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野趣(1 / 1)
缘,命运纠缠的丝线,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无形的连结,是偶然间的相遇,是上辈子五百次的回眸、五百次的插肩。
小彭同学是我从教时期教过的一个学生,十七八岁的一个小伙,平时上课一般都很安静,从不捣乱。有一次我正在讲课,他突然站了起来,然后大声的说:“老师我选A!”全班哄堂,笑翻了天。那一天我讲的是《劝学》。这就是他上课安静的原因,从来不听,也几乎不醒。正因如此,他身边的小伙伴每天上课都能用他来热闹课堂,但他却不怎么在乎。后来我找过他很多次,他说:“他们太幼稚,不想跟他们认真。其实我不是不想读,是读不进去,我也没办法!感觉没啥意思的。”后来,他很认真的跟我讲过,他下一期就回家,不来了。当时我权当他是一时任性没有当真。结果到了学期末,快放暑假的前两天,一大早,我就接到他的电话,他说他翻墙走了,已经在回家的车上,让我不要担心,到家了就给我打电话。学校是在成都的一个郊县,而他家在重庆。当时以为他在跟我开玩笑,所以笑得特别夸张。后来他又说:“下学期,我可能不来,你不要想我哈!”玩笑中我意识到他说的是真的。他很快挂了电话,然后关了机,他家里的电话也打不通了。晚上正着急时,他用他妈妈的电话给我打了过来,说他已经到家了。我才总算安心。
果然第二学期他没有再来,他家长也没用办法劝他来,有一天他又打电话给我,非常郑重地要求我不要再打电话给他爸妈。实际上,那时他爸妈已经同意了他的决定,只是我不甘心。
但第二学期开学,他还经常给我打电话,说他的近况,听上去很自在。后来我因为个人原因,也离开了学校。几乎屏蔽了学校的一切消息,但年底他竟然找到了我的新号码。这一次聊天,我们很平等,像朋友一样,他邀请我到重庆去耍,还说他接下来的打算是学好一番手艺,然后自己当老板。说实在的很多时候,我觉得他比我更看得清自己,也比我更了解这个社会。后来我经常联系,成了很好的朋友。前几天还寄来了家乡的土蜂蜜,羡煞了我身边的同事,他们说:“这瓶蜂蜜,说明你当老师还是成功的呀!”老师当的成功与否,还真说不清,但这份缘于师生关联的友情,还是很让我庆幸的。
后来我找了一份在文化公司做文字编辑的工作,过得很开心也很满意。在这里插肩了两位朋友,虽然他们后来都离开了这家公司,但情谊还在。
先说黄哥吧,因为我到公司的时候,他坐我对面的网络策划编辑,人超好。我把他称为最佳“饭友”,当然不是所谓酒肉吃货之类的朋友。是因为公司里,基本上只有我们两个不带饭,在外边点餐。同时我们也是老板饭局的陪吃员,我们称这样的午餐为工作餐。有一天,我们刚吃过午饭就接到老板电话说去吃工作餐,于是两人就撑着吃饱的肚皮,又去吃了顿工作餐,回来以后,两个人胀得水都喝不下一口。他离开公司那两天,《速7》刚刚上映,他说特别好看,于是我回家把前六部都下了,准备慢慢看到《速7》能下载。还没等我开看,突然一天中午吃完饭,他就说他不回公司直接走了。那天我忘了带钱,他请我吃了份大餐。
他走以后,我在的这间办公室就只剩了我一个人。那段时间真是很不习惯,中午吃饭也只有自己一个人去。天天说要偷走他那辆自行车,现在自行车连人都走了。
不久,公司招的实习编辑搬了进来,她是河南女娃儿,川大的研究生,因为我家那位也是河南的,因此我们共同话题特别多。虽然最开始我还是比较怕她,准确来说是怕自己在她面前丢丑,因为毕竟人家是本专业的研究生,因而怕自己的无知会暴露。后来慢慢相处,慢慢了解,那种怕渐渐地没有了,我还觉得我挺喜欢这个安安静静的女孩的。这期间我曾几次因与她聊天聊得入神而忘记了工作,为此我也很是忏悔,同时也很是开心。我们中午也一起吃饭,一起聊学习生活,一起聊书,一起聊感情,一起聊未来。可能是同龄同性的原因吧,我们特别投机,也特别有默契。虽然后来,她也走了,但我们一直联系着。前几天去川大旧书摊上,还一起买了几本老书。
人生路很短,遇见几个有缘人,其实也挺难的,所以我觉得,遇一个就要尽量珍惜。他们其实也正好串成了你生命的轨迹的这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