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伴驾金明池(1 / 1)
当曹佑讲武,章惇和章楶不仅眼神,连整个上半身都快往曹佑身上贴近时,店家把酒菜一一呈上。
章惇对数字很敏锐。
他曾多次和族叔章得象来潘楼听曲,对潘楼物价了然于心。
章惇扫一眼桌上酒水佳肴,心底自然而然浮现出诸多数字,最后得出一个总价。
他惊讶道:“佑三,你出门居然带了一贯钱之多?”
曹佑疑惑:“你怎么知道?”
章惇指着桌上酒菜:“这一桌酒菜加上你在瓦舍花的钱,差不多七百来文。”
曹佑无奈地看了曹暾一眼。
出门游玩额外得到的零花钱若是不花完,曹佑是准备退还给叔父的。暾儿算得这么准,定是想着要把钱花光,不然就觉得亏了。
曹暾看出曹佑的无语,解释道:“你若把余下的钱退给叔祖父,叔祖父定会让你自己拿着做零花钱。然后你二人你推我让,没用的话说一大箩筐。既然结交了友人,不如花光,免得浪费口舌。”
曹佑深深叹了口气:“我不是说该省钱,只是……罢了,你说得对。”
章楶听了曹佑和曹暾的对话,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先给了族弟后脑勺一下:“友人请客,你还计算花销?族叔是这么教你交朋友的吗!”
然后他不断拱手:“失礼了失礼了,惇七实在是不像话!这顿我来请!”
曹暾摇头:“都说了我们请。既然要交朋友,计较那么多干什么?计较太多就不是朋友了。你们继续聊。”
章惇先摸了摸后脑勺,然后也不住地道歉。他就是惊讶曹暾小小年纪,居然计算如此精准,一时嘴瓢了。
曹暾不过五岁,学识渊博就罢了,但人情客往是需要时光沉淀。他自己都老被族叔和族兄斥责不懂事,怎么五岁的曹暾居然像个成年人似的世故?
更让章惇惊讶的是曹佑对曹暾的信任。
潘楼之奢华,连朝中公卿来饮酒都要计算一下资费。曹佑与他们交谈时,竟默许曹暾点菜,半点没担心曹暾乱来。
还有啊,平时他确实不太爱琢磨太多学问之外的事,但这次他真心不是不会处事。
他是算出了今日花销后,担忧曹暾点多了,才故作惊讶,提醒曹佑。
若是曹佑面露为难之色,他好顺水行舟,提出这次不让曹佑请客,他们平摊饭钱。
章惇不满地瞥了章楶一眼。在他看来,不会做事的明明是章楶。
这么一打扰,章惇和章楶虽然意犹未尽,也先用了酒饭再聊。
潘楼的花销贵,服务自是一等一的好。
伺候的人先端来银盆让众人洗手净面,又呈上四副银箸银碗银杯,四只装着新鲜蔬果的琉璃碟,四个盛满各色干果蜜饯的漆盒,并四个盛满酱菜的白瓷碗。
待酒食端来时,半温的酒水也装在银瓶里,从楼外采买的吃食一并用琉璃和银碗盛放。
光是这一桌盛放酒水的器皿换成白银,都要近百两了。
曹佑有些踟蹰。他两辈子都没这么奢侈过,很是不自在。
曹暾看出小叔叔的窘迫,便用更大的尴尬化解曹佑的不自在——他一一点评桌上器皿,啧啧这些玩意儿有多值钱,够他多久花销。
“我仇富了。”曹暾市侩道。
章楶瞠目结舌。章惇拍桌狂笑:“暾弟,你真有意思。我爱计较这些,常被人说庸俗。你怎么也是庸俗的人?”
章楶回过神,笑道:“入朝为官后若想做点实事,件件琐事都离不开铜板。不庸俗的人考什么科举,当什么官?不如在深山老林里填一辈子词。”
曹佑频频点头,想着自己出兵需要花费的钱粮,就一阵疲惫。
曹暾没想到章惇和终于知道名字,但估计一错眼就不会书写其名字的章楶,居然是这个反应。
他是故意庸俗,想降低两人好感度来着……
章惇可是会入《奸臣传》,子孙都不准出仕的倒霉蛋,与他结交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事。即使为了小叔叔交友,曹暾勉强与其结识,但还是只想和章惇混个不冷不热的普通朋友,不想与之深交。
曹暾想趁着自己年岁小,即使章惇心胸再狭隘也不会与五岁孩童为敌,他便显露出不讨人喜欢的一面,让章惇自己淡了与他的关系,只与小叔叔结交去。
失策。
曹暾见自己的故意表现起了反效果,便又闭嘴不言,只埋头吃饭。
章惇和章楶却不放过他,半点没有食不语的自觉性,频频找曹暾聊天。
曹暾虽不想与之深交,但也不想得罪两人,便硬着头皮用尽可能最简短的话回应。
他将求助的视线投向曹佑。
曹佑端起酒杯,并端走了曹暾面前的酒杯,假装没看见曹暾的为难。
暾儿孤僻,就该多交良友。
而且曹佑看着曹暾心里百般不愿意还要强忍的模样,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回去就画下来。
二哥早早写信,让自己多给暾儿画像,等他回来看。这次画像,二哥绝对会很满意。
一顿饭,曹暾吃得没滋没味。
潘楼本来就和后世的商务宴请一样,价格贼贵,饭菜味道一般,大部分下酒菜都是从外面食店里买来腾个碟子,吃的就是个服务和环境。
章惇和章楶在一旁吧啦吧啦,把曹暾享受服务的心情都被吧啦没了。
烦。
曹暾一点都不想和新旧党人的领袖深交,想想就麻烦。
还好曹暾年幼,遇见不顺心的事就可以装疲惫。一顿饭后,曹暾连继续逛街的心情都没了,当即给众人表演了一个何为病弱豆芽菜。章惇再舍不得,也只能目送曹暾离开。
至于章楶,他更舍不得曹佑。离别时,他执着曹佑的手,重复了三遍今后多联系。
经史子集什么的只是用来考科举的,我们要多聊兵书!
