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英格兰玫瑰 > 1 往事悠悠

1 往事悠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温情天空下 银一两 绿叶 闻冬 呆瓜记 重生之胤衸的小小奶爸 凝雪成镜 黑色宝藏 重生红楼之宝玉 寻找接班人

殷念英是个很特别的小姑娘,虽然她本人并不觉得自己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两样,但是至少在别人的印象里就是这个感觉。从小到大,无论是幼儿园老师还是小学里的班主任,无论是她在幼儿园里一起玩的同伴还是学校里同学,都觉得她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是很特别的,是有些神秘的,甚至她就读的幼儿园园长、小学的校长也都会对她格外关照。

很多时候正是这些额外的特殊待遇,使得所有人在和这个特别的小姑娘相处的时候,都会带上几分好奇的心理,大家都象对待“稀世珍宝”似的,用一种近乎探索的眼光看待这个很与众不同的小姑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难道她是当今国家政要的孩子?当然不是,她只是个相当普通的知识分子的后代。那因为她是某个电影大明星的孩子吗?也不是。其实这个原因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是很司空见惯的,但是在当时,在中国刚刚走出“□□”阴影,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刚刚出台,人们的思想还很保守的时候,这个原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殷念英是个非常漂亮、非常漂亮,漂亮的象个洋娃娃一样的中英混血儿。

说起殷念英的身世还颇有些来历,如果这段身世被说书人拿来添油加醋的渲染一番,也够得上是个传奇小说了,说不定那些泪腺发达,同情心满满的婶婶,奶奶们听了,还会心疼地搂过小姑娘怜惜地摸摸她的小脸蛋,然后再掉下几滴眼泪,发上一段感慨人生的叹词吧!

殷爸爸出身于上海的书香门第,他的父母都是解放前曾经出国留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国外的大学里担任研究员,收入丰厚,家境殷实,一家人在国外过得很幸福。当新中国成立后,殷家两夫妇怀着报效祖国的宏愿,双双放弃了大学里优厚的薪水报酬,从英国毅然回国,在上海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里担任教授,刚开始的几年,日子过的很平静,很温馨。

因为在刚建国的那段岁月里,文化知识已经贫瘠了很久的,重新翻身当家作主的人们为了建设新中国,建设新四化,在国内发起的消灭文盲、学习知识的运动影响下,异常尊敬和仰慕这些从国外回来,学识渊博的文人,因此,殷家夫妇由衷的感受到了祖国人民、家乡父老对他们的热情和对他们的需要,被尊重,被重用的感觉让他们内心涌动着火热的激情,使他们无怨无悔的拿着只有英国收入1/10的微薄薪水,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教书育人。

然而好景不长,国内政局突然风起云涌,“□□”的到来,使得这对对祖国满怀一腔热血,满腔抱负的夫妻双双被打成反动派,原本被人尊敬和羡慕的国外留学的经验也成为了他们通敌卖国的罪名之一,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被关进了牛棚,隔离审查,在红卫兵们连续的非人折磨之下,两位老人以文人独有的意志和决绝的方式向这些不公表示抗争,以示自己的清白,先后含恨离世。

而他们的独子殷爸爸在运动发生之前不久恰逢离开中国,正在英国访友,由此躲过一劫,可他却从此无法回国,再也没了父母的音讯。只身在外的他,突然遭逢此番打击,自然是身心俱累。那时的他举目无亲,身无财物,幸而得到了父母早年在英国的朋友相助,又凭着当年他在英国的出生证明,这才在异国他乡艰难的生存了下来。

凭着坚强的意志,过人的才智和多年的忍辱负重,殷爸爸在吃尽了生活中的千辛万苦之后,终于从英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剑桥大学毕业。当他在英国当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时,以往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才正式结束,而这一年离当初他突然举目无亲的1966年,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

就在他在英国逐渐站稳了脚跟,生活也在好转,正四处找机会辗转打听国内父母下落之际,他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了。在一个秋天的黄昏之夜,殷爸爸在伦敦泰吾士河畔散步之际,救下了一个意欲投河自尽的英国女子,出于同情,殷爸爸将这个什么也不肯说、浑身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子带回了家,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一杯热茶,一顿热饭,一缸热水,一身替换衣服,殷爸爸就将中国男人含蓄的关心和默默的温情发挥到了极致,于是这个神秘的英国女子便在殷爸爸的小屋里住了下来。

