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十八章:柴油机的第一声怒吼

第十八章:柴油机的第一声怒吼(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村姐 一宵半夏:司教授的心尖孕事 恶毒女修娇又软,反派大佬顶不住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潮湿咬痕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末世:开局先囤十亿物资 退!假千金的道侣们赖上真千金了 瑾瑶编年

陈常在真的还想在自己的窑洞里,或是在他工作的车间里,再听到陈团长那能震破天的大嗓门,喊上一声“常在,在不在。”

可是现在听不到了。

至少几个月之内他是听不到了。

但是他真的是希望,能在再次下雪之前,突然再次听到陈团长喊他的声音。

那种能把天震塌的嗓门,会让他感到心安。

陈团长已经奔赴去了他的战场。

那陈常在也不能当孬种。

他也得在自己的战场上,拿出自己的战果。

装配车间里,陈常在仔细的在调试着每一个配件的间隙。

当第五次拆下来了连杆之后,他看到连杆的青铜轴瓦上涂抹的朱砂已经没有死咬合的痕迹了。

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这说明,经过了五次用刮刀的修刮,现在的轴瓦间隙已经差不多了。

把一个已经被锤扁成片的细铅丝,用油液沾在了轴瓦上。

再次把连杆紧固在曲轴上的时候,试了试,转不动。

又把连杆卸了下来。

那根长度在连杆轴瓦四分之三长度的铅丝,已经被压成了极薄的薄片。

小心的取下来了铅丝。

拿过来徒弟递过来的,陈常在自己做的游标卡尺。

分五段测量了铅片的厚度之后。

对围在他身边的徒弟说道:“你们要记住,这个连杆轴瓦的间隙一般在50微米,也就是0.05毫米到0.1毫米之间。

而曲轴大轴瓦的间隙在0.065至0.09毫米之间。

如果间隙过小,会影响散热,造成抱轴。

但间隙也不能过大。

如果间隙过大,就会造成轴瓦和曲轴之间的润滑油跑掉。

这会让润滑效果下降,冲击力会加大,那样会加剧磨损。

记住了吗?”

“记住了,师傅。”陈常在身边的徒弟们应声答道。

看着工作台上这根单缸发动机的曲轴,那光亮的轴面,陈常在满意的笑着。

为了做出来这根曲轴陈常在也是费尽了心思。

这根轴从铸造成型一根铸钢棒之后,就在锻压机下不停的在进行锻打。

然后再次烧红后,在模具里锻打成型。

陈常在也想过用铸钢法,一次铸造成型。

可是现在炼出来的铸钢性能,还是无法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所以只能锻打之后,再次成型。

在锻打成型后。

陈常在又做了一个偏心夹盘,这样才能用车刀,车削曲轴的连杆链接部位。

而连杆的车削,也是陈常在亲自车削的,不管是连杆瓦孔还是,链接活塞的销轴瓦孔,都是他一手车的。

因为是第一件,陈常在也不敢马虎大意,但他也是边车,边给学生们教学。

至于最后轴面和孔面的光度磨制,则是他的学生们,挨个上去用手磨出来的。

这些东西不动手,就无法培养出来手感。

陈常在设计的这一款单缸柴油机,是以后世常柴的EH36型,卧式蒸发水冷,36马力的,135毫米缸径柴油机为蓝本设计出来的。

就是发动机背上,背着一个大水箱的那种发动机。

在有了车床之后,想要制造一些机械设备就简单了许多。

现在除了车床之外。

通过蒸汽机带动的钻、磨、铣、刨、插等各种机床,也从陈常在的图纸上,慢慢变成了实物。

而从第一台蒸汽机制造成功开始。

陈常在的那几十个学生,白天跟着实际操作,晚上跟着陈常在上课学习。

每个人,连一秒钟都不敢浪费。

他们就像是永远都不会被填满的沟壑,每时每刻都在吸收理解着陈常在传授给他们的知识。

这几个月来。

很多有天赋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带人组装生产各种机床了。

一个工业产品的出现,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

是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才能让一个工业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就像现在这台已经成型的单缸柴油机。

想要让它能够动起来,就需要从冶炼开始到铸造,到机加工。

还需要化工制造出来的燃油、润滑油、密封组件等等等等方面的配合。

尤其是在现在的条件下,更是需要所有人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一件工业产品。

就像在后世制造极其简单的,冷拔金属高压油管,在现在的条件下想要制造出来,也是极其困难的。

不过在所有人集思广益之下,还是通过高温焊接的方式给弄了出来。

在试车台上。

陈常在最后检查了一次发动机的油箱和水箱,以及机油箱的机油尺。

确定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后。

这时他把发动机启动摇柄,插进了启动轴口中。

左手搬开了泄压阀,右手开始慢慢的转动起来发动机。

这个时候陈常在并没有让发动机启动,而是让发动机在手摇的状态下不断的旋转。

这是要让机油箱中的机油,能够充分的润滑发动机内部的每一个部件。

在机油泵的带动之下,机油箱中的机油,通过油道被送到了所有运动件的表面。

提供了充分的润滑。

感觉差不多了之后。

陈常在右手的的摇把开始加快了速度。

在速度达到顶点时,他的左手突然松开了泄压阀。

在飞轮的惯性作用之下。

发动机的排气管,发出了巨大的突突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股冒出来的黑烟。

第一次启动失败了,没有启动成功。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新发动机,哪可能这么简单的一次成功。

等到发动机停下之后。

陈常在开始了第二次启动。

再次失败。

第三次启动,这时刚才还是一直突突的发动机,突然好像被惊醒了似的。

开始发出了连续的突突突的声音。

发动机的的烟色,也从黑烟逐渐的变成了淡蓝色。

整个发动机也从刚开始的抖动,慢慢的变得平稳了起来。

发动机启动成功了。

不过陈常在也没有马上加大油门,而是让发动机始终保持着低速运转。

这样是在进行发动机的初级磨合。

而陈常在这时却是认真的在听着发动机运行时的声音。

听了一会,没有听到任何异响,这说明这台发动机真的成功了。

看到陈常在转过头来,对所有人点了点头,说了一声:“成功了。”之后。

何政委和刘政委,以及总部机关过来的领导和技术人员。

还有那些为了这台发动机,付出了几个月努力的老师傅和陈常在的学生们,全都兴奋的欢呼了起来。

“哈哈哈,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何政委用他唯一的右臂,紧紧的抱住了陈常在。

几十岁的人了,在这台发动机成功的时候,也不禁泪流满面。

他抱着陈常在不断的在跳脚。

激动啊,这一刻真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所有人都互相拥抱着,蹦跳着,为了他们这几个月来付出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而欢呼雀跃。

刘政委这时对陈常在说道:“要是老陈在这里看到这台发动机成功了,他的笑声都能把这房顶给震塌了。”

陈常在也说道:“没办法,那橡胶草的收获期是五至七月,他们如果是去年出发。

那他们只能被大雪堵在路上,即便是到了地方,也不可能在冻死的荒地上找到橡胶草的。

他们现在出发,等到了XJ,也该是五月份了吧。

等他们找到了橡胶草,正好也进入到了收获期。

那时橡胶草的种子也就该成熟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