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案迷雾(1 / 1)
谢玄的目光从昭昭脸上移开,投向幽深的林间,仿佛在那片虚空里看到了十三年前的烽火。
“十三年前,北境。“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像裹挟着塞外风沙的凛冽,“主帅慕掣将军所率部众,爆发了一场诡异的'瘟疫'。军心涣散,战力大损。与此同时,“他语调微顿,带上了一丝冰冷的意味,“朝中收到密报,弹劾慕掣将军'通敌叛国',称其与北狄勾结,自导自演了这场瘟疫,意图葬送我大梁数万精锐。“
昭昭屏住呼吸,尽管早从曹府管家处听过此案,但由谢玄亲口说出,仍感到一阵心悸。
“证据看似确凿。有将军的'私印'文书,有被'策反'的偏将指认。“谢玄的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只有陈述事实的冷硬,“父皇震怒,下旨......慕将军满门抄斩。“
昭昭心头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悲凉。这样一位保家卫国的将军,竟落得如此下场。
“但此案,疑点甚多。“谢玄话锋一转,目光重新锐利起来,“那场瘟疫来得蹊跷,与北狄惯用的毒物手法不尽相同。所谓的通敌证据,也经不起细细推敲。只是当时......朝中需要给动荡的军心、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而慕家,成了那个交代。“
他看向昭昭,眼神深邃:“我怀疑,当年之事,并非简单的通敌,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构陷。目的,或许是为了除掉功高震主的慕掣,或许......是为了掩盖瘟疫背后更大的秘密。“
昭昭立刻联想到了清溪镇:“就像现在的清溪镇?用投毒来掩盖真正的目的?“
“不错。“谢玄颔首,“而你的师父薛无病,是当年唯一成功控制住北境瘟疫的人。他很可能知道那场瘟疫的真相,甚至......手握某些关键证据。这也可能是他此次奉召入京,却遭不测的原因。“
线索似乎串联了起来。昭昭急切地问:“那这玉佩呢?它和这一切有什么关系?“她举起那半块玉佩。
谢玄的视线落在玉佩上,眸色转深,流露出一丝复杂的追忆。“这玉佩,是我母妃静妃的遗物。“
昭昭一愣,静妃?
“我母妃当年怀着身孕......在慕掣将军案发后不久,疑似难产”,但袖中的手无意识地攥紧,泄露了心底的波澜,“母子双亡,并且当夜发生的火灾将寝宫烧的一干二净。“
昭昭倒吸一口凉气。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一位深宫妃嫔,看似毫无交集,却在相近的时间相继惨死?这绝非巧合!
“您怀疑......静妃娘娘的死,与慕掣将军案有关?“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
谢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为她的敏锐。“时间太过接近。我母妃身怀六甲,格外小心,并没有任何难产征兆。我更相信,她是看到了什么,或者知道了什么,才招致灭口之祸。“
他指向昭昭手中的玉佩:“这半块玉佩,是我母妃心爱之物,一直随身携带。它出现在曹府,出现在与北境瘟疫同源的投毒案现场,只有一个解释——当年的幕后黑手,不仅还在活动,而且他们与我母妃之死,脱不了干系!他们或许是想用这玉佩,暗示什么,或者......引导什么。“
昭昭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她原本以为只是寻找师父,却不知不觉踏进了一个横跨十三年、牵连将军与后妃的巨大阴谋漩涡中心。
“所以,你找我,不仅仅是为了找我师父......“她恍然,“你是认为,我师父可能知道静妃娘娘冤情的线索?或者,这玉佩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指向你母妃案的信号?“
“两者皆有。“谢玄坦然道,“薛神医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关键。而你,作为他唯一的传人,是找到他的希望,也是破局的可能。“
昭昭消化着这骇人的信息。将军冤案,妃嫔惨死,师父失踪,所有的线头都指向了十三年前那场扑朔迷离的北境瘟疫。而她和谢玄,一个为寻师,一个为雪母之冤,被迫站在了同一阵线上。
“我明白了。“昭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眼神变得坚定,“无论是为了找我师父,还是为了查明清溪镇投毒的真相,我们都必须先揭开十三年前的旧案。殿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谢玄看着她眼中燃起的斗志,那不只是为了师父,也包含了对不公的义愤。他翻身上马,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回京。“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既然对方已经将这玉佩送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便顺了他们的意。去会一会那些,藏在十三年前血案背后的......故人。“
昭昭不再犹豫,利落地跃上马背。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真相,就在迷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