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依秦兄之见又该如何?(1 / 1)
秦望紧绷的身体,因为这句话,悄然松懈了几分。
他抬起头,月光勾勒出精致的下颌线,那双清亮的眸子里,窘迫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光。
那是被剧情深深吸引,却又碍于颜面,强行压抑的渴望。
“你……”
秦望张了张口,声音依旧有些干涩。
“你既已让他夺得族学第一,又设下文斗之局,那方仲明显有备而来,方运岂不是太过吃亏?”
一旦开了口,那被压抑许久的话语,便如同决堤的洪水,再也收束不住。
“以边关战事为题,虽是应景,却也最考功底,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
“你那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确是石破天惊,气势磅礴。”
秦望的语速越来越快,眼中也迸发出异样的神采。
“可这仅仅是开篇,后续如何承接?若只是寻常的征战之景,便落了下乘,配不上这开头的气魄!”
他完全忘了自己此刻的处境,也忘了维持那份高冷的伪装。
整个人都沉浸在了对剧情的痴迷与推演之中,那副模样,像极了一个看到了心爱之物的孩子。
顾铭静静地听着,唇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
他发现,这位室友不仅是棋道天才,在文学鉴赏上,同样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
竟能一眼看出此诗后续的难点所在,但,谁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而且,自己未必就要将诗句完全写出来吧?
话本小说,讲究的就是个详略得当。
“那依秦兄之见呢?”
顾铭饶有兴致地追问。
“我……”
秦望下意识地就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话到嘴边,却猛然惊醒。
他看到了顾铭眼中那抹藏不住的笑意,也瞬间意识到了自己方才的失态。
“轰”的一下,一股热气从脖颈直冲头顶。
那张清冷如玉的脸庞,再度涨得通红,比窗外的晚霞还要艳丽几分。
自己……自己方才都做了些什么?
竟然对着他,如此滔滔不绝地讨论一个……一个消遣的话本子?
秦望只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立刻裂开一道缝让他钻进去。
他猛地将手中的稿纸拍在书案上,动作带着几分恼羞成怒的意味。
“不知!”
秦望硬邦邦地丢下两个字,转身就走,脚步又快又急,仿佛身后有猛虎在追。
回到自己西侧的床榻,他一把拉过被子,将自己从头到脚蒙得严严实实,再也不肯露出一丝一毫。
柒舍内,又恢复了寂静。
只有那微弱的月光,见证了方才的一切。
顾铭看着那在被子里缩成一团的“高岭之花”,终究是没忍住,发出一声极轻的低笑。
他摇了摇头,心中却是一片敞亮。
连秦望这般心性清冷、眼界极高的人,都对这《学破至巅》如此着迷,甚至不惜夜半偷看,失态至此。
看来,自己这话本的前景,绝对大有可为。
这便是他安身立命,赚取第一桶金的本钱。
顾铭重新躺下,目光望向那紧闭的屏风,温声开口。
“等小考结束,我得了空,便会续写。”
“到时候,再请秦兄品鉴一二,也算……报答秦兄传授我棋艺的恩情。”
他将“品鉴”与“报恩”说得很重,给足了对方面子。
屏风后,那紧紧裹着的被子,微微动了一下。
许久,才从里面传出一声闷闷的、几乎听不见的“嗯”。
顾铭笑了笑,闭上眼睛。
三日的苦读,早已让他精疲力竭,此刻心神一松,浓浓的睡意便如潮水般涌来。
很快,他便再次沉沉睡去。
均匀的呼吸声,在安静的柒舍内缓缓响起。
……
黑暗中,秦望缓缓地从被子里探出头,侧耳倾听了片刻,确定顾铭已经睡熟,这才彻底松了口气。
方才的窘迫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情绪。
震撼。
脑海中,反复回响着那一句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仅仅十个字,却仿佛蕴含着千军万马,金戈铁马的气势扑面而来。
那是一种沉郁顿挫,又豪迈苍凉的意境。
是沙场老将的午夜梦回,是报国无门的悲愤与不甘。
以秦望的学识与眼界,几乎可以断定,这若是一首完整的词,绝对是足以名垂青史的传世佳作!
可搜遍了自己读过的所有诗词典籍,从未见过此句。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这是顾铭自己写的。
这个念头一出,秦望的心中便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个童生案首,一个在他看来经义策论根基尚浅的同窗,竟能写出如此惊才绝艳的词句?
这……这怎么可能?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那看似温和谦逊的外表下,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秦望只觉得,自己这位新来的室友,就像一团被浓雾包裹的谜,越是靠近,越是看不真切,也越是让人……好奇。
他很想立刻把顾铭摇醒,问一问这首词的后续。
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明日便是小考,顾铭这三日废寝忘食,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
罢了。
等考完吧。
他说了,考完就会写的。
秦望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时而是方运的逆袭,时而是那金戈铁马的诗句,直到天快亮时,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
翌日。
晨钟敲响,天光破晓。
与平日里的书声琅琅不同,今日的院学,弥漫着一股肃穆而紧张的气氛。
学子们皆身着统一的学子服,面色凝重地走进各自的考场。
顾铭所在的丙一班,考场便设在平日上课的“致知小筑”。
他走进学堂,只见原本并排的桌案已被全部分开,拉开了足够的距离,魏夫子与另外两名夫子,正背着手,面无表情地站在堂前。
空气中,仿佛都带着几分凝滞。
顾铭寻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从书箧中取出早已备好的文房四宝,细细地研墨。
墨锭在砚台上缓缓打着圈,发出沙沙的轻响,那股清冽的墨香,让他纷乱的思绪,渐渐沉静下来。
这三日的苦修,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燃起的是名为“自信”的火焰。
“卷王”出征,寸草不生。
“铛——”
一声清脆的钟鸣响彻院学,小考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