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双方父母见面(1 / 1)
环境清雅的包厢内,周父周母先到一步。周砚深安排好父母,便起身去接林窈一家。
当包厢门再次被推开,周砚深侧身让林窈及其父母先进时,林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笑容,目光落在站起身的周父脸上那一刹那,他的笑容瞬间凝固,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整个人仿佛被定住。
眼前这位气度沉稳、面带温和笑容的长者,哪里只是普通人?
这分明是几年前还在隔壁省新闻里常见的副省长!虽然已退居二线,但那份久居上位的威仪与从容,是刻在骨子里的。
林父只觉得头皮微微一麻,之前做的所有心理建设在认清对方身份的瞬间,几乎土崩瓦解,内心骇浪滔天,没想到女儿找的女婿,背后还站着这样一尊大佛!
林窈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的异样,立刻上前一步,姿态优雅从容,声音清越地作为核心介绍人,打破了这短暂的凝滞:“叔叔阿姨,这是我的爸爸,妈妈。”
她微微侧身,又对父母介绍,“爸妈,这是砚深的爸爸,妈妈。”
周母热情地迎上来:“哎呀,亲家,亲家母,快请进,总听窈窈提起你们,今天终于见面了。”
周父也微笑着颔首:“欢迎欢迎,快请坐。”
林父这才回过神,连忙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恢复镇定,与周父握手:“您好,您好....。” 他想找一个称呼,但总觉得哪一个都不合适,只有不停的说您好。
周砚深和林窈引导双方父母落座,然后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斟茶的任务。
周砚深为林父林母斟茶,林窈则为周父周母服务,动作流畅,姿态恭敬。
周母笑着开启话题:“一路上过来还顺利吗?今天这天气真好,阳光明媚的。”
林母接过话茬,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自然:“顺利,很顺利。是啊,这春天到了,天气是越来越舒服了。”
周砚深将一杯茶放到林父面前:“叔叔,尝尝这个茶,是武夷山的朋友带来的正岩肉桂,不知道合不合您口味。”
林父连忙双手虚扶了一下茶杯:“哎,好,谢谢砚深。”
简单的寒暄和茶香,稍稍驱散了些许最初的紧张。
移步餐桌后,氛围在美食的香气中进一步缓和。
周母热情的开始布菜:“亲家母,快尝尝这个清蒸东星斑,火候刚好。听说您口味偏清淡,这道菜应该合您胃口。”
“哎,好好,您太客气了。” 林母连忙道谢。
周父适时举杯(杯中是以茶代酒),声音温和而有力:“今天非常高兴,我们两家能坐在一起。客气话不多说,就是为了这两个孩子。
来,为我们这两个孩子的缘分,也为咱们两家的这次相聚,我们一起喝一口。欢迎你们!”
这一句“为了孩子”,让大家瞬间拉近了距离,纷纷举杯相碰。
随着用餐进行,话题也逐渐深入。
周母看着林窈,眼神里满是真诚的喜爱:“窈窈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又聪明又懂事,还特别细心体贴。上次去家里,还特意给我带了护颈枕,真是想到我心坎里去了。真感谢你们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
林母听到对方如此具体地夸奖女儿,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之前的紧张又消散几分,也真诚回应:“亲家母您过奖了。砚深才是一表人才,稳重可靠,对我们窈窈更是没得说。女儿跟他在一起,我们是一百个放心。”
周父颔首,语气平和地接过话:“我们一直跟砚深说,无论处在什么位置,要懂得敬畏,懂得感恩。”
林父闻言,深有同感,不禁感慨:“是啊,这话说到根子上了。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做人要本分,要善良,脚踏实地比什么都强。”
价值观的共鸣,让双方的距离无形中又近了一步。
话题顺势聊到饮食习惯、养生心得,气氛愈发融洽。
饭后,大家移步到旁边的茶座休息。
周父品了一口茶,看向林父林母,语气温和却带着郑重的意味:“今天聊得这么投缘,我们心里真是特别高兴。不瞒你们说,我们老两口是真心盼着两个孩子能早点安定下来。”
林父立刻按照“预案”回应:“我们也是。”随即话锋一转:“关于两个孩子的婚事,我们是这样想的:一切以两个孩子的工作安排和意愿为主。我们做父母的,全力配合,绝不添乱。”
周母笑着接话,语气体贴:“砚深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时间上不一定能完全自主,到时候咱们都得理解和支持。
所以想先听听您二位的看法,大概什么时候比较合适?或者说,咱们需要提前多久开始准备比较从容?”
