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 第3章 两个残兵

第3章 两个残兵(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苗疆诡案:法医女帝的修罗场 青木门隐士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冷宫厨后:她靠一桌筵席,撬动九州风 江湖旧梦,剑影梅香 赌夫为我杀害原配,我带娃逃 穿越七零,八个大佬都是我带飞的 久爱必合 渣夫护寡嫂?重生大小姐改嫁随军 全员读心:公主殿下又来吃瓜了

听到林晏的喊声,院子里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和低语。

院子的大门很快被拉开,二十几个村民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男女老少都有,均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脸上黝黑,身材瘦弱。

他们脸上惊魂未定,眼神里满是紧张,脚步迟疑地聚拢到村口的空地上。对他们这些手无寸铁的村民来说,无论外面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是他们能够反抗的。

不过还是希望不要是鬼子赢了。

但当他们的目光看清空地上肃立的队伍时,那份紧张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所取代,人群里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和抽泣声。

竟然真的是夏国军队!

领头的是一位身姿挺拔,穿着军官制服戴着钢盔的年轻长官,在他身后,是十名穿着土黄色军装,全副武装的国军士兵。

他们神情严肃而警惕地护卫在长官周围,是他们刚刚打跑了那些凶残的日伪军,救了村子!

一位穿着粗布褂子的老头激动地排众而出,他颤巍巍地朝着林晏深深作揖,声音哽咽:“长官!谢谢长官的救命之恩!谢谢各位老总!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们……我们全村都要遭殃啊!”

他身后的村民也纷纷跟着鞠躬,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激动和感激。

林晏抬手回了个军礼,将老头扶了起来,问道:“老大爷不必多礼,刚才那些鬼子兵,到村里来想干什么?”

老头抹了抹眼角,恨恨地说:“长官,他们是来抓人的!我们村……我们村昨天收留了两个从城里撤出来的老总,其中一个带着伤。这帮天杀的鬼子汉奸不知从哪得了信儿,今天就闯进来,逼我们把人交出来!说是不交就屠村!”

“我们把人藏了起来,鬼子没找到,正要对我们下毒手,长官您就带着人赶到了!”老头说到这里,再次深深鞠了一躬。

要不是这支军队及时赶到,他们的下场真的不好说,所以老头十分的感激。

如今兵荒马乱的,到处都是国军的残兵败将,敢对鬼子出手的真的不多。

“两个伤兵?”林晏问道,“伤的严重吗?”

如果不严重他准备看看品性,可以的话就一块收编了。

老头想了想:“倒也不是很严重,就是其中一个老总腿上有伤,走路有些不太方便。”

“那他们现在人在哪?”林晏问道。

“我让他们在村外的小树林里暂时躲避一下。”

老头回头对一个精瘦的小伙子喊道:“小牛,去后山那个小树林,把两位老总请回来,就说长官要见他们!”

一个小伙子应了一声,拔腿就朝村后跑去。

老者又转向林晏,脸上带着恳切:“长官,各位老总,你们救了全村人的命,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报答。不过大家伙还有点粗粮,长官们要是不嫌弃,就凑合着垫垫肚子?”

林晏主要就是想找个过夜的地方,干粮他们自己有,而且一点资源就能从系统里兑换十人份的干粮,相当划算。

“不用了老大爷,我们准备南下,想在村里休息一晚,你们还有空院子吗?”林晏笑着推脱了老头的好意。

这年头人人都不容易,既然自己能够从系统兑换,就没必要消耗村民们的粮食,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救命的粮食。

闻言,村民们不由得对年轻的林晏好感大增。

这年头进村子里还不要粮食的军人他们还没遇到过。

这个长官可真是个大好人,还年轻,可惜,这么前途无量的小伙子却要上战场了。

唉。

老头在心底叹了口气,没有再推脱,他们这个村子虽然偏僻,但是却不时都有溃兵光临,每次那些军爷来的时候,他们都要给一些粮食。

所以他们的存粮说真的,真不多了。

他回到人群中,和村民们商量着,准备给这支部队腾出一家院子来。

“长官们,这边请。”

没多时,老头就带着林晏等人来到了一个院子里。

这个院子有两个青砖灰瓦,木质门窗的民居。

将老头打发走后,林晏挥了挥手让手下先去休息:“弟兄们,随便找个地方暂时凑合一晚吧。”

“是,长官。”

士兵们纷纷找个地方坐着休息,顺便将干粮拿出来一边喝水一边吃着。

系统出品的一人份便携式干粮还不错,一个合成肉制作的罐头,四块干菜和大米压制的饼,一壶清水。

林晏吃的也是系统发放的干粮,味道都还可以,干菜饼也没有很硬,吃完很管饱。

虽然他不知道其他部队士兵的伙食怎么样,但是想来除了那些嫡系部队,大部分士兵的干粮肯定不如他们的。

吃完晚饭,林晏刚准备去屋里找个地方休息,就听到院子木门被人叩响。

原本坐在院中休息的几名士兵瞬间起身,抄起靠在身边的步枪,枪口微微压低,指向门口方向。

赵大栓朝离门最近的一个士兵示意了一下,那士兵会意,端着枪,无声地移动到门后,沉声喝问:“谁?”

门外传来一个带着天津口音,略显沙哑的声音:“兄弟,我是29军的,自己人。”

开门的士兵将门拉开一条缝,借着院内微弱的火光向外看去。

只见门外站着两个穿着国军军装的人影。军装有些褪色,沾满泥污和暗褐色的污渍,显得破旧不堪。两人头上戴着的军帽也歪歪扭扭,帽檐耷拉着。

为首的是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汉子,胡子拉碴,面色蜡黄。左大腿上胡乱缠着渗血的灰布绷带,步枪拄在腋下支撑着身体。

他旁边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士兵,搀扶着他,同样一脸疲惫和风尘,一支汉阳造步枪斜挎在背后。

当门缝扩大,院内火光清晰地映照出开门士兵的样子时,两个残兵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士兵身穿整齐的军装,手中的步枪保养得宜,精神状态很好,明显不是那种散兵游勇。

然而,这惊喜只持续了一瞬,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生起一丝羞愧。

看着对方整洁的装束和精神的面孔,再低头看看自己两人如同叫花子般的狼狈模样,中年汉子脸上火辣辣的。

中年士兵小心地问道:“兄弟,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开门的士兵没有回答,只是侧身让开通道,枪口依旧保持戒备,简短地说:“长官在里面,进来说话。”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