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再遇西山村的人(1 / 1)
除了不断涌进来的流民,似乎看不到一个本地人,就连客栈都关了门。
哪有卖粮食卖水的,有流民找到有水井的人家,看到水井也干涸了,林锦初也跟在后面看到,除了一个很深的水井里面还有些浑浊的水,其他井里基本都干了。
但那口深井的绳索和水桶都被砍掉了,水井边还有不少血迹,也不知道水井里有没有死人,有人还在想办法找绳子想打点水。
林锦初默默地走开了。
齐三郎从队伍后面走到前面,他们还有充足的水和粮食,不需要在安平城里买。
他看向常家人和林锦初问道:“要不我们直接出城吧,后面挤进来的流民太多,怕要出事。”
常家人都点头赞同,林知远也同意,他们都不愿意惹事,再说这些流民里面指不定有鞑子军或土匪也不一定。
林锦初也同意,她想尽快到京城,一是快点找到她娘,二是想看看傅言澈能不能顺利拿到虎符。
药王谷的人也没有意见,他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防疫病蔓延,至于这些流民,不是他们有能力去管的。
所以队伍没有停下来,而继续朝南门走去。
林锦初怎么也没想到,快到南门的时候遇到了西山村的人。
村长一看到林锦初和常家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他们之间有了太多的矛盾,早就不是同路人,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那种互相帮助的关系。
林锦初一看西山村的村民比以前多了,看来是走散的村民又回来了不少,目测西山村的队伍起码有两百人左右,再一细看,那不是胖媒婆吗?她怎么也在,她是落叶镇的人。
胖媒婆也朝这边看来,但她还没认出林锦初就是当初她买给徐老爷的那个少女,当时的林锦初白白净净,说话斯斯文文。
哪像现在皮肤晒成了古铜色,人也长高了不少,身上还背着一把弓箭,头发梳成高马尾,一身青衣束袖束脚,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个少年。
林锦初还注意到胖媒婆的身后有几十个壮年男子,她身边有个又干又瘦,样子猥琐,穿着深蓝色锦衣的老头,老头旁边有十几个瘦弱苍白的少女。
林锦初只觉得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当初那个要买她的徐老爷,一想到当初沈老太竟是要把她卖给这样一个人,她心里一阵恶寒,差点吐了。
以那个时候她刚穿越过来,无空间无助力,一个没有任何武力值的十岁小姑娘落到徐老爷手里,结局可想而知有多惨。
很好,这个祸害很多少女的老东西终于还是遇见了。
徐老爷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少女,他眼睛毒得很,男孩子和女孩他一眼就能看得出。
小姑娘身上有股子鲜活的生命力,正是他最需要的,哪像胖媒婆帮他找的那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的,要死不活,哭哭啼啼的,有的一看见他直接活活吓死了。
谁欺负我,我就射死谁。
还有的更离谱,竟想怀孕上位,做他的正妻,简直太可笑了。
他的老妻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还是他亲手勒死的,那老太婆整天叽叽歪歪,他实在受不了,干脆一了不了送走了她。
而他只想长生,守住这偌大的家业。
可惜啊,落叶镇和飞石县城他的二十几间商铺,他的几百亩良田现在都在鞑子军手中了,一想到这里,他心口一阵抽痛。
幸好京城和州府还有些铺子,京城总不可能被鞑子军打下的,徐老爷暗自庆幸自己广撒网,多敛鱼的投资方式。
太英明了。
林锦初路过村长身边时,只是礼貌地朝村长点了点头,村长爷爷这个称呼她实在叫不出了。
长长的队伍,常家人和林锦初在前面领路,林知远和林文泽带着秦风跟在他们后面,队伍的最后是齐三郎一家还有十几个青壮年,队伍的外围和中间都安排了手拿武器的青壮年男子。
徐老爷朝胖媒婆说了几句,紧接着胖媒婆就把村长叫了过去。
“刚才那小姑娘是谁家的?能不能把他们哄到我们这里来,徐老爷愿意出这个数。”
胖媒婆说着张开胖胖的五个手指。
见村长不说话,她直接说道:“五十两银子都不行吗?”
村长这才叹了口气说道:“这就是你当初从林婆子手里买过,后来又退了的,你不记得了。”
他没敢说多少银子,长期和衙门的人打交道,他早就是个人精,知道胖媒婆和徐老爷只是合作关系。
胖媒婆吓得差点上前捂住村长的嘴,她可不想断了徐老爷这门生意,她可以从每个买来的人里面抽一半的银子,徐老爷平时抠搜,但在这事上特别大方,就凭这一样,一年也能赚个两三百两银子。
村长一把打开她的手,压低声音说道:“不会乱说的,放心,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我懂。”
胖媒婆这才放开她的手,还嫌弃地擦了擦手。
村长在心里暗骂了她几句,自己也不照镜子看看什么鬼样子,胖得像头猪,身上又是汗臭,又是浓香,要不是为了生存,谁会看你一眼,也不怕夜里做恶梦。
心里骂归骂,面上还是一脸讨好地看着胖媒婆。
胖媒婆听他这么一说,细想了一下,这才记起来了,那个沈老婆子的孙女,五官确实有几分相像,黑了,也土了,只不过精气神完全和当初不一样,现在这丫头皮肤晒得发亮,眼睛炯炯有神,身上竟还背着把弓箭,连她看了都很喜欢,难怪徐老爷舍得出五十两了。
“那就去问一下林家的人,只要林家的人肯卖,再多点银子徐老爷也是舍得出的。”胖媒婆对村长豪横地说道。
他们一行也是在安平县城外面和西山村的人遇到,于是就拼在一起,徐老爷大方地给了些粮食和水他们。
被柳家和高家无情地舍弃的村长和西山村的村民,正愁粮食越来越少,没想到这么快又遇到贵人,个个大方地把最好的位置让给徐老爷一行,有了徐老爷手下这么多家丁开道,就算到京城,也能平平安安。
所以西山村的人从村长到平民,个个对徐家人都很客气,几乎就是有求必应,还有人主动想把女儿卖给徐老爷的。
跟着徐老爷至少不会饿死渴死,天天有大白馒头吃,有水喝,光是这一点也值得了。
再说把女儿卖给徐老爷是双赢的事,他们有了银子,女儿有了好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