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暴帅之名,天下皆知(1 / 1)
“暴帅”、“逆贼”。
当这两个词,通过天幕,与那个几日前还在朝堂上,高呼着“凡主张南迁者,可斩!”的少年郎大元帅联系在一起时,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这反转,也太快了吧?
……
大唐,贞观。
太极殿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李世民死死地盯着天幕,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查抄世家,强制征兵,推行连坐……”他一字一顿地念着天幕上的字。
“玄龄,如晦,你们告诉朕,若异族百万大军兵临长安,此策,可行否?”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皆是满脸苦涩。
房玄龄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此乃……乱世重典,非常之法。”
“说人话!”李世民一拍龙案。
“可行!”房玄龄咬了咬牙,“若真到了国之将亡的时刻,此法,虽酷烈,却是唯一能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的办法!”
“那为何……为何他最后会落得如此下场!”李世民指着天幕,几乎是在咆哮。
“为国杀敌的功臣,就因为手段酷烈了些,就要被自己人杀死?这是何道理!”
“陛下息怒。”魏征擦干眼泪,站了出来,声音沙哑,“因为……人心。”
“人心?”
“是。”魏征点了点头,“木元帅之策,得罪了所有人。”
“他查抄世家,得罪了天下士族;他强制征兵,得罪了万千百姓;他推行连坐,更是让所有人都活在恐惧之中。”
“当战争的威胁暂时解除,那被压抑的仇恨和恐惧,便会瞬间爆发。”
“而他,自然就成了所有人发泄怒火的唯一目标。”
“一群蠢货!”李世民气得大骂,“没有他,你们连发泄怒火的机会都没有!早就成了异族的刀下之鬼!”
他想不通。
他完全想不通。
这群后世子孙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
汉,未央宫。
刘彻看着天幕,久久不语。
他身后的卫青和霍去病,也是一脸的凝重。
“去病。”刘彻忽然开口。
“臣在。”
“若朕命你行此策,守我大汉国都,你当如何?”
霍去病没有丝毫犹豫,单膝跪地,声音铿锵如铁:“陛下剑锋所指,便是臣铁骑所至!若为守土,纵使背负万世骂名,去病,亦在所不惜!”
“好!”刘彻大笑一声,“那战后,若万民请杀你,你觉朕又当如何?”
霍去病沉默了。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若能保我大汉江山,去病……死而无憾。”
刘彻长叹一声,没有再说话。
他知道,这个叫“木子于”的年轻人,做出了和霍去病同样的选择。
只是,那个后世的“天祐大帝”,却没有他刘彻(汉武帝)的魄力。
……
天幕之上,画面再次流转。
血红色的字迹,一行行浮现。
【长安大捷,举国欢庆。然,庆功之宴未开,清算之刀已举。】
【胜利次日,万民血书,堵于宫门,请杀木贼,以慰死者!】
【百官叩阙,联名上奏,历数元帅十大罪状,言‘木贼不死,国无宁日’!】
【帝,三日未朝。再临朝,只下一旨:‘夺木子于一切封号,查抄木府,以儆效尤。’】
看一遍,便心寒一遍。
李世民看到最后那道圣旨,再也支撑不住,身子晃了晃,跌坐回龙椅上,眼神中满是失望。
“陛下!”长孙无忌连忙上前为他顺气。
“他……终究是舍弃了他的‘手足’……”李世民喃喃自语,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脸上满是悲凉。
“斩子于者,非朕,乃天下人也……”房玄龄念着这句话,“这位后世大帝,终究还是……后悔了。”
“他不是后悔!”魏征却摇了摇头,“他是……别无选择。”
“他若不杀木子于,便无法平息民愤,无法安抚那些被得罪的世家大族。刚刚稳定的江山,很可能会再次陷入动荡。”
“所以,他只能牺牲掉那把为他斩开一切的刀。”
“帝王心术,何其凉薄!”杜如晦长叹一声。
就在此时,天幕之上,画面再次一转。
这一次,不再是那压抑的城墙,也不是那冰冷的文字。
而是一间……热闹的茶馆。
【时间,长安保卫战胜利后,第七日。】
茶馆里,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暴帅木子于”的十大罪状,听得满堂茶客义愤填膺,拍手叫好。
“喂喂喂,听说了吗?”一个茶客压低了声音,对着同伴神秘兮兮地说道。
“那个暴帅木子于,终于被陛下给撤销祖上所有封号了!听说,陛下还派人去抄他的家了!”
“真的假的?”同伴一脸惊喜,“那可太好了!这种奸臣,就该千刀万剐!让他死得那么痛快,简直便宜他了!”
“可不是嘛!”那茶客撇了撇嘴,“不过我倒是好奇,他又是征税又是征兵的,府里到底藏了多少金银财宝?”
“好歹是个大元帅,我估摸着,起步也得有个几千万两吧?”
“谁知道呢,等抄家的结果出来了,咱们就都清楚了。”
茶馆里的议论,充满了幸灾乐祸。
而天幕的视角,也随着他们的议论,缓缓转向了一座府邸。
那座府邸,门楣高大,气势恢宏,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二个大字。
“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