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爷特意交代的(1 / 1)
“妈!你说的这是啥话啊!”
吴白莲不依了。
她松开李山河,几步上前挽住刘惠兰的胳膊,小脸微微扬起,尾音里拖着一丝只有在亲娘面前才会显露的娇嗔。
“我平时可勤快了,哪有犯浑的时候?不信你问当家的!”
她顿了顿,又补上一句。
“当家的,你说是不是?”
话音落下的瞬间,她扭过头,朝着李山河飞快地挤了挤右眼。
那小模样,既有为人媳妇的得意,又带着点小女孩的狡黠,俏皮又可爱。
李山河心领神会,立刻接过了话头。
他脸上挂着一副憨厚到了极点的笑容,声音诚恳地对着刘惠兰说道:“是啊妈,莲姐可贤惠了,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我爹我妈,我爷我奶,都可相中莲姐了,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疼。”
这话半句不假。
吴白莲嫁过来后,勤快懂事,从没跟家里任何人红过脸,王淑芬她们是真的把她当自家人看待。
李山河的目光落在丈母娘那双交织着感动与不安的眼睛上。
他心里清楚,光说这些还不够。
这些米面粮油,能让老吴家吃饱肚子,但填不饱心里的窟窿,撑不起在村里人面前的腰杆。
他脑子里念头急转,一个分量更重的砝码被他掂量了出来,然后重重地抛了出去。
“这不,我爷前两天还特意交代了。”
他的声音沉稳下来,每一个字都咬得清晰无比,确保屋里的人都能听得真真切切。
“他说,开春了,别家的地先不着急,第一犁,必须先紧着亲家这边来。让我开着拖拉机,把您家的几亩地给拾掇利索了,种上了,再回去忙活家里的事儿。我爷说了,不能让莲姐在婆家享福,娘家这边还跟着受累。”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炸起了滔天巨浪。
屋子里的空气,在这一刻彻底凝滞。
如果说,刚才那堆积如山的米面粮油,代表的是李家的富足和善意。
那么,李家老爷子这句“第一犁先紧着亲家”,代表的就是一种在农村社会里,至高无上的尊重与认可!
春耕是天大的事,是庄稼人一年的指望。
谁家不是先顾着自家的地?
李家家大业大,几十亩地等着种,李老爷子作为整个家族说一不二的掌舵人,竟然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得是把他们老吴家看得多重啊!
刘惠兰彻底绷不住了。
她那双刚刚才擦干的眼睛,再一次决了堤。
这一次,泪水不再是无声滑落,而是像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砸在满是补丁的衣襟上,迅速洇开一团团深色的水渍。
她连哭声都带了出来,不是嚎啕,而是一种从喉咙深处挤压出来的,压抑不住的呜咽,充满了半辈子的心酸和此刻无法言说的感动。
她这辈子,苦日子过惯了,被人数落惯了,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看重?
闺女嫁得好,婆家不光不嫌弃她们娘家穷,还反过来处处帮衬,处处给他们脸面。
她心里头那杆看不见的秤,一下子就被这份天大的恩情给压得沉甸甸的,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哎哟……这……这可咋谢啊……这让我们老吴家咋还这个人情啊……”
刘惠兰捂着脸,肩膀剧烈地耸动着,泣不成声。
李山河最见不得女人哭,尤其还是自家长辈。
他瞬间手足无措,站在原地,抬手挠了挠后脑勺,连忙向吴白莲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那意思很明显:媳妇,快!你娘哭了,赶紧哄哄!
吴白莲心领神会,狠狠地瞪了李山河一眼,眼神里分明在说“都怪你,一句话把我娘给惹哭了”,然后赶紧上前一步,从后面抱住刘惠兰的肩膀,柔声安慰起来。
“娘,你哭啥啊。这不都是好事儿嘛。当家的他们对咱好,你就受着。咱们是一家人,算那么清楚干啥。”
“你懂啥……”
刘惠兰从指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含混不清。
“这情分太重了……”
李山河看着这娘俩抱在一块儿哭,感觉自己站在这儿格外多余。
他干脆一转身,大步冲出了屋子,嘴里还喊着:“我再去看看车上还有啥没拿完的。”
他跑到院子里,摸出烟盒,叼上一根点燃,狠狠地吸了一大口。
辛辣的烟气涌入肺里,让他心里那点因为丈母娘的眼泪而泛起的波澜,总算被压了下去。
他知道,自己刚才那句话,说得有点猛了,直接把丈母娘给干破防了。
但这话,必须得说。
就是要让她们知道,李家不光有钱,还讲情义,懂礼数。
这样,吴白莲在娘家这边,腰杆才能挺得笔直;她们吴家在整个前莽沟,脸上才有光。
一支烟抽完,屋里的哭声才渐渐停了。
李山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将烟头在鞋底上碾灭,随手扔进墙角的柴火堆里,这才重新走进屋。
刘惠兰已经不哭了,只是眼眶还红肿着,吴白莲正拿着一条湿毛巾给她擦脸。
看到李山河进来,刘惠兰还有点不好意思,脸上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李山河也不提刚才的事,径直走到灶台边,抄起水缸上的葫芦水瓢,舀了满满一瓢凉水,仰起脖子“咕噜咕噜”就灌了下去。
冰凉的井水顺着喉咙滑进胃里,让他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
他放下水瓢,用袖子抹了把嘴,状似随意地开口问道:“妈,有全那小子哪去了?今儿不是农忙假吗?没搁家啊?”
提起儿子,刘惠兰脸上的笑容才真切了许多。
她擦了擦眼角,笑呵呵地说道:“有全那孩子,是个闲不住的。他说今年开春晚,地里的活儿得抓紧。怕到时候犁地的时候,地里那些去年剩下的木橛子碍事,一大早就跟着大队长他们,去地里起垄,把那些木桩子都给拔了,归拢到一块儿烧了。”
李山河闻言,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这小子,还真是个知道事儿的。
不用人说,自个儿就知道提前去地里干活,是个勤快的好苗子。
他又想起了一个人,便问道:“跟着大队长?是刘铁柱刘爷?”
“可不就是他嘛。”
刘惠兰说道,“铁柱这人,心眼好。家里有啥重活,他都照应着。这回也是,他知道咱家没个壮劳力,特意叫上有全,说带着他一块儿干,省得他一个人瞎忙活。”
李山河听了,心里对那个憨厚中带着精明的汉子,又多了几分好感。
这刘铁柱,真是个一口唾沫一个钉的实在人。
当初在山里一块儿围猎的时候,就看出来他是个讲究人,没想到他对乡里乡亲的,也这么够意思。
看来,这人情,不光欠着老吴家,也欠着刘铁柱一份。
他正想着,院子外头就传来了一阵自行车链条的“哗啦”声,紧接着是一个爽朗洪亮的说话声。
“有全,今儿干得不错,明天继续!你姐夫家那拖拉机是真带劲,回头让你姐夫拉着咱去镇上赶集!”
话音刚落,一个高大的身影就推着一辆二八大杠,带着一个浑身沾满泥土的半大小子,走进了院子。
那小子,正是吴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