待上了马车,曹佑拍了拍怀里小侄儿的小屁股,压低声音道:“你不喜欢他们?”
曹暾胡乱扯淡道:“我们是后族,他俩是宰辅的侄儿。皇后和宰相走得近了不是好事。”
曹佑想了想,也有点犹豫要不要继续与两人结交了。
曹暾道:“小叔叔与章惇、章楶年龄相仿,结为友人正常。我与他们年龄相差太大,陛下恐不会认为我们是正常交友。我不和他们好就成了,小叔叔你无所谓。”
曹暾只是自己不想交朋友,不想阻拦小叔叔交朋友。
以他对小叔叔的了解,小叔叔将来肯定是要上战场的。章家子弟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一只手握笔一只手握刀的帅臣,小叔叔必定会和他们共事,不想结交也得结交。
等到了靖康,别说小叔叔,就连自己都肯定老死了。章家人再被打压也不会波及小叔叔。
等到了南宋,哪怕小叔叔和章惇章楶交情再深厚,身为后族和开国勋贵,谅宋高宗也不敢把曹家人也编进《奸臣传》里。
自己身为文臣,离新旧党争的漩涡太近,所以避嫌是必须的。小叔叔在外为将,就不用那么计较了。
听了侄儿的话后,曹佑道:“回去后,我们问问叔祖父。”
曹暾点头。
他想着回家后就能继续看小说,一直板着的脸浮现浅浅的笑容。
出什么门啊,又累又花钱,还是在家里看小说舒服。
曹家虽没多余的钱财,但米面酒肉都是有补贴的,不缺吃食。所以就连吃东西,曹暾也觉得在家里舒服些。
至少他不用担心食品卫生安全。
现在又没个食品安全法,谁知道外面食店里卖的吃食会加什么脏东西。
总之,我就是不想出门!
一回家,曹暾就挣脱曹佑的怀抱,半点没有刚才累着的模样,撒着脚丫子就往书房里跑。
曹佑背着手,摇摇头,先将今日出门的经历报告给曹琮。
曹琮正和范仲淹聊着太子的教育。
见曹佑如此早便归家,他们都担心太子是不是在外面遇到了不好的事。
听闻曹佑和曹暾正好遇上了章相公的侄儿,并迅速在潘楼花光了钱,他们都颇有些哭笑不得。
“暾儿想多了。只是小辈结交,陛下不会在意。”范仲淹道,“你可以与其结交。”
曹琮也道:“章相公是极其谨慎的人,且很快就会致仕。你与他们的侄儿结交,不碍事。”
曹佑这才松了口气。
虽然知道曹家在历史中没有遭遇过厄运,但历史中的曹家可能没有自己,他向来不懂君心,很担忧会一步走错,祸及家族。
今日他许久没有和友人聊得尽兴,一时放纵了。
待曹佑离开后,范仲淹皱起了眉头:“你教了曹佑什么?怎么把他教得过分怯懦,连交朋友都不敢了?”
曹琮苦笑不已:“我只让他谨言慎行,可没有教他不交朋友啊。”
范仲淹开玩笑道:“曹佑心思太重,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寄人篱下,被你欺负了。”
曹琮跟着开玩笑道:“我见他心思太重,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薄待他了。”
两人不再聊太子,担忧起曹佑来。
曹佑和曹暾出门游玩,恰好碰上章得象的两个侄儿的事,很快就出现在了赵祯的案上。
护卫的人将几人聊天内容一字一句记下,连语气都标注了。
赵祯今日很疲惫。
与西夏和谈后,赵祯以为终于能缓口气。
谁知道去年两浙、淮南、江南大旱,今年京畿又大旱,东京城一石粮的价格飙升至千钱,比他刚即位时飙升十倍。
赵祯靠着向京城富户借钱,才勉强补了赈灾的缺口。
这借的钱,他肯定是不会还的。所以再有下次,他就不能借了,只能另想他法。
这几日他接连去相国寺、天青寺、会灵观、祥源观祈雨,日日在烈阳下暴晒,身体和心情都很是不爽利。
希望他能感动老天,让老天赶紧下雨,不然他可没钱赈灾了。
赵祯想起已经夭折的新政,心情更坏。
如果不是朝廷财力捉襟见肘,他怎么会硬着头皮改制?可改制失败了,群臣又想不出新的振奋社稷的方式,他仿佛被束在蛛丝之中,寻不得出路。
当他看到曹暾、曹佑和章家兄弟的聊天时,心情好转不少。
太子知道朝政由“庸俗”之事组成,就足以成为明君了。赵祯想起大娘娘的教导,将复杂的思绪压在眼底深处。
“章得象的侄儿不错。”赵祯记下这两人。希望将来他能在殿试中见到两人。
赵祯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决定去亲眼看看自己的好儿子。
几日后,曹家得到皇帝旨意,令曹琮伴驾金明池。
另:记得带上曹佑和曹暾。
曹琮和范仲淹如临大敌。
陛下终于要和太子见面了,可千万别出岔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