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好一句警世之言(1 / 1)
洛葳谦虚回道:“在下才疏学浅,只怕辜负了姑娘厚望。”
“公子过谦了。”冯晨晨语气轻松,“昨日你对的下联,我可是亲眼所见。按照我们之前约定好的,如果公子助我夺得诗会的彩头,我出一千两酬金。”
“姑娘如此阔绰,在下定当尽力而为。”洛葳稳住心神,“只是诗会上的变数难以预料……”
“无妨。”冯晨晨打断她,“即便没有赢得彩头,只要诗作出众,我也付五百两。洛公子不必有任何压力。”
这时丫鬟端上茶点,冯晨晨又道:“二位公子暂且在此歇息,需要什么,尽管吩咐丫鬟翠浓。”
忠伯领着他们来到客院,安置完后便告辞了。
桑乾一关上房门,就激动地拉住洛葳:“洛贤弟!一千两啊!这下你可要发达了!”
洛葳轻轻抽回手,淡然道:“桑兄说笑了,不过是权宜之计。”
“贤弟何必过谦!”桑乾眼中满是钦佩,“以贤弟的大才,春闱必定高中。到时,可别忘了提携愚兄啊!”
洛葳顺势问道:“不知桑兄准备得如何了?”
桑乾神色突然有些不自然,支吾道:“这个……还在用功,还在用功……”随即岔开话题,“说起来,冯尚书可是吏部尚书,如果能得他老人家的赏识……”
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丫鬟翠浓端着果盘进来,笑盈盈道:“公子可要奴婢伺候笔墨?”
洛葳忙道:“不必了,我习惯自己打理。”
翠浓似乎有些失望,却仍恭敬道:“那奴婢就在外间候着,公子有事唤一声便是。”
等翠浓退下,桑乾有些奇怪道:“贤弟为何拒绝?有丫鬟伺候岂不是更方便?”
洛葳心中苦笑,面上却淡定自若:“读书人还是清静一些好。”
午后,冯家别院张灯结彩,诗会如期举行。
洛葳与桑乾被忠伯引到了前院,安排在冯晨晨下首的位置。
这个位置离主位很近,顿时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那不是冯三姑娘吗?她下边坐着的是谁?”
“面生得很,莫非是冯尚书新收的门客?”
“瞧那副气质,不像是普通的书生……”
议论声隐约传来,洛葳垂眸,当作没听见。
这时,另一个衣着华贵的少女在丫鬟簇拥下走来,在冯晨晨对面坐下。
她与冯晨晨容貌有几分相似,眉眼间却多了几分倨傲。
“三妹今日好兴致啊,竟然请了外人。”冯冉冉目光在洛葳身上转了一圈,语带讥诮。
冯晨晨抿嘴一笑:“二姐不也请了助阵的嘉宾?”她故意看向冯冉冉身后那个容貌平平的少年,“只是二姐的眼光,似乎不如从前了。”
冯冉冉脸色一沉,正要反唇相讥,忽然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香荷妹妹!”冯晨晨突然起身招呼。
洛葳抬头一看,心中叫苦不迭。
秦香荷正带着丫鬟走进来,见到她,也明显一愣。
“巍表哥?”秦香荷又惊又喜,“你怎么也在这里?”
冯晨晨笑道:“原来你们认识?洛公子是我今日请来的贵宾。”
秦香荷走到洛葳身边,小声道:“早知道表哥也来,咱们就可以一起来了……”
洛葳尴尬地笑了笑,忙向桑乾介绍:“这位是我表妹,长庆侯府的秦小姐。”
桑乾一听“长庆侯府”四字,眼睛顿时亮了,态度变得格外热情:“原来是秦小姐,失敬失敬!”
就在这时,忠伯匆匆进来,在冯晨晨耳边低语几句。
冯晨晨神色一凛,立即起身往门外迎去。
不多时,她陪着两位贵客进来。
走在前面的男子身着常服,气度不凡,身后跟着的竟然是秦执。
洛葳心中一惊,忙低下头去。
好在秦执的注意力全在身旁的男子身上,并未注意到她。
“那位是……”桑乾小声问。
洛葳轻轻摇头,心中却已猜出几分。
能让秦执这么恭敬作陪的,除了龙椅上的那位哥们,还能有谁。
诗会正式开始,冯冉冉起身宣布题目:“今日就以‘天下’为题,作七言律诗一首。”
题目一出来,满座皆惊。
这题目,格局太大了。
洛葳心念电转,立即明白这一定是冯尚书的手笔。
看来今日这场诗会,表面是千金小姐们的雅集,实则是冯世凯在暗中选拔人才。
就在众人还在苦思冥想之时,洛葳已提笔,奋笔疾书。
“这么快?”冯晨晨惊讶地接过诗稿,细细读来,越读越是惊喜,“好!好一个‘海纳百川容乃大’!”
她立即吩咐忠伯:“快将这首诗送去给祖父过目。”
忠伯接过诗稿,匆匆往后院去。
冯冉冉见状,脸色很不好看,催促自己请来的少年:“你快点写,别让她比了下去!”
那少年急得满头大汗,下笔却越来越迟疑。
秦香荷在一旁看得心花怒放,与有荣焉地对着身旁的闺蜜低语道:“那是我家的巍表哥……”
桑乾更是激动不已,连连向洛葳使眼色。
忠伯捧着诗稿快步走向书房,心里还在回味刚才那首诗的妙处。
这洛公子年纪轻轻,竟然有这般见识,实在是难得。
他轻轻叩门:“老爷,三姑娘命老奴送诗稿来。”
“进来。”
忠伯推门而入,正要说话,却见书房内除了冯世凯外,还有两位贵客。
等看清楚其中一人的面容,他腿一软,险些跪倒在地。
那位身着常服的,正是微服私访的当今天子!
“陛……”忠伯刚要行礼,被冯世凯用眼神制止。
“诗稿拿来了?”冯世凯神色如常。
忠伯忙将诗稿呈上,垂手退到一旁,心里直打鼓。
他怎么也想不到,洛巍那首诗竟然会送到陛下眼皮子底下。
冯世凯接过诗稿,细细品读。
起初还比较平静,越读到后面神色越是凝重。
当看到最后一句时,他忍不住拍案叫绝:“好!好一句警世之言!”
他将诗稿双手呈给皇帝:“陛下请看,此诗直指时弊,可谓是字字珠玑。”
皇帝接过诗稿,起初还带着几分随意,但越看脸色越沉。
“这……这写的是前朝旧事?”皇帝声音低沉。
秦执瞥见诗稿上的字迹,心中大惊。
这分明是表弟洛巍的笔迹!
他忙躬身道:“陛下明鉴,此诗的确是以史为鉴。前朝皇帝晚年沉湎于享乐,朝政荒废,导致延禧之乱。作者借此警示后人,必须时时自省,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