”
“你是不是有心事?”
顾锦年垂眸,“有。在想,你为何从不唤我的名字而只以皇后相称。”
“就为这个?”姬修远不禁失笑,“称呼什么不一样,你喜欢我怎么叫你?小年吗?”
将头转回,微仰着迎向耀目的日光,心中却没被暖阳照亮,反倒更觉阴凉。不解风情大概便是说的此情此景。她不知道为何突然对身边人不满,她只知道,在这一刻,格外怀念过往的时光,郎情妾意便是那般。
“你……在宫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人或者事?”
“没有。”
“没有?那你这是……?”
“我只是心中感慨,皇帝与风雅不可兼得。”
姬修远表情凝重地走到她的身边,伸手探了探她额头的热度,蹙眉道:“也不知是生病还是中邪,不如待会儿让人将太医和道士一起请来,双管齐下、身心兼治。”
顾锦年抬手勾住他的脖子,笑道:“倒也不急,反倒是皇上的病才是最要紧的,臣妾的当务之急是要再为皇上去熬些‘可口’的汤药来。”
“呃……要不,咱们还是聊聊有没有能够使皇帝与风雅兼得的法子吧。”
连日来,顾锦年时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恍惚,姬修远问不出缘由却更加感觉出她极力的隐忍。在这些日子里,姬修远除了发现顾锦年的反常之外,也发觉自己的身体开始出现真病的迹象,厌食、周身无力、头昏脑胀,而巧合的是,这些症状也同样出现在常宁的身上。
“皇后,你说,我还能活多久?”午后,继续装病的姬修远躺在床上懒洋洋地问。
“能活到死吧。”顾锦年心不在焉的答。
“我死了的话,你会伤心吗?”
“说不定我死在你前面呢。”
“绝对不会。”
顾锦年没再搭话,觉得这样的对话太过无聊和无趣。
可是,仿佛刻意应正姬修远的话一般,自那一日后,他的病一日重似一日。顾锦年初时还打趣他,怎么当着她的面也演戏,装得跟真的似的。可是,再过几日,当本打算继续骗常宁银子的陆老太医惊得手抖,而后跪倒在地时,顾锦年才得知,姬修远竟然是真的病了,而且当真已经病入膏肓。
再过半月,姬修远已经瘦得形销骨立,说一句话要喘上大半天。太后也险些病倒,日夜流着眼泪吟诵佛经为皇帝祈福。
洛元帅终于派了副将进京探病,而此时,皇帝已不大有清醒的时候,一日中大半的时辰都在昏睡中度过。
重兵进驻京都,洛元帅美其名曰“勤王护驾”,并且自己为了避嫌,仍旧留守边关。顾锦年不禁暗自冷笑,这位大元帅,皇帝的亲娘舅,到了此时此刻都还是如此小心谨慎,看来他不等到皇帝的死讯是不会离开老巢半步的。望着昏睡中的姬修远,顾锦年叹了口气,这样若还能有诈,那才是出了鬼了。似乎是被她幽幽的哀叹惊醒,姬修远缓缓真开双眼,向她扯了扯嘴角。用微笑回应他,抬手轻抚他的额头,顾锦年俯身贴近他的耳朵,“别装了,你骗得过所有人,却绝骗不了我。”他只是静静合上眼睛,并不回应。
窗外有燕语莺声,顾锦年走到窗边,倚着窗框看远处淡蓝的天,“天气真好,你不想过来看看吗?”她的声音轻柔,脸上有淡淡的笑容。半晌没有听到动静,她回眸,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凝视着姬修远干瘦、蜡黄的脸,一瞬不瞬。
三日后,弘德帝驾崩。帝后没能见上最后一面,顾锦年亲自煎好药,端着托盘由偏殿向皇帝的寝宫走,穿过廊道时,听到一片哀嚎恸哭,愣了片刻,她才明白过来,低头看着那碗浓黑的药汁轻轻道:“这么快。”
急招淮阴王回宫,这是顾锦年在满耳哭声中想到要做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事。放下托盘,抓过一个侍立在廊下的小太监,将他拖到偏殿后面的耳房中,扒下他的衣服换上,再将他击昏后,顾锦年疾跑出宫。
