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牡丹绣稿(1 / 1)
钱富怀疑这人是附近几家布庄派来奚落他的。
可他瞧着这位夫人实在美丽,还同他梦中神女容貌相似,又不禁露出痴迷之色,难不成这是上天看他心地善良,特意给他圆梦来了?
他无奈道:“这位娘子,不妨告诉你,小店已经数天没有开张了,买下你的这些绣品,那也只能堆积在这,你还是去其他店看看吧!诺,看到前面的旗帜没有,玲珑绣坊保管喜欢你的这些东西。”
整个太仓县,就数玲珑绣坊的生意最好,钱富心里实在羡慕,若他能有玲珑绣坊那样的生意,别说买下这几样绣品,就算是别人拉着车来卖,他也能收得下。
现在他只求自己能少亏一点,好歹岁末盘账的时候,他娘不至于将他逐出家门。
宋瑶并不显沮丧,环顾四周后,有些明白了这店生意不好的原因。
她露出浅浅的笑,“掌柜,若我有办法帮助你店铺恢复往日的