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平行时空(1 / 1)
接下来的几天,林窈将自己彻底埋入了工作的海洋。她极快的适应了综合处快节奏、高标准的要求,也像一枚精准的齿轮,迅速嵌入这台庞大而精密的机器中。
处长李明安排她参与一项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紧急调研报告撰写,时间紧,任务重。林窈没有推辞,主动承担了数据分析和问题梳理的核心部分。她与几位同事组成临时小组,白天跑企业、开座谈会,晚上就泡在办公室里整理录音、核对数据、搭建报告框架。
“小林,这份企业反馈的问题清单,你再归类细化一下,要突出共性问题和个性诉求的区别。”李处长交代任务时,语气是信任的。
“好的处长,我下班前给您初稿。”林窈点头,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转身就投入到工作中。
小组讨论时,她不再是初来乍到时那个谨慎克制的新人,而是能精准指出数据逻辑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成员。她会因为一个统计口径问题和统计局的同事据理力争,也会为了一个更贴切的表述和负责文字的同事反复推敲。
“林工,你这个交叉分析的角度很刁钻啊,一下子就把问题凸显出来了。”一位资深同事看着她的分析图表,由衷赞叹。
“张工您过奖了,主要是前期调研材料扎实。”林窈谦逊地笑笑,将功劳归于团队。
她拼,但绝不独。她能力出众,却懂得融入集体。林窈喜欢现在这种氛围,这让她找到了几分在事务所时那种专注专业的熟悉感。
她忙得脚不沾地,甚至又一次错过了和苏蔓的约会。只有在午休吃饭的短暂间隙,她才得以喘息。
这天中午,她和处里关系不错的王姐一起在食堂吃饭。王姐是个消息灵通又热心肠的大姐。
“哎,听说周书记带队去省里开经济工作座谈会了,得去好几天呢。”王姐一边夹菜,一边随口聊着八卦。
林窈夹菜的筷子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哦”了一声,表示听到了。心脏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但很快就被她刻意忽略过去。她低头扒了一口饭,语气平常地说:“那这几天委里应该能稍微清净点。”
王姐哈哈一笑:“可不是嘛!领导不在,大家神经都能放松点。”
林窈也跟着笑了笑,心里那点波澜很快平息在可控的范围内。他不在,挺好的。她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工作,不用时刻提防那突如其来的召见和让人心跳失序的靠近。
与此同时,省城一家高级酒店的会议室内,经济工作座谈会正在进行中。周砚深坐在本市代表团的首位,听着兄弟城市的经验介绍,神色是一贯的冷静专注,偶尔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
会议中途休息,他走到窗边,接过陈秘书递来的水,目光投向窗外陌生的城市街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与他主政的城市并无本质不同。
可莫名的,他的思绪有些飘远。
他想起了市发改委那间灯火通明的办公室,想起了那个伏在案前、蹙眉盯着屏幕的纤细身影。她此刻在做什么?是在和同事激烈讨论,还是一个人安静地对着数据模型较劲?以她那股拼劲,估计又在加班。
他甚至能想象出她工作时那专注的眼神,微微抿起的嘴唇,还有偶尔解决问题后,眼底那一闪而过的、极淡的自信光彩。
这种不受控制地想起一个人的感觉,对他而言,十分陌生。
他习惯于掌控一切,包括自己的思绪。可那个叫林窈的女人,却像一颗不按轨道运行的小行星,屡屡闯入他严谨有序的内心世界。
他想起她归还U盘时那副如释重负又强装镇定的模样,想起她在饭局上被他齐平敬酒时那愕然又害羞的表情,想起她“扛”着自己时那吃力的、带着清香的喘息……
嘴角,在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情况下,微微牵起了一个极淡的弧度。
陈秘书站在他身后半步远的地方,敏锐地捕捉到了领导这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以及那投向远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柔和的视线。
周砚深收回目光,敛去眼底的情绪,恢复了一贯的冷峻。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处理,很多关系要协调。
但心底那片因某人而泛起的微澜,却清晰地告诉他——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他在异地,隔着数百公里的距离,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想她了。
而这种思念,与他是否在她身边,是否需要她工作,并无直接关系。
仅仅是因为,她是林窈。
平行时空之下,她在自己的轨道上奋力前行,试图用工作遗忘;而他在异地的灯火里,初次品尝到了名为“牵挂”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