“淮阴王失踪了,前天夜里就没见到人了。”廖春花如是说。
顾锦年回身就走,廖春花在她身后连连摇头叹息。
回到宫中,重楼复宇上早已挂满白绫,众宫人身着素缟正忙乱做一团。悄悄潜回凤栖宫,再装作初闻噩耗的模样,跌跌撞撞地奔至灵堂,略显凌乱的发髻和踉跄的脚步恰到好处地展现出皇后的惊慌和无措。看到灵堂正中已经盖棺的棺椁,顾锦年的心抖了两抖,顺势扑过去拖着哭腔道:“皇上,你不是说一定等到太子出世的么,可今日你怎么就忍心去了呢?你叫我和腹中的孩子如何面对一众朝臣啊。”此言一出,阖宫震惊。在众人还未全部回神时,皇后已经晕厥在地,太后惊呼着将她抱在自己怀中,宫女们又七手八脚地将顾锦年抬到离灵堂最近的皇帝寝宫里。陆老太医随后赶到,顾锦年悠悠醒转,似是疯了般的抓住老太医的手,口中嚷着,“太医,皇上已经去了,你一定要帮皇上保住我腹中的这点血脉啊!”
宫女太监们又纷纷上前劝慰,一通忙乱后,陆老太医终于诊看完毕,开了一副安胎调理的方子。
静静躺在皇帝的龙床上,顾锦年仰面望着床顶的明黄色幔帐,暗自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走,洛元帅知道姬修远有个遗腹子是会狗急跳墙还是会以辅政的名义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顾锦年猜不出,编出这样一个弥天大谎实在是现今她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即便是他按兵不动,那么自己假孕最多也只能拖上几个月,而在这几个月之中,不仅要找到姬修桓让他继位,还要防着洛元帅和鞑靼串通一气来个里应外合攻占京都。她已经在计划着在今夜偷溜出宫去找小王子和展落墨一起议计,又估算了一下顾海楼的私家军和展落墨的亲卫的数量以及该怎么将他们整合利用在一起。
天色昏黄,香茗捧着一托盘膳食走到床边,“太后让御膳房做了些滋补的羹汤,娘娘起身用一些吧。”
顾锦年也不多言,起身吃喝。香茗站在她身侧,无声落泪。
“太后还好吗?”
“哎,一直在大行皇帝灵前哭泣,不肯吃东西。”
将筷子一撂,顾锦年抬眼看着香茗道:“你去和太后说,她若是不吃,那我就陪着她一起不吃。”
香茗犹豫着不肯去,顾锦年站起来掸掸衣袖,“你要是这么为难,我亲自去和太后说。”
“别,别,我去,这就去。”香茗一叠声地应着。
顾锦年重新坐回去拿起筷子夹菜,这样对待太后未免失礼,但是要忙的事这么多,她可没空闻言软语的相劝更没空陪着太后一起伤怀哭泣,她现在只能选取最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因为皇帝驾崩得太过突然,宫中有许多应用之物都没有备齐,所以,即便是入夜后,宫内依旧灯火通明,人流穿梭,礼部的大小官员和各司职太监奔波于宫内外采买、运送所需物资。这为顾锦年出宫打开了方便之门,混在小太监里,她毫不费力地在这一日第二次出了宫城。可是,当她来到小王子隐居的秘密住所时,她经历了这一日第二次失望,迎接她的是人去屋空的景象。同样的,她也没能找到展落墨,这些人仿佛在一夜间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在这个世间出现过一样。
顾锦年一个人站立在清冷的街头,迎着夜风,瑟瑟发抖。她仿佛是一颗被人丢在残局中的棋子,左冲右突却始终杀不出一条血路,最终将自己陷在前不见去处,后已无退路的境地中。
身后有人在慢慢靠近,一步一顿,掩去了脚步声,在贴近顾锦年的一刹那,这人迅疾伸手抓住她的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