林母谨慎地回答:“理解,理解,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大事,是得好好计划。我们这边没什么特别的讲究,主要还是看两个孩子,特别是砚深的时间。”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旁听的周砚深突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爸,妈,叔叔,阿姨,我近期工作相对能抽出空,后面几个月日程会非常满。我看,要不就定在五一吧。”
“五一?”林母下意识地重复,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这……这还不到三个月了,来得及吗?”
她心里预想的是至少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期。
周母也明显愣住了,显然没料到儿子会如此“恨嫁”,她疑惑地看向儿子。
周砚深神情自若,解释道:“妈,叔叔阿姨,你们放心。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场地、婚庆团队的核心档期,其实年前我就初步接洽了。
现在需要窈窈亲自定的,主要是婚礼的具体形式、她的婚服和婚纱照,以及最终确认宾客名单。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也有足够时间细化。”
除了周砚深,包厢里其他五个人都愣住了。
周父看着自己这个一向沉稳、谋定后动的儿子,此刻竟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急着把媳妇娶回家,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好气,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这破小孩!这么着急?他到底有多迫不及待?有没有考虑过我这老父亲的脸面和周家的排场?”
林窈见场面有些凝滞,连忙笑着打圆场,轻轻碰了碰周砚深的手臂,对双方父母说:“爸,妈,叔叔,阿姨,如果砚深那边前期确实做了很多准备,三个月时间……紧凑是紧凑了点,但应该可以完成。我们抓紧点就行。”
周砚深看向林窈,眼神温柔而坚定:“嗯,我们一起努力。”
周父见林窈表了态,深吸一口气,压下对“廉价儿子”的吐槽,恢复了大家长的沉稳,一锤定音:“好,既然你们两个年轻人都觉得可以,那时间就暂定五一。具体我们再细化。”
他随即看向林父林母,语气更加郑重,“另外啊,说到这个婚事,我们也知道,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讲究个‘礼数’。这一点请你们绝对放心。”
林父立刻心领神会,按照既定方针表态:“您言重了。心意重于形式。咱们两家都是明事理、疼孩子的家庭,绝对不会在彩礼这种事情上让孩子为难,更不能让外界有什么不好的误解。
咱们要的是两个孩子幸福,您说对不对?”
周父满意地点头:“亲家通透!具体的咱们可以后面让两个孩子沟通,或者咱们再私下聊,总之一个原则:既要把礼数走到,让亲家满意、女儿风光,简朴温馨,符合各方面的要求。”
林母也彻底放下心来,语气轻快:“您说得太在理了!我们嫁女儿,图的是女婿这个人好,两个孩子感情好。什么彩礼不彩礼的,就是个形式,意思到了就行,我们绝无二话!”
这次至关重要的会面,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接近尾声。
双方起身告别时,周父自然地起身,做出相送的姿态。
林父林母哪里敢让老领导送,连忙摆手拒绝:“使不得使不得,周老哥,您留步,留步!”
周母笑着拉住林母的手:“下次有空来家里坐坐,咱们再好好聊。”
林母连连应声:“好好,一定一定。”
周砚深和林窈负责将双方父母妥善送离。
回程的车上,林父长长舒了一口气,对林母说:“总算……顺利定下来了。”
语气里带着完成一件重大任务后的疲惫与放松。
林母也拍着胸口:“是啊,就是这婚期……也太突然了!”
而另一边,周家的车上,周母也忍不住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你啊,也不提前跟我们通个气,吓我们一跳。”
周砚深目视前方,嘴角微扬:“妈,我只是不想再等了。”
周父哼了一声,没说话,但眼底深处,终究还是漫上了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