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常德保卫战(1 / 1)
常德湘西南,战略极重点,
日军来进攻,伤亡四五万。
守军七十四,师长余程万,
八千健儿勇,浴血十二天,
团长柴意新,率众守残垣,
官兵伤亡尽,常德告失陷。
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日军“中国派遣军,于8月28日制定作战方针是:“派遣军努力确保和平定现有占领地区,特别是在华北方面,本年秋季以第11军及第13军主力分别进行常德作战和广德作战。来年春季,以华北方面军及第11军进行打通京汉线作战。”
第11军主力共35个步兵大队由董市及石首附近向前推进,击败各地之敌,攻占常德附近。日军第11军按照总部的命令,拟订了进攻常德的作战计划。
横山勇决定改采广正面之多路推进,多点突破,相互呼应。第11军所属四个师团于左翼滨湖区齐头并进,意图打散滨湖区之第一线兵团,第116师团为派遣军突进队,径行由右翼洞庭湖区突破,而后与一起左转的北面部队会师常德,期能以此包围****的第一线兵团,并与进援常德之第二线兵团正面决战。达成消耗****实力之目的。随后全军于****包围圈形成前一起撤出。
****,鄂西会战后第六战区共有第33集团军、第26集团军、江防军、第10集团军、第29集团军,计12个军、35个步兵师,防守着由监利附近至石牌,再折向汉水的V字形防线,正面长达270公里,兵力相当薄弱。
1943年9月间,第六战区在战略布署上自然以入川要道各关隘之守备为主。理所当然偏向将精兵布署在石门以西,而视石门,常德等地为战区的右翼次要阵地。
所以在常德会战前夕,第六战区以重兵屯驻入川大道,而对湘西方面腹地的防御,相对之下则显薄弱。
1943年11月1日,日军五个师团兵分三路,依原订计划,全线出击。第39师团与第13师团为左翼,直取第10集团军主力阵地,第68师团居中,准备自两个集团军交界中间穿过,径攻慈利;第3师团则在第29集团军前渡江,希望捕捉王缵绪集团军的主力。日军主攻常德的“奇兵”第116师团(岩永汪)则水运渡过洞庭湖,在第29集团军的右翼澧县一带登陆,一面包抄第44军,一面兼程直取常德。
21日,第10集团军虽已转向,向石门攻击前进,但第39师团拼死抵抗,进展不顺;第29集团军伤亡惨重。日军第3师团及第116师团已经开到桃源,第13师团到慈利;第68师团则于22日攻陷汉寿。主攻的四个师团已就包围常德之定位,前锋并与常德守军接战。
常德保卫战,16日南下之敌与第74军接触,到22日日军主力已经正面与第74军前锋接战,第74军士气如虹,在草草筑成的野战阵地之中,与敌第3师团及第13师团对战。第51师明月山阵地便呈报当面之敌达一万五千人,周志道师长率部拼死拒战,争取部队集结时间,阵地失而复得者五次,第151团第2营张集光营长壮烈殉职。只是此时桃源失守,侧翼曝露,王耀武军长乃将主力转移到漆家河以南之线。在此地布置一条整然防线,成为第二线兵团。
11月3日起即占领常德阵地,成为孙长官布在两线兵团中的轴心。第57师师长余程万少将,骁勇善战,是打防卫战的能手。此时进驻常德,抢修工事,使常德城成为一个坚强的防御阵地。常德城防工事除城郊的野战工事与城墙的第二道防卫圈外,在城内各重要交叉路口与要冲均筑有水泥碉堡,以备巷战之用。
第57师并配署第74军炮兵团的一个762炮兵营及战防炮营第1连,高炮第42团一个排,拥有远超过一般****师级单位的炮兵火力。第57师在会战初期待命应援,此时则全师就位,准备与攻城敌寇决一死战。第169团防守城北,第170团防守城西,第171团防守城东,城南则为沅江,形成背水而战态势。
11月22日,日军第11军主力在常德城郊集结完毕,开始向常德发起总攻,意图以压倒性兵力在短时间内一举掠取常德。
日军第一阶段之战略企图已经完成,****两线兵团处于分散状态,常德危急。
24日,第116师团集结完毕,对常德城防展开主攻。山本三男师团长初期仍以传统步炮协同攻城。城厢阵地中的****多与攻入之日军在阵地中白刃肉搏。第57师各团营长则亲率所部反冲锋,在城巷以手榴弹与火攻遏阻来敌,并以近战搏杀将侵入的日军步兵敢死队截断歼灭。第171团与敌第234联队激战,偷袭强渡。我团第7连守军击沉敌船六只,难耐炮火猛烈,江岸阵地全毁……窜入之敌与我张照普第3营发生巷战,战况猛烈,情况万分紧张。亲率第2连宋家和连长在大南门城楼前指挥,从水星楼西南侧实行勇敢逆袭,堵截突破口,用手榴弹组,火攻组攻入敌人占领房屋区域内,实行爆炸,火攻与白刃扑剌。反复冲杀十余次。同时令张营集中全力由东向西堵截敌人突破口,封锁巷道区域,占领坚固高大房屋,堵截敌人向外扩张,将窜入之敌压缩包围,拘限一隅,以猛烈反击而围歼之。此时第7连连长王剑强率所部编为敢死队,由东向西挺入敌人占领之房屋,火攻夹击,短兵相接。王连长右肩负伤,未稍后退。第9连连长宋维钧率本二排及第7连一部勇猛反击,以手榴弹急投爆炸,快速火攻,白刃冲杀,敌人逐渐退缩,攻势渐弱。张营长虽头部负伤,仍裹伤向敌投掷手榴弹……官兵莫不振臂挺胸,倍增奋勇,前扑后继,反覆冲杀,敌尸累累,我亦伤亡严重。次日16时,已将该敌全部歼灭,俘敌兵4名,夺得重机枪7挺,轻机枪24挺,步枪180余支…”。
