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舍身崖 > 第37章

第37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魍魉鬼姬 倾魂舞 人不为穿,天诛地灭 风月俏佳人 玉簪劫 来自异国的贡品 回鹘王妃 振翅欲飞的爱人 HP同人之一生守候 毒公主

我雄心勃勃地要以自己稚嫩的笔呼唤道德的回归,呼唤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建立。但当全书落下最后一笔“就在跨出那一步的瞬间,她惊奇地发现,一只神鹰正远远地朝她飞来”时,这种雄心却荡然无存。一方面的原因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思维仍旧在冠冕堂皇的“革命”理论指引下,视一切传统的东西为腐朽,反潮流是需要有勇气的,我没有勇气引火烧身,也就注定了作品不可能在那样一个时代问世;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知作品的粗俗和浅陋,不管是从艺术形象还是从思想主旨,都与自己最初的设想高度相距十万八千里。作品仅有的读者(实际是听众)是我的母亲和书中“张二妈”的原形,虽然她们是那样的感动,为之落泪,但我仍没敢以之示人。窃以为自己还有一点自知之明!我把这部书的手稿连同我那几百万从未变成过铅字的“习作”一起弃置到废纸堆里,这一放就是四分之一世纪!2005年元旦,我在清理书籍时,无意间发现了那部手稿,重读之后,突然萌发了要重新演绎这个故事的冲动,于是每日在电脑前坐上一两小时,敲出四五百字,用了八个月时间,把作品重新写了一遍。

我自幼喜爱文学,也曾不知天高地厚地梦想过有朝一日能够问鼎文学这个神圣的殿堂,但在误入“仕途”后,便与文学绝缘了。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连文学作品也不读了,成天读的是文件,写的也是废话连篇的公文。重写《舍身崖》,我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顾虑:一是在文学方面本就不深的造诣,加上多年不接触的生疏,写出的东西会不会与文学不沾边;二是对文学的现状不了解,我们过去接触的东西已经陈旧是无疑的,再沿用那些结构形式和叙事手法,写出的作品会不会贻笑大方;三是作品主题的最初思路毕竟发端于二十多年前,时代前进了,你还在那里就一个人们已毫不关心的问题大放厥词,是不是不合时宜。

正如我所担心的,当作品再一次脱稿时,我发现书中叙说的那个曾感动过自己无数次的故事,较之于那个迷惘年代活生生的现实不过是管窥蠡测,离自己最初设计的宏大主题也相去甚远;文辞上也太过拘泥于语法规范,多少显得有些呆板。要用这样一个蹩脚的故事和如此缺乏生气的语言来打动读者,自己先就没有了自信。我曾一度打算再一次将它弃置,但却发现,它已经成为了我心头的一个结。每当打开电脑,我总是忍不住要把它调出来,浏览上一章半章,修改一两个段落。我清楚地知道,这个作品倘不问世,它就将这么长期地纠缠着我,让我难以释怀。我承受不了这种纠缠,也害怕被这样一个心结弄得寝食难安。从某种意义上说,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将作品寄往出版社的动因,与其说是勇气,不如说是怯懦。

重写后的《舍身崖》之于旧作,从主线故事到人物设置等都是另起炉灶的创作,但也留下了过多的旧作痕迹,特别是一些议论和思辩色彩较浓的叙述,是由旧作中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的,例如书中有大量这样的段落:

不信天命,这是中国历代思想先驱们倡导的思想观念。这一观念在经过无数思想先驱们浴血奋斗后,终于在近几十年普遍被人们所接受,深入人心。因此,祝三芳这一代人较之于他们的父辈、祖辈、祖祖辈就活得洒脱得多。他们思想解放,无拘无束,尽情地享受着思想先驱们创造的幸福生活。这些,在他们的先辈则是不敢奢望的。远的且不说,只说他们的父母那一代人,旧的思想观念从小就牢牢地束缚着他们的灵魂。他们对于神灵、地狱、因果报应有着虔诚的笃信。尤其是妇女,除此之外,还要受到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纲常伦理的羁绊。在天命与道德面前,她们不敢越雷池半步。破除这种束缚与羁绊是社会的进步,赶上了这样一个时代,祝三芳们是幸运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一种旧的思想体系被破除之后,如果没有一种新的正确的思想体系取而代之,势必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行为失去约束,这比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羁绊更为可怕。

当年,我在写出这样的文字后,实在是很有一些自鸣得意的,这次重写,明知此类议论过于空泛,过于直白,但却作了大量的保留。我在读硕士的女儿读后,强烈地要求我将其全部删除,但是我不忍割爱。我也知道文学作品主要地是应该塑造人物形象,并由此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理解与思索。然而,那些毕竟是我年轻时期思考的结晶,也是当初创作冲动最直接的动因。而且,我还固执地认为,这些能够更直截了当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

在我们读书的年代,文学理论是十分强调作品的思想性的,对于当今文学理论的发展现状我不甚了解,但从有限的阅读中,我发现现今许多作品似乎并不注重思想性。是否潮流使然,我不得而知。前不久,偶然从媒体上读到一位青年作家的话:写小说,其实情节并不重要,思想是用来扯淡的东西,只要有激情和语言就够了。这真的是让我愕然了。虽然文学的思想性不一定要直接用**裸的语言表露出来(其实,我心里也清楚,本书中过多地充斥了这样**裸的语言,实在是一种痼疾,我自嘲地称其为“形象不够,议论来凑”,说到底还是力不从心之举),但如果说文学作品不需要思想,思想是用来扯淡的东西,本人实在不敢苟同。

《舍身崖》就要出版了,我知道,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它可能不会激起一星半点的浪花,甚至涟漪也不会有。但是,假如若干年后,有人从故纸堆里捡出它来随手翻翻,知道了还有人曾经关注过早就被人们遗忘,但在当时却困扰过一代人的“道德迷失与道德回归”问题,那么,余心足矣!

作者

2006年1月1日识

本书下载于4020电子书,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www.4020.cn

目 录
新书推荐: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冷婚三年忍够了,直播卖掉前夫哥遗物! 大佬的掌心娇飒爆了 干涸岛 直播出海打捞后,我成了警局常客 我携毛茸茸直播算卦爆火全网 腰窝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