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缘分这种东西(1 / 1)
回到林知行自己的住处,肖余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拿起那张被林知行随手放在桌上的印着伦敦街景的卡片,翻来覆去地看着,小心翼翼地问道:“营长,这……这真的是嫂子给的?”
林知行忍不住笑了一声,给自己倒了杯凉白开,一饮而尽:“哪儿来的嫂子啊,假的。”
他三言两语地把中午在街上帮着一个香港姑娘抓小偷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
肖余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对着林知行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满是钦佩:“高!营长,您这招实在是高!”
林知行也有些无奈。他也没想到这张卡片竟然还有这种意想不到的妙用。
看着这张制作精美的卡片,他想这张“护身符”,是不是就不能轻易丢掉了?
白清遥回到白云宾馆的房间,把包往床上一扔,然后整个人都毫无形象地瘫倒在了沙发上。
下午的生意聊得糟糕透了。
她本来信心满满,准备了好久,结果对方根本不买账。那个广州本地的纺织厂老板,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从头到尾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着她这个“香港女仔”。
“小姑娘,不是我说话难听。你们香港人的那些想法太超前了,太花里胡哨了。我们这里是国营大厂,讲究的是踏踏实实搞生产,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你的那些时尚设计,我们这里做不来。”他最后就用这么一句话,轻飘飘地打发了她。
白清遥气得想摔东西。
正郁闷着,床头的电话突然“铃铃铃”地响了起来。是酒店前台转接过来的长途电话。
“喂?”她有气无力地接起了电话。
“遥遥?”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又威严的声音,是她父亲从香港打来的。
“爹地。”白清遥的声音愈发有气无力了。
“怎么了?听你这声音无精打采的?在外面受委屈了?”白父立刻就察觉到了女儿情绪的低落。
“没什么。”
“生意谈得不顺利?”白父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直接切入了重点。
“嗯。”白清遥闷闷地应了一声。
“不顺利,就早点回来。别一个人在外面瞎折腾了。”
“你是不是就盼着我这边不顺利啊?”白清遥没好气地说道,“好让我乖乖地回去,继续当你的乖女儿?”
“爹地有这么坏心眼吗?”白父在那头笑了,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宠溺。
“我是心疼你一个女孩子家,在外面跑来跑去,太辛苦了。”
他话锋一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阿轩回来了。”
“谁?”白清遥一时没反应过来。
“李家的阿轩啊,就是我上次跟你提过的,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的那个。”
白父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满意,“人家一回来,就特地问起你了。你呀,也别在广州耗着了,趁早把那边的事情解决了,赶紧回来,跟他见一面。”
“谁说要见他了?”白清遥一听这话,立刻就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了。
“你这丫头,之前不是跟我说,就喜欢那种斯斯文文、白白净净的读书人吗?”
白父在那头笑道,“爹地可是特地挑了好久,才给你挑的这么一个。人家可是船王家的公子,家世好,人品好,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白清遥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李轩的样子,确实是个标准的谦谦君子,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总是温文尔雅,皮肤白皙得像个女孩子。
放在以前,她确实觉得这种类型的男孩子不错,看起来有教养,有内涵。
可不知为什么,她的脑海里此刻却突然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身影——
高大挺拔,面容冷峻,出手干净利落,说话简洁有力。虽然高冷了点,但那种正气凛然的样子特别有安全感。
“我现在改主意了。”白清遥懒洋洋地对着话筒说道,“不喜欢那种弱不禁风的小白脸了。”
“什么?”白父愣了,“那你现在又喜欢什么样的了?”
白清遥想了一下,唇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狡黠的笑意。
“我喜欢,man一点的。”她说,“要有男子气概的那种。”
“man一点的?”白父在电话那头努力地琢磨着这个新鲜的词汇,“你这喜好的标准,变化也太大了吧?”
父女俩又聊了几句,白父最后还是叮嘱道:“别在广州待太久了,生意谈不成就算了,早点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白清遥又强打着精神去跑了几家工厂,但结果都大同小异,并不理想。
时间一晃,半个月就过去了。
白清遥拖着行李箱,走出了白云宾馆的大门。
广州的春天,依然明媚,路边的木棉花开得如火如荼,热烈而又灿烂。
可她的心情却不怎么好。
生意没谈成,想见的人也没再见到。电话更是一个没有。
“真是不顺。”她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忍不住小声地嘟囔着。
算了,天涯何处无芳草。
那个叫林知行的男人,就当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吧。
此时的林知行,正在整理行囊,准备出发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肖余走进来:“营长,一切都准备好了。”
“好,马上出发。”林知行站起身。
路过书桌时,他的脚步顿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拉开了抽屉,那张印着伦敦街景的卡片,正安安静静地躺在抽屉的角落里。
他看了一眼,最终还是没有伸手去拿。
有些缘分,或许注定就只是擦肩而过。
但命运这个东西,谁又能说得准呢?
千里之外的燕园宿舍里,已经熄灯了。
黑暗中,杜晓惠辗转反侧,突然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
“你们……你们有没有看到,最新一期《中国青年》上,那篇叫《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文章?”
“看了,怎么没看呢。”吴雨桐的声音从上铺传了下来,“最近,咱们学校三角地带的报刊栏里,都快为这篇文章吵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