都说时间能培养感情,尽管两人各怀心事,但同一屋檐下的两个年轻男女,就这样在心照不宣、互相不问也不说任何家庭背景的情况下相爱了。原本殷爸爸以为他们就会这样一直相守着生活下去,他并不想知道她的过去,他只在乎他们的未来。甚至殷爸爸已经决定找个合适的时间告诉她一切,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带着她回祖国去,可就在她为他生下他们的女儿之后一个月,这个身世成谜的英国女子便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刚开始的时候,殷爸爸抱着刚满月的女儿象发了疯一样的到处寻找,但整整一年过去了,在自己的女儿已经能蹒跚着走路,已经能说出一些不连贯的句子的时候,殷爸爸似乎终于看透了,死心了,就此除了一心一意的工作、照顾自己的孩子外,再也不去探询任何与那个曾经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人的点滴消息。

1978年,在离开祖国整整12年后,在中国的十年浩劫终于结束,国门刚刚打开之际,殷爸爸便带着已经6岁的女儿念英回到了祖国,近乎是带着逃离一般的感情,离开了那片曾经让他快乐与痛苦记忆并存的土地。

只是回到祖国后他才惊觉“十年人事两变迁”,父母早已在数年前□□伊始时便已永远的离开了他,曾经的家也早已住着别人,朋友同学早已不知身在何处,那时的他除了身边的女儿和一肚子的知识外,几乎一无所有。

于是,殷爸爸借由国内拨乱反正的政策扶持,通过各种努力,为自己的父母平了反,政府在替殷家老夫妻恢复名誉的同时也归还了部分被没收的财产,并发了一笔抚恤金。凭着这些钱以及自己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的这个金字招牌,殷爸爸在上海终于安下家来,并在一所高级中学里担任了数学老师,就此和女儿两个过上了平静而低调的生活。

这些令人扼腕的前尘往事殷爸爸几乎从来没有对女儿提过,他对英国那段艰难岁月的回忆、对那个只知道名字却为他生下女儿的英国女人的思念,只是牢牢地封存在他自己的心灵深处,惟独女儿的名字里那“念英”二字让人窥到了他心底的秘密。

这些大人的事情对小念英来说,几乎一无所知。她只知道自己的家庭结构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两个人。除了她的爸爸之外,她从小几乎就没见过任何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当然也包括她的妈妈。在她的记忆中,爸爸就象是她的天,她的保护神,就象是一座高高的大山。每当爸爸笑着抱着她的时候,就象是被大山包围着一样,感觉是如此的安心。

因此在她心里,爸爸就是他们这个小家庭的支柱,只要爸爸在她身边,她就会什么都不怕。所以即使自己没有妈妈,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可伤心的。尽管有时候,特别是下大雨,她在学校等爸爸来接她回家的时候,她也会有些羡慕地看着那些一家三口挤在一把伞下的甜蜜背影,但是她依然告诉自己,只要爸爸在,她一样感觉这个世界是很快乐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比和她同龄的孩子更成熟。依稀还记得在英国的时候,她常常因为没有妈妈,而会受到比自己大的孩子的嘲笑和奚落,这曾经让幼小的她很不好受。回到中国后,奚落和嘲笑之声再也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友好和蔼的笑容和善意的相待,这让她的心情好了许多,没有妈妈的阴影在逐渐淡去,她一直是觉得现在自己的生活比起英国来,更快乐。

同学们也都很喜欢这个长得象洋娃娃一样,脾气也很温和的小念英,女孩子们觉得她的长相很洋气,虽然她和她们一样黑头发,黑眼睛,但是那高高的鼻子,长长的眼睫毛,凹陷的双眼,看起来就是比她们都好看,因此总喜欢和她一起玩;而半大不小的男孩子们,不管是自己班的还是隔壁班级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女孩子,更是对她相当“友好”,总是围在她身旁,不是带些好玩的东西来献宝,就是带些家里妈妈做的好吃的东西要分给她吃,相互之间“争风吃醋”的劲头可大了,为她打架的事情更是不少,尽管本着“保持国际友人情谊”的原则,所有的老师也都不会为此说些什么,但是老师们也常为自己学校里这么个容易招惹“狂蜂浪蝶”的“英国玫瑰”惹出的宝事而挠头不已。

即使生活中有这样、那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插曲,即使物质生活还相当贫乏,但是殷爸爸和小念英还是很充实的生活着,殷爸爸好几次回绝了学校里热心老师在他个人问题上的牵线搭桥,打定主意要全心全意一个人把孩子抚养成材;而小念英也在大家的关爱呵护下,快乐的成长着,成为一个个性开朗,心地善良、成绩优秀的乐天女孩。

古语有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小念英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考上了上海一所著名重点中学,殷家的朋友们都在为此而欢呼庆祝的时候,上天似乎想要考验小念英的意志似的,一场飞来的横祸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命运的轨迹就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念英的人生竟变得难以捉摸……

目 录
新书推荐: 星海于你 死对头霸总重生后,对她低声诱哄 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 我的符箓能高考 开个当铺,怎么就惊动全世界 诡异之上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寒门渡 整个地下世界都听他的,你说他是卧底? 过分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