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查探(1 / 1)
于是王大叔麻利地又从厨房里端来了一只烧鸡,还配了碟他家的秘制蘸料,放在两人面前。
“二位慢用,不够再喊我。”
“多谢大叔!”
李慕狸感谢完王大叔以后乐滋滋的拿起一只鸡腿,她咬了一大口,果然是外皮焦脆,内里的肉鲜嫩多汁!
还带着果木的清香,美味啊美味໒꒰ྀི∩⸝⸝∩꒱ྀི১
好吃得让她眼睛都眯了起来。
“太好吃了!”
李慕狸含糊不清地说完,她又咬了一大口!
顾砚辞看她吃得高兴,嘴角沾了油都没顾及,他唇角微微上扬,递给李慕狸一块布巾。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李慕狸接过布巾擦了擦嘴,吃着美食,她又想起另外一件事。
于是李慕狸抬头看向正在打算盘的王大叔,她好似闲聊一般对王大叔笑着说。
“王大叔,你的手艺这么好,镇子里的人一定很喜欢你做的菜吧!”
王大叔停下手里的活,他靠在桌边,脸上露出点得意。
“这是当然了,我做菜的手艺是打小跟着我爹学的,都快四十年了。
这雾隐镇就数我家的烧鸡最香,镇里人办喜事,都来我这儿订。”
“那肯定的!”
李慕狸顺着他的话夸。
“我要是早来几天,肯定天天来吃。对了王大叔,我们夫妻俩是外乡来的,想趁着歇脚逛逛镇子,您知道镇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比如有名的铺子或者景点?”
王大叔摸了摸胡子,想了想说。
“我们这小破镇子,也没什么景点。要说有名,就是西头的瓷窑了,雾影镇的骨瓷俑,都是从那里烧出来的。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点警惕和迟疑。
“不过最近瓷窑在忙‘正事’,镇长吩咐了,不让外人靠近,你们可千万别去那边闲逛,不然被抓了,那可是要去蹲大牢的。”
王大叔特地叮嘱他们。
李慕狸心里一动,知道“正事”就是炼俑送京。
所以她没急着追问,而是继续啃着鸡腿,语气随意。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肯定不去添麻烦的。就是觉得好奇,瓷窑为什么突然管的那么严呀?我看镇上挺太平的,不像有什么要紧事的样子。”
王大叔眼神闪烁了一下,他搓了搓手,面露犹豫。
镇长早就交代过,瓷窑的事不能对外乡人多说,尤其是这几天要送俑,更得保密。
可他看着李慕狸,总觉得这姑娘面善,眼神干净,不像坏人,而且她刚才夸自己的烧鸡,说得真诚,让他心里熨帖。
于是他沉默了几秒,看了看左右没人,走到他们旁边,压低声音说。
“也没别的原因,就是这几天要‘送东西’才管得紧。
其实平时啊,瓷窑那里也没什么守卫,虽然最近多了一点,不过他们中午也会来我这吃饭,所以你们中午若是也需要点菜,要么早些要么晚些,不然就得等上许久了。”
李慕狸心里一喜,她没想到关于瓷窑的消息这么轻易的就能得到。
不过她面上仍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笑着回答。
“原来如此,多谢王大叔提醒,那我们这顿可以多吃一点,晚一些再麻烦你了!”
“客气客气。”
王大叔继续回到位置上去打算盘。
李慕狸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对顾砚辞递了个眼色,她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顾砚辞会意,低声说:“中午就去?”
“嗯。”
李慕狸点头:“午时守卫换班,会来这里吃饭,那个间隙,会是我们潜入瓷窑的最好机会。”
“好,那待会儿我要回去准备一下。”
顾砚辞答应李慕狸,他吃着烧鸡,看着李慕狸的眼神中带着些许探究。
李慕狸说她只是路过这里,可为什么这里的人,都对她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和善?
胡掌柜昨天看他的眼神像是要吃了他,可是看李慕狸的眼神,却又温柔又和煦。
今天的王大叔也是,这么隐秘的事情都能讲给她听,实在奇怪。
她……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孤女吗?
顾砚辞垂下眼眸,一边吃着鸡肉,一边想不明白其中缘故。
两人快速吃完烧鸡,顾砚辞又用刚才王大叔找给他们的碎银子额外买了两只烤鸡腿。
他用油纸包好,递给李慕狸。
“路上饿了吃,今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别饿着。”
李慕狸接过鸡腿,她讶异的看着顾砚辞,没有想到他会那么细心。
她把油纸包塞进荷包里。
“你想得真周到,那我们现在回去准备吧!”
回到房间,顾砚辞从包袱里翻出布包,把里面的引魂香、聚魂粉和桃木片都拿出来。
他把桃木片分给李慕狸两片。
“这桃木片是我爹用百年桃木做的,能压制邪气和妖孽,你贴身放好,遇到危险就拿出来。”
李慕狸接过桃木片,可是指尖碰到桃木时,指尖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
她下意识的想要撒开,可是想到顾砚辞刚刚说的这桃木片可以压制邪气和妖孽,又硬生生的握紧,然后往荷包里塞。
她怎么会痛?
难道是顾砚辞亲爹做的法器失灵了,无差别攻击?
可为什么,顾砚辞没有事?
莫非这法器,还会认主?
李慕狸自然不会怀疑原身是妖孽,所以只能狐疑的看着她的荷包。
既然要去做事,李慕狸特地换了一身粗布衣裳。
她把头发扎紧,确保行动方便。
“我们扮成去后山采草药的外乡人,这样就算遇到巡逻的镇民,也有借口。”
顾砚辞点头,两人收拾妥当,锁好房门,直接往镇西的瓷窑方向走。
街上的镇民渐渐多了起来,卖菜的、挑担的、赶早市的,热闹非凡。
看到李慕狸时,卖菜的大婶会笑着和她用眼神打招呼。
卖糖葫芦的大爷还主动送了她一根糖葫芦,甚至连卖糕点的,都主动邀请她过去品尝。
李慕狸一一回应,偶尔停下和他们闲聊几句,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拐弯抹角的打听瓷窑的事。
他们虽然好奇一个外地人为什么对本地瓷窑那么关注,可看着她那张又年轻又漂亮的脸,实在说不出来拒绝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