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寇可往,我亦可往!(1 / 1)
叶问舟颤抖着手,接过了那封信。
他与岳沉对视一眼,凑在一起,将信纸展开。
当他们看清信上的内容时,两位在沙场上杀伐半生,见惯了生死的老将军,竟是同时虎躯一震,倒抽一口凉气。
死了!
都死了!
木将军在长安的两位弟弟,一个死谏,一个殉国!
一门三兄弟,如今,只剩下眼前这一个独苗!
而且,还是为了护驾,为了血谏奸贼而死!
这是何等的忠烈!何等的悲壮!
“一门……三忠烈啊……”岳沉喃喃自语,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震撼与动容。
他戎马一生,自诩忠义无双,可与这木家一比,他那点功绩,简直不值一提。
叶问舟更是老泪纵横,他看着眼前这个强忍着悲痛,身形却依旧挺拔如松的年轻人,心中只剩下愧疚与敬佩。
想当初,他甚至还想过,要打断这个年轻人的另一条腿。
自己……简直是混账!
“好!好一个木家!好一个木子氏!”叶问舟猛地抬头,将那封信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台下数十万大军嘶吼道:
“将士们!你们可知,我北境联军的统帅,我大唐的骠骑大将军,他为何如此悲痛!”
“因为,就在数日前,他唯二的两位亲弟弟,在长安城,为了守护陛下,为了守护我大唐的江山,已经……全部殉国!”
“一个血谏奸贼,以死明志!一个为君挡箭,魂归社稷!”
“陛下有感其忠烈,已追封二位为异姓王,永镇国门!”
“这,就是我们的主帅!这,就是我大唐的忠魂!”
轰!
此言一出,整个校场,彻底炸了。
台下那四十多万将士,无论是哪一方的兵马,此刻全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骇然。
主帅的两个弟弟,全死了?
还都是为国而死?
一门双王三忠烈!
这个念头,像一道天雷,狠狠地劈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他们看着点将台上那个孤单的身影,那股由悲愤转化而来的同情与敬佩,瞬间将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
“为将军报仇!”
“为王爷报仇!”
“杀尽突厥狗!杀尽天下奸贼!”
复仇的怒火,彻底点燃了这片旷野。
木子白看着这一切,心中平静。
很好,情绪烘托到位了。
接下来,就是该上正菜的时候了。
他心中清楚,光靠个人的悲情和口头大饼,是无法支撑一支军队打赢一场必死的战争的。
他还需要给他们一个更宏大,更足以让他们抛弃生死的理由。
而这个理由,叶卫青在信里,或许已经替他准备好了。
他从叶问舟手中,重新拿过那封信,翻到了最后一段。
他清了清嗓子,将那段足以让任何一个时代的热血男儿为之疯狂的文字,缓缓念了出来。
“朕,自登基以来,内有奸臣当道,外有胡虏叩关,致使神州陆沉,万民倒悬,此皆朕之过也。”
“然,我大唐自高祖立国,太宗定鼎,何曾畏惧过任何强敌?”
“想当年,我大唐铁骑,横扫六合,威加海内,万邦来朝,四夷宾服!”
“何其壮哉!”
“如今,山河破碎,国威沦丧,每念及此,朕便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朕在此,告天下将士,告北境军民!”
木子白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充满了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
“从今日起,从朕重掌长安之日起!攻守,易形了!”
“他突厥人能仗着马快刀利,欺我边民,抢我牛羊。”
“我大唐的铁骑,为何就不能踏破他的王庭,烧光他的草场,将他的可汗,绑到我长安的太庙之前,向我大唐的列祖列宗,叩首谢罪?!”
“朕,在此立誓!”
“寇可往,我亦可往!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
这这一句话,短短十几个字,如同一道道惊雷,在四十多万大军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所有人都被这番话里,那股霸道、张狂、充满了侵略性的帝王意志,给彻底震慑住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自安史之乱以来,大唐对阵游牧民族,向来都是被动防守,何曾有过如此豪迈,如此……疯狂的念头?
这……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大唐吗?
这还是那个只知道割地、赔款、和亲的朝廷吗?
叶问舟和岳沉两位老将军,更是浑身巨震,他们看着信纸上那一行行力透纸背的字迹,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多少年了?
他们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过如此提气,如此让人热血沸腾的话了?
这番话,让他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铁马冰河,气吞万里如虎的盛唐!
“好!好一个‘寇可往,我亦可往’!”岳沉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陛下圣明!有此君主,何愁大唐不兴!”
“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叶问舟亦是仰天长啸,老泪纵横。
他们终于明白了。
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天子会给木子定国如此破格的封赏。
因为,这位年轻的天子,他要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只知道守城的将军。
他要的,是一把能为他开疆拓土,重塑大唐国威的,绝世凶刃!
而木子定国,就是他选中的,那把刀!
叶卫青:咳,虽然选项只有这一个,但该有的仪式感还是得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