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一封来自亡者的信(1 / 1)
御书房的门,被缓缓推开。
霍去疾一身戎装,甲胄之上,还带着几分夜的寒气,大步走了进来。
“臣,霍去疾,参见陛下。”
他走到大殿中央,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平身吧。”叶卫青坐在龙案之后,十指交叉,置在胸前,同样是面无表情。
君与臣,就这么隔着数丈的距离,互相审视着。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霍将军深夜求见,所为何事?”最终,还是叶卫青打破了沉默。
“臣,是来交还兵符的。”霍去疾从怀中,取出了一枚虎符,双手呈上。
这是御林军的兵符,代表着整个皇城,刚刚扩军数万的禁军指挥权。
叶卫青的瞳孔,微微一缩。
交还兵符?
这是什么意思?
是要……辞官?
“为何?”叶卫青的声音,依旧听不出喜怒。
“臣,有负陛下所托。”霍去疾低着头,声音嘶哑,“臣奉旨查抄元帅府,却……一无所获。”
“一无所获,便是你的罪了?”叶卫青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冷意。
“臣不敢。”霍去疾依旧低着头,“只是臣觉得,自己德不配位,难当大任,恳请陛下,另择贤能。”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可叶卫青,又岂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
这是在无声地抗议。
抗议他这个皇帝,卸磨杀驴,冤杀忠良。
“霍去疾。”叶卫青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他的面前。
他比霍去疾要矮上一些,此刻,却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个单膝跪地的男人。
“你是在,质问朕吗?”
帝王的威压,如同山岳一般,朝着霍去疾碾压而去。
若是换了旁人,此刻怕是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叩首求饶了。
可霍去疾,却缓缓地,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直视着叶卫青的眼睛,那双死水般的眸子里,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那是一种混杂着失望、悲愤、和不解的复杂情绪。
“臣,不敢。”他一字一顿地说道,“臣只是想问陛下,值得吗?”
“放肆!”叶卫青厉声喝道。
“为了所谓的‘民心’,为了安抚那些只知内斗的世家,就牺牲掉一个为大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功臣,值得吗!”
霍去疾的声音,陡然拔高,那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在此刻,轰然爆发!
“陛下!您忘了吗!是木家兄弟,在宣政殿上,为您撞开了那片铁幕!是木元帅,在您最绝望的时候,为您守住了这长安城!”
“他为您背负了所有骂名,为您做尽了所有恶事!可到头来,您给了他什么?!”
“一杯毒酒?三尺白绫?不!您甚至连一个体面的死法,都不肯给他!”
“您让他被万民唾骂,让他背着‘国贼’的污名,被斩于朱雀门下!您还要抄他的家,灭他的族!”
“陛下!您的心,难道是铁打的吗!”
一声声质问,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叶卫青的心上。
他看着眼前这个双目赤红的男人,看着他那张因为激动而扭曲的脸,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是啊。
他凭什么,要求别人理解他?
他凭什么,在做出了如此凉薄之事后,还指望手下的人,对他忠心耿耿?
“说完了?”许久,叶卫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霍去疾喘着粗气,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他知道,自己今天这番话,说出口,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等待他的,或许是天子的雷霆之怒,或许是……死亡。
可他不在乎了。
他只是定定地看着叶卫青,等待着自己的结局。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叶卫青并没有发怒。
他只是深深地看了霍去疾一眼,然后,转过身,重新走回了龙案之后。
“朕,不准。”他缓缓坐下,“御林军大将军的位置,你得给朕坐着。”
“兵符,朕也不会收。”
“朕知道你心里有怨,有恨。”
“但朕要告诉你,霍去疾,你不仅仅是朕的大将军,你更是这大唐的现武臣之首。”
“长安城外,藩镇虎视眈眈;北境之外,异族蠢蠢欲动。这个国家,还需要你。”
“朕,也还需要你。”
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滴水不漏。
霍去疾沉默了。
他知道,天子说得对。
他可以死,但御林军不能乱,长安城,更不能乱。
他缓缓低下头,将那枚虎符,重新揣回了怀里。
“臣……遵旨。”
“还有事吗?”叶卫青问道。
“有。”霍去疾从怀中,又掏出了另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封。
“这是……木元帅在长安保卫战决战前夜,托臣转交于您的。”
“他说,若他战死,便将此信,连同他的尸骨,一同焚毁。”
“若他侥幸未死……”
霍去疾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苦涩。
“便由我将此信,代交于陛下。”
叶卫青看着那个信封,心脏,猛地一抽。
他伸出手,想要去接,却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在微微发抖。
他不敢接。
他怕,怕那信里,写满了对他的怨恨与诅咒。
可他,又必须接。
这是那个人,留给他的,最后的东西。
一旁的张忠贤,见状,连忙上前,从霍去疾手中接过信封,转呈到叶卫青面前。
叶卫青看着那封信,久久无言。
“你,下去吧。”他挥了挥手。
“臣,告退。”霍去疾再次行了一礼,转身,默默地退出了御书房。
当那扇沉重的殿门,再次关上。
御书房内,只剩下了君臣二人,和一封来自亡者的信。
“老叶……”张忠贤看着叶卫青那惨白的脸色,忍不住开口。
“打开。”
张忠贤咬了咬牙,他知道,这道坎,迟早要过。
几呼吸后。
一封信,静静地躺在他的掌心。
信封上,没有署名,没有称谓。
只有四个字。
“吾兄,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