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 第194章 大学毕业(上)

第194章 大学毕业(上)(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夫人变成了家族继承人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重生到十年前,大龄剩女要嫁人 我的剑术没有上限 上界帝子你敢甩,我娶女帝你哭什么? 海贼:没人比我更懂恶魔果实 快穿:攻略兄弟白月光后,我慌了 我为末世净秽土 逍遥赘婿 与爹随军小锦鲤,摸鱼搞事第一名

林知微觉得大学的后两年,时间过得特别快。

课堂上的讨论,图书馆里的苦读,校园小路上的漫步,这些日常的点滴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一帧帧飞速掠过。

她常常觉得,刚从暑假回来,转眼就到了期末;刚背起书包走进教室,一抬头竟已是毕业在即。

如果问她,大学这几年印象最深的时刻是什么,她会毫不犹豫地选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日那晚。

那天深夜,在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决赛中,对阵宿敌韩国队。

在先输两局的、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的不利局面下,中国男排的小伙子们硬是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惊人的毅力,连扳三局,最终以3:2的比分,奇迹般地逆转击败了韩国队,取得了代表亚洲去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唯一资格。

林知微到现在都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夜晚的每一个细节。

晚上十点多,她们几个室友挤在宿舍里围着收音机。沙沙的电流声中,播音员激动的声音时断时续地传来。

当听到中国队先输两局时,宿舍里一片死寂,几个女孩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可是后来,奇迹发生了。

“中国队扳回一局!”

“又赢了一局!”

“第五局,决胜局!”

播音员的声音越来越激昂,宿舍里的女孩们也顾不得淑女形象了,抓着彼此的手,紧张得几乎要把手指掐进肉里。

当最后一个球,重重地落在韩国队的场地上时,播音员用一种近乎于呐喊的、嘶哑的声音,向全中国人民宣布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赢了——!中国队赢了——!”

那一瞬间,整栋宿舍楼,不,是整个燕园,都彻底地炸开了锅。

门“砰砰砰”地响,走廊里响起了奔跑声、欢呼声、呐喊声。

有人在敲盆,有人在吹口哨,有人激动得语无伦次。

宿舍的窗户一扇接一扇地被推开,有人探出头来大喊:“赢了!我们赢了!中国冲出亚洲了!”

中国冲出亚洲了,同学们从宿舍奔涌而出,敲打着脸盆、饭碗,有人找不到手电筒,就举着扫帚、拖把当火把,高高举起。

人流从各个宿舍楼涌出,汇聚成一条奔腾的河,流向未名湖边。

平时文质彬彬的学生们,此刻都像变了个人似的,嗓子都喊哑了也不肯停。

林知微甚至看到几个平时最严肃的教授,也站在宿舍楼下,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眼眶有些湿润。

她也和室友们夹在人群中走着,左边是孙雯雯,右边是吴雨桐,几个人的手紧紧握着,怕被人群冲散。

这个时候的夜晚还是有些冷的,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夜风吹在脸上还带着刺骨的凉意。但是此刻,大家高涨的热情驱散了夜晚的寒意。

人群越聚越多,未名湖边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人。

忽然,不知道是谁,在鼎沸的人声中,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高喊了一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那声音浑厚而又充满了力量,像一声划破夜空的春雷,在所有人的耳边轰然炸响。

短暂的寂静之后,继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他一起呐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声音从几个人变成几十个人,从几十个人变成几百个人,最后,整个校园都在回荡着这句口号。

那声音震天动地,好像要把夜空震碎,要把这份压抑了太久的热血和激情,传遍整个中国。

林知微看着这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心里也翻滚着。

她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水,有人握紧了拳头高高举起,有人相拥而泣。

这些和她一样的年轻人,这些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同学们,此刻都露出了最真实、最纯粹的表情。

他们的眼睛里有光。那是希望的光,是理想的光,是属于这个刚刚从漫长的黑暗中苏醒过来的时代、属于这片土地上最优秀的中国青年的光。

那一夜的记忆,在往后的岁月里,无论她走到哪里,无论经历什么,都会时常浮现。

那是她的青春,也是一代人的青春;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重新崛起的起点。

这一年的年底,林知微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综合表现,成功地拿到了公派出国留学的宝贵资格。

并且,她还参加了在国内首次举办的托福考试,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表妹悠悠也突然下定了决心,要和她一起去英国留学。

悠悠的目标很明确,她也跟林知微一样,申请了同一所学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林知微申请的是管理学专业,而悠悠,则选择了攻读欧洲法专业。

悠悠的这个决定,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林知微了。

只不过,悠悠在国内学的专业是法律。国内和英国的法律体系并不一样。

“反正多出去看看,多学习点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悠悠是这么对林知微说的,“再说了,姐,咱们俩在一个学校,我还可以每天跟你一起上学放学,顺便还能帮你带带孩子。你去哪里,找我这么好的妹妹呀?”

看着大家一个个地都在为自己的毕业规划着清晰的未来,最不开心的,反倒是李津了。

他学的是建筑学,学制是五年。也就是说,等林知微和悠悠都从英国读完硕士回来了,他才刚刚能从清华本科毕业。

林知微所在的经济系,除了她,还有三名同学拿到了公派出国的名额。

只是,他们要去的是太平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家。

系里专门为他们四个人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欢送座谈会。

地点选在系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虽然地方不大,但来的人不少。系主任、几位教授,还有一些和他们关系好的同学,把不大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看着即将远行的学生们,眼神里有欣慰,也有复杂的情绪。

他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环顾四周,目光在四个学生的脸上一一停留,然后缓缓地说:“不管去到哪里,记得要回来。”

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会议室里忽然静了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林知微忽然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有人说,现在出国留学的人,很多都不会再回来了。

国外的条件好,科研环境好,生活水平高,谁还愿意回到这个百废待兴、处处艰难的国家呢?

有的人是真的舍不得国外的优渥条件,有的人是在国外成了家、有了孩子,不方便回来了,还有的人是在国外找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觉得回国是浪费自己的才华。

“不管去到哪里,记得要回来。”

这不是命令,不是要求,甚至不是请求,而是一位老师对学生最深切的期望,是一个经历过苦难岁月的知识分子对下一代最朴素的嘱托。

“您放心,我们一定回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重生到十年前,大龄剩女要嫁人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穿越神雕:我为西狂 皇城震惊!绝嗣太子与寡妇生娃了 五零:小炮灰我狂点怎么啦? 后宫生存法则: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竹马走开,高冷天降他又争又抢 前往军区离婚,被禁欲军官亲哭了 随母改嫁,重生后我成皇宫团宠了 专宠洗脚婢?她嫁清冷权臣夺江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