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陆寒此人不凡(1 / 1)
更主要的是孙女竟然骑着凤凰,宋玉清是知道孙女身上有秘密,却怎么也没想到竟有一只凤凰护着孙女,这简直颠覆他从前所有的思维和眼界,他觉得太神奇了。
而林锦初却在听到陆寒这两个字时,猛地一震,陆寒这个名字太熟悉了,因为在原书中,陆寒这个名字总是和傅言澈联系在一起。
原书中随州城只守了三天就被攻下,宋家人逃离随州城,留下三万将士守城,其中守城大将就是陆寒,陆寒是京城人士,当年作为副将率三万人和宋玉清一起守护南疆。
随州城兵败,至于为什么会败,原书中没有说明,现在想来,定是鞑子军打到随州城时祖父已病重不治,宋家老二宋玉杰弃城逃跑,将随州城的粮食,金银等全部搬走。
再看看今天刚到城下的鞑子全副作战装备之精良,又有攻城车,投石车,明显是有备而来,这样的情况下能打三天已经很不简单了。
于是最后守城将军陆寒带着仅剩的一万多人投奔了从益州赶来的傅言澈,之后,凡有傅言澈参与的战争,都离不开陆寒此人,几年后,在和巴彦的战争中,傅言澈重伤不治后,陆寒成了守护北境的大将军,替小皇帝和傅言澈守护北境。
林锦初想到这里对祖父说道:“祖父可重用陆寒,此人不凡。”
宋玉清见自家孙女表情很认真,便点了点头。
“陆寒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他身世可怜,要不然也不会跟着我从南疆再到这北地的随州,唉!”宋玉清叹息道。
“他怎么啦?”林锦初好奇地问,原书中并没有说陆寒的家世,只知道他是京城人士,其他只有战争才会提到他。
“以后你会知道的。”宋玉清看了看正和秦风打得起劲的陆寒,叹了口气。
他不想说,林锦初也没有再问,总归她是要去京城的,到时候肯定会知道,再说她也不是个八卦之人,别人的私生活,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过多窥探和打听。
“我爹呢,还有药王谷的人在哪里?”林锦初有些愧疚,她几乎忘记了她还有个师父,这声少谷主她委实受之有愧。
宋玉清见自家孙女终于想起了钟老头,心里有点得意,钟老实总是卖弄说得了个宝贝徒弟,以后她宝贝徒弟肯定是跟他这个师父的时间比宋玉清多。
哼,那老头也不想想,自家孙女成了钟老头的徒弟,这辈份上是他宋玉清占了大便宜,但他看破不说破,由得钟老头得意去,孙女将药王谷的本事学会,最后还是宋家人,说不定最后把药王谷都拐回来。
他如今儿子,孙子,孙女全齐了,随州城又在自己手中,心里那个幸福和满足啊!都快溢出来了。
想到这里,宋玉清对林锦初笑道:“你爹和齐三郎编在一起,他们二人,药王谷的人和城里的大夫在一起,哦,文泽进了书院,跟了一个大儒后面习文,今天一早才送过去的。
随州城的鹿鸣书院是京城的分支,很出名的,那个夫子还说文泽很有天赋,说要将文泽收为关门弟子,真是可喜可贺。”
哇,没想到弟弟在随州城就进了书院学习,而且还是鹿鸣书院,原书中有提过这个书院,是东夏国的清北一样的存在,就算皇亲国戚也挤破头想进,没想到弟弟有这般好运。
弟弟是宋家的嫡孙,以后宋家还得文泽挑大梁。
林锦初忽然想到沈老太总是念叨着林家要出一个状元,这个状元该不会是文泽吧?
小苍梧在空间说道:“主人,请把后面的吧和问号去掉,文泽本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状元之位本就是他的。”
“真的吗?小苍梧,那你之前咋不说?”林锦初很是激动,弟弟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我的天哪!
“嘿嘿,主人,以前本尊哪有这个本事能看得到人的前世今生?”小苍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林锦初大喜:“这么说你现在能看到人的前世今生了?我的前世除了现代之外,还有什么角色,快说说。”
“看不到,本尊甚至能瞄到傅言澈是来自上边,但就是看不清主人的前世,抱歉啊!主人,看来小苍梧的本事还是不够,但我保证,一知道马上就告诉主人。”小苍梧的语气难得这样软。
林锦初怎么会怪他呢,她道:“没事没事,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了,反正我现在很知足,很开心。”
“初儿,敌军已到城下,你觉得我们该怎么打?祖父想听听你的意见。
“祖父,今晚看我的。”林锦初想着空间里还有十几个炸药包,看着城墙外面正徐徐运过来的十几架庞大的攻城车。
这些笨重的家伙移动速度很慢,正好给了她机会,只要把这些笨家伙炸了,就能给这些自从到了东夏国一路从北杀到南,从未有过败绩的鞑子军一个沉重打击。
他们甚至狂妄地叫嚣着说只要两个月就能攻下东夏国的京城。
林锦初心里哼了一声,别说现在,她祖父在,傅言澈身上的毒解了,而且多了个她,她不允许敌军这样猖狂。
就算原书中,傅言澈也将鞑子军阻拦在京城之外,鞑子军久攻不下京城,粮草物资供应不上,步步后退,这才被傅言澈逼到冀州一带。
想两个月拿下京城,做梦去吧!
“初儿是想炸毁了这些大家伙?”宋玉清闻言一喜,是啊,他怎么没想到呢。
哦,不是他没想到,而是从来没有先例,大家只要看到鞑子军的攻城车就吓软了腿,所以才把城墙年年加固,就靠这牢固的城墙多一重保护呢。
在南疆也好,守随州城也好,他和所有的将士们一样,总是习惯了守城,等敌人攻过来,他们想着怎么样守住就好,却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可以主动攻击。
确实,强者喜欢主动进攻,而弱者往往喜欢被动防守,东夏国的每一个关隘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