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姑爷节(1 / 1)
大年初一那顿“福祸双至”的饺子宴余波刚散,李山峰灌下去老大一碗王淑芬熬的败火绿豆汤,蔫蔫地窝在炕头养他那“补出来”的鼻子和“火气”。
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二,东北俗称“姑爷节”,这可是出嫁闺女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的“大日子”!老李家一大早就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期盼和喜气。
日头爬上树梢,快晌午的时候,屯子口终于传来了期盼已久的“突突”声,还夹杂着小孩子清脆的喊叫和笑声。
大姐李山花回来了!她男人马龙开着借来的带篷拖拉机,车斗里坐着打扮得喜气洋洋的李山花,还有他们那一双儿女。
半大小子马帅穿着新棉袄,精神抖擞;小闺女马春妮扎着红头绳的羊角辫,裹在厚厚的小花袄里,像个小福娃。
车斗里堆满了年礼:成箱的点心、冻梨冻柿子、给老人扯的深色呢子布料,还有给弟弟妹妹们买的大包糖果、摔炮和几本崭新的连环画。
拖拉机刚在院门口停稳,李山峰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第一个从屋里蹿了出来,昨晚的蔫巴和鼻血的阴影一扫而空,兴奋地喊着:“大姐!姐夫!帅子!春妮!”
李山霞也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跑。
李卫东、王淑芬、李山河、还有屋里的老爷子老太太、几个媳妇儿,全都笑容满面地迎到了院门口。
“爷!奶!爸!妈!过年好!我们回来啦!”李山花人还没下车,那带着回家喜悦的亮堂嗓门就先传了过来。
马龙跳下车,是个敦实憨厚的汉子,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先给长辈们作揖拜年:“爷,奶,爸,妈,过年好!给您二老拜年了!”声音洪亮。
李山花抱着小春妮下车,马帅自己麻溜地蹦了下来。
“哎呦!我的大闺女!可想死妈了!快进屋暖和暖和!冻着没?”
王淑芬一把拉住李山花的手,上下打量,眼圈都有点红了。
张桂枝老太太则笑呵呵地接过了有点认生、直往妈妈怀里缩的小春妮:“哎呦呦,春妮小乖乖,又长高了!让太姥儿抱抱!”
李宝财老爷子看着结实精神的马帅,拍拍他肩膀:“好小子!个头快撵上你舅了!结实!”
马帅跟李山峰年纪相仿,又都是皮小子,没两句话就混熟了,哥俩挤眉弄眼,嘀嘀咕咕,估计已经在谋划着去哪儿放炮仗了。
李山霞好奇地看着外甥女马春妮,想靠近又有点害羞。
这一大家子人,加上李山花一家四口,呼啦啦涌进屋里,原本还算宽敞的老屋顿时显得满满当当,欢声笑语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说话声、小孩的嬉闹声、互相拜年的问候声,交织在一起,热气腾腾,年味十足!
正月初二,不就是姑爷回家告状的日子吗,俗话说的好,姑爷回门,小鸡儿断魂儿,不做点好吃的怎么堵住姑爷告状的嘴。
反正核心思想就一个,货物售出,概不退换!
吃饭的时候,坐着就显得拥挤了,不吹不黑,李山河一家子就能占一张桌子,所以只能炕上炕下摆两桌,老爷们在地桌喝酒,老娘们在炕上也不差。
王淑芬看着这满满一屋子亲人,又是高兴又是发愁:“哎呀,这晚上可咋住啊?咱家这炕再大也挤不下这老些人啊!”
李山河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立刻站出来安排:“妈,别愁!好办!大姐和大姐夫带着春妮住新房东屋,宽敞!帅子跟山峰还有跃进挤西屋炕梢,正好小哥仨有话说!山霞跟爷奶睡西屋炕头,暖和!”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我跟玉兰,带着宝宝、宝兰她们几个,晚上去老丈人家睡!玉兰身子重,住娘家也舒坦。正好明儿个大年初三,我得先去给老丈人拜年!”
这安排合情合理,大家都没意见。李山花有点过意不去:“山河,这…这多麻烦你们,还带着弟妹们折腾…”
“姐,外道了嗷!”李山河大手一挥,爽快地说,“大姐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得住得舒服!玉兰回娘家也高兴!就这么定了!”
李山河的初二拜年路:老丈人田家与连桥王家
下午,阳光正好。李山河就开始张罗下午的行程了。作为当家的姑爷,他的拜年任务可不轻。
第一站:老丈人田老汉家,左右也没多远,昨天才刚分开,溜溜达达去就完事了。
张宝兰、张宝宝、琪琪格、萨娜、吴白莲几个媳妇儿也带着给田家准备的年礼,一起跟着。
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往屯子另一头的田老汉家去了。
田老汉和老伴儿早就翘首以盼了。
看到闺女田玉兰气色红润,肚子圆滚滚的,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
赵桂芝拉着李山河的手:“二河啊,快进屋!冻坏了吧?玉兰在你家,我们是一百个放心!”
李山河规规矩矩地给老丈人、丈母娘磕头拜年:“爹!妈!过年好!给您二老拜年了!祝二老身体康泰,新年大吉大利!”
赵桂芝赶紧把姑爷扶起来:“好孩子!快起来!地上凉!”
田家也是一番热闹,李山河带来的几个媳妇儿嘴也甜,哄得田家老两口眉开眼笑。
田玉兰回到娘家,心情格外舒畅,脸上一直带着温柔的笑。
在田家坐了约莫个把小时,李山河起身告辞。他把田玉兰和几个媳妇儿暂时留在田家,自己则带着吴白莲和一份专门准备的年礼,直奔另一个重要去处——连桥王老七家。
不管咋说,王老七和吴金莲两口子能把老娘给接回来过年,这事儿办的就没毛病。
李山河不管咋地都得拎点东西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