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 第三十八章 你管这叫“小问题”?

第三十八章 你管这叫“小问题”?(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翡翠光 修罗武神 抢个明星当老公 新淘气包马小跳 老宅通异界,我的农家乐火了! 玄幻:简化功法,从喽啰成武道霸主 重生后,天道选择了我你拿什么赢我 执旗于北 重生后,我靠养崽发家致富 灼骨燃尽重生

“他们负责供应的零号催化剂,库存已经用完。他们的新合成塔出了技术故障,已经停产三天了!没有催化剂,我们的燃料生产线,最多再过四十八个小时,就得全线停摆!”

陆扬的目光,落在了那份电报上。

零号催化剂是单兵云爆弹燃料配方里最关键的一种原料。没有它,那些高能燃料就是一堆没用的化学废料。

“金川厂怎么说?”

“他们派了专家组,搞了三天,连问题出在哪都没找到!”陈康年急得直跺脚,“我已经跟周副部长汇报了,部里打算从别的单位紧急抽调专家过去,可一来一回,至少得一个星期!前线那边,可等不了一个星期啊!”

陆扬沉默了片刻,他站起身,走到了窗边。

窗外,是灯火通明的厂区,无数工人正在为了同一个目标挥洒着汗水。这么多人的努力,不能因为一个技术问题就停下来。

陆扬转过身,看着陈康年,平静地说道:“通知厂办公室,给我备车。”

陈康年愣了一下:“备车?去哪?”

陆扬拿起桌上的外套,一边穿上一边说道:“去金川。”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既然他们的专家找不到问题,那我就去帮他们找。战争不等人。”

......

金川,曙光化工厂。

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在厂区门口停下。车门推开,陆扬从车上走了下来,只感觉整个厂区冷冷清清,空气里飘着一股化学试剂的味道。

一个头发花白,眼窝深陷的男人快步迎了上来,他身上那件工装沾满了油渍,脸上满是疲惫。

“陆总工,你不该来的。”厂长老杨伸出手,和陆扬握了一下,他的手掌粗糙,声音沙哑。“这里的情况……比电报里说的要糟得多。”

陆扬没有客套,跟着老杨往里走,直接问道:“零号催化剂的生产线停了?”

“出问题的不是催化剂。”老杨苦笑着摇了摇头,领着陆扬进了一间烟雾缭绕的办公室。“催化剂我们能造,出问题的是另一种东西,一种给云爆弹燃料增温的助燃剂。问题出在最后一步的纯化上。”

办公室里,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站了起来,他是从燕京派来的化学专家,王教授。

王教授推了推眼镜,无奈地说:“我们试了所有常规方法,提高温度,更换溶剂,调整配比……但产率低得可怜,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最关键的是,反应过程很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

他没有说下去,但老杨接过了话头,指了指窗外一处被警戒线拉起来的空地。

“会炸。”老杨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力感,“我们已经炸了三个反应釜了。陆总工,你看看外面。”

陆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片空地上,堆放着三堆扭曲焦黑的金属残骸。每一堆残骸,都代表着一次失败。

“再这么下去,别说支援前线,我们曙光厂自己就先从地图上被抹掉了。”老杨的声音都在发颤。

王教授叹了口气,补充道:“我查了所有的工艺记录和数据,问题很明确。我们的设备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原料的纯度也有偏差。这些微小的误差累积起来,在最后的高压纯化阶段,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想解决,除非把整条生产线推倒重来,换上德国进口的设备。短时间内,根本无解。”

无解。

这两个字,让办公室里的气氛更加沉重。

陆扬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他走到那张铺满了图纸和数据报表的桌子前,一言不发地翻看了起来。

温度曲线、压力记录、原料批次分析报告……

他看得很快,手指在一张张写满复杂数据的纸上划过。老杨和王教授对视一眼,都有些不解。这些数据他们已经研究了三天三夜,每一个小数点都分析过了,这个年轻人,难道还能看出什么来?

十几分钟后,陆扬放下了手里的最后一份报告。

他抬起头,看着两人,平静地问道:“核心反应车间在哪?带我去看看。”

“什么?”老杨和王教授同时变了脸色。

“陆总工,那地方可不能去!”老杨急了,“第四个反应釜刚刚完成检修,正准备进行新一轮的试验,里面随时可能……”

“带我去。”陆扬的语气不重,却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力量。

老杨还想再劝,却被陆扬的眼神制止了。那是一种很自信的眼神,仿佛在他眼里,那个会爆炸的反应釜,跟一个普通的烧水壶没什么区别。

最终,老杨只能妥协。

他带着陆扬来到了一间被厚重防爆门隔开的区域。门口,几个技术员看到陆扬要进去,脸都白了。

“厂长,这太危险了。”

陆扬没有理会他们的劝阻,只是对老杨说了一句:“给我一套防护服。”

当陆扬穿着银白色的防护服,独自推开那扇沉重的防爆门,走进那个核心反应车间时,门外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简直是胡闹。”王教授气得直跺脚,“他一个搞机械的,懂什么高分子化学?这是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老杨死死地盯着监控屏幕,屏幕上,陆扬的身影显得很孤单。他的手心里全是汗,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车间内部,无数管道纵横交错。正中央,那台布满了各种传感器的银色反应釜,正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陆扬走到反应釜前,隔着面罩,观察着釜身上那些闪烁的指示灯。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一瞬间,脑海中那个虚拟的实验室展开。反应釜的完整三维结构图,所有原料的化学分子式,每一条管线的实时压力和温度数据,都涌入他的意识。

系统开始模拟。

以王教授的方案为基础,进行第一次推演……失败,在第三阶段压力达到临界点时,分子链断裂,引发爆炸。

调整升温速率,进行第二次推演……失败,产率略有提升,但依然有百分之三十的爆炸风险。

更换催化剂配方……

调整溶剂比例……

无数种化学反应的路径和可能性,在他的脑海中以极快的速度模拟、推演、排除。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化学难题,在这里,变成了可以计算和排除的数学问题。

问题不在设备,也不在原料。

几分钟后,当门外的老杨和王教授已经急得不行时,陆扬猛地睁开了眼睛。

目 录
新书推荐: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