第171团阵地并不是日军的主攻方向。第170团遭第116师团第120联队猛攻,突入多处,孙进贤团长亲自率部猛烈反击,反复冲杀。第170团营长张挺林率部在阵地中奋勇冲击,负伤达七次之多,壮烈殉国。彭幼威营长见战局险恶,攘臂大呼杀敌,与突入城内的日军白刃近战,逐退来敌。第116师团第109联队则猛攻第169团阵地。柴意新团长奋勇迎战。日军为求速进,除集中炮火轰击外,并大量施放催泪瓦斯,而后109联队整齐冲锋,柴团长冷静指挥所部凭险据守,以准确集火杀伤日军,第109联队在第169团精准的火网下损失惨重,代理第109联队联队长的作战参谋铃木立遭击毙,第3大队大队长马村也被乱枪打死。该联队在冲锋中损失逾半,连城垣都没摸到。
25日敌再调第120联队进攻第169团,第120联队立下贯澈”武士道”的坚决誓言,全联队向第169团疯狂猛扑,一路怪喊乱叫,柴团长不慌不忙,待日军逼近时突然发扬火力,攻城的人在机枪弹与迫炮弹片中大片倒下,再度仓惶溃退。意图抄绝****后路的第3师团第6联队在接受渡江任务后,中细联队长率领幕僚到沅江边侦查渡江地形,被守军第169团第1营发现,此时正有一个P-40驱逐机小队在常德上空,余师长乃电召空军支持扫射,中细联队长当场被击毙。这只奇兵在被发现后,渡江的少量日军被第169团的火力拘束在江边一小段狭长地带,进展不得。
在常德被完全包围之后,第10集团军,第29集团军以及王耀武集团两个军均与全力阻击的日军外围掩护部队胶着,一时之间难直趋常德解围。
11月25日,第11军投入第116师团全部,第3师团第6联队,第68联队及第68师团第234联队攻城。第116师团以第133联队为前导再度进攻常德,****各式火炮炮弹已经用尽,只能以轻兵器应战。日军仍以大队级步炮混成兵力编成攻城敢死队,猛烈冲锋,四面钻隙。意图以绝对优势兵力突破第57师防线。第169团首当其冲,郭章嘉营长督队冲杀,壮烈殉职,第170团营长酆鸿均在城垣死守不退,在近战中阵亡。守军退入城中,与敌巷战。坚守不退,并将侵入北门的第133联队逐出。横山勇召集第3航空师团主力空援,在常德城中四处滥投燃烧弹,常德城中处处大火,大半房舍均在烈焰之中,惨不忍睹。在大举空袭之后,乘机全力突进,****再予重创,当头的第133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协屋复遭击毙。各线攻城敢死队溃不成军。
****在守城中展现非凡勇气,该阵地驻有第171团第3连一个排,日军在空袭后倾一大队冲锋,不能逐退这个排,复集中炮火轰毁该阵地,余兵八名奋战到底,排长殷惠仁在日军迫近时引爆最后一枚手榴弹,与敌寇同归于烬。
在第116师团与第3师团围攻常德的同时,王耀武集团的第74军及第100军集结完毕,已与第13师团激战一周,但是与常德间之联络线已告中断。
11月28日,第57师官兵损伤殆尽,余程万师长下令将城内炮工辎部队,政工,师部幕僚及所有官佐杂役编队,由第171团团附高子曰中校率领,投入战斗。常德警察亦编入部队,并发掘常德警局埋藏之枪弹一万发,此为第57师之最后接济。
12月3日深夜2时,余程万师长召集所属四员团长告知自己已经决定突围,并点名第169团柴意新团长死守阵地。柴团长毫不推诿,起立报告:“师长为全师希望所寄,希望师长早日突围,我在此死守,等师长率援军来解围”。
3日深夜4点,柴意新团长离开中央银行大楼,集结第169团残部,进入双忠巷最后阵地。柴团长深知第57师末日已到,决心一死殉国。凌晨,日军集中掷弹筒及枪榴弹,迫炮火力攻击双忠巷。柴团长奋然起身高呼杀敌,率残部以刀矛棍石向敌冲锋,反复肉搏十余次,身受两处重伤,仍英勇力战,不幸在白刃战中中弹陨命,壮烈牺牲,随从百余残余官兵伤亡殆尽,双忠巷阵地陷落,常德城宣告失守。5日黎明德山复被日军攻陷,第3师周师长率部突围。
欧震将军以新11师为前锋,直取常德,才发现日军已然退走。
述评:
1、第57师固守孤城12昼夜,广大官兵艰苦奋战,勇猛冲杀,直至城破后仍浴血拼搏,寸土必争,巷战达4昼夜;全师8000余人,除极少数人在完全无望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外,绝大多数官兵,特别是主动承担掩护师长突围的柴意新团长所部200余人战斗至最后一人,宁死不屈,全部牺牲,确实最大限度地尽到了固守常德,是可歌可泣。
2、在会战的整个过程,日军能按照其预定计划长驱而入,复扬长而去;而第六战区伤亡4万之众,牺牲3位师长,作战计划却未能贯彻实施,主要原因是:许多高级指挥官缺乏积极进取精神,作战不力。逐次使用兵力,未能形成绝对优势的打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