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里长的难处(1 / 1)
日子在采药、试药中缓缓流淌。陈实渐渐摸清了附近山林的脾性,知道哪片坡地长着止血的白及,哪处崖壁能采到清热的金银花。他与柱子的配合也愈发默契,柱子不再仅仅是监视,更像是半个学徒,会主动帮他辨识那些他不熟悉的草木。
这日傍晚,陈实刚回到破屋,就听见村中传来一阵喧哗。他循声望去,只见李里长家门前围了不少人,隐约有哭喊声传来。
柱子从人群中挤出来,脸色不太好看:“是二狗他爹,在县里服徭役,从架子上摔下来,腿折了。官府的郎中瞧了,说是保不住了,让抬回来准备后事。“
陈实心中一沉。他跟着柱子挤进人群,只见一个面色蜡黄的中年汉子躺在门板上,左腿肿得发亮,皮肤泛着不祥的青紫色,人已经昏死过去。旁边一个妇人哭得撕心裂肺:“当家的啊!你这要是走了,叫我们娘几个咋活啊!“
李里长站在一旁,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死蚊子。他看见陈实,眼睛微微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
“陈先生,“李里长的语气带着试探,“你看这......还有救么?“
陈实蹲下身仔细检查。腿确实是断了,但更麻烦的是严重的挤压伤和已经开始出现的感染迹象。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样的伤势确实凶险。但他记得急救包里还有最后几片抗生素,或许......
“我......试试。“陈实抬起头,语气并不轻松。
那妇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扑通一声跪在陈实面前:“陈先生,求求你救救他!只要能救活他,我们一家给你当牛做马!“
陈实连忙扶起她,转头对李里长说:“需要热水,干净的布,还要......酒。“
李里长立即吩咐人去准备。在等待的间隙,他站在陈实身边,低声叹道:“今年徭役重,这已经是第三个出事的了。前两个连尸首都没运回来。“
陈实沉默地听着。他这才明白,李里长不仅要催粮收税,还要负责组织徭役,承担着村民伤亡的责任。这份压力,让这个老人显得格外苍老。
治疗过程异常艰难。陈实先用自制的蒸馏酒反复清洗伤口,然后进行了复位和固定。最关键的,是他偷偷将半片抗生素碾碎,混在草药里给伤者服下。整个过程,李里长一直守在旁边,时不时帮忙递个东西,或是呵斥围得太近的村民。
“里长,“陈实在间隙中低声问,“若是......若是能治好,官府可会追究?“
李里长苦笑:“追究什么?人活着回来缴粮纳税,他们巴不得。只是......“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摇头。
接下来的几天,陈实日夜守在伤者身边。李里长破例允许他住在自己家中方便照料,还让柱子每天送饭。这让陈实第一次真正走进了这个村里最有权势的人家。
李里长的家比普通村民宽敞些,但也简陋得很。土墙上挂着几串干辣椒,角落里堆着农具,唯一显眼的是堂屋正中供着的“天地君亲师“牌位。陈实注意到,每到深夜,李里长都会就着油灯,艰难地翻阅一本泛黄的书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户的田亩和税粮数目。
“这是鱼鳞册,“见陈实好奇,李里长解释道,“官府就凭这个收税。今年雨水不美,好些户都欠着,到时候交不上,我这个里长第一个要吃板子。“
他的语气平淡,但陈实听出了其中的沉重。
七天后,伤者的高热终于退了,腿虽然还肿着,但颜色渐渐恢复正常。李里长看着慢慢好转的伤者,紧绷多日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陈先生,“这天傍晚,他破天荒地留陈实吃饭,桌上罕见地有了一碟腊肉,“你这医术,留在村里确实可惜了。“
陈实心中一动,正要开口,李里长却摆摆手:“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路引的事,不是我不肯帮你,是实在帮不了。每张路引都要在县衙备案,还要邻保联名画押。你这来历......“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清楚。
“不过,“李里长话锋一转,“你救了我村里两个人,这份情我记着。等伤者好了,我让柱子带你去个地方,或许能帮你打听到别的门路。“
陈实默默点头。他明白,这已经是李里长能做到的极限了。在这个层层压实的体制里,即便是里长,也有自己的无奈和局限。
当晚,陈实躺在李里长家的偏房里,久久不能入睡。窗外月色如水,洒在简陋的土墙上。他忽然想起货郎说过的话:“这世道,想要活出个人样,难啊......“
但至少,他在这潭死水中,终于撬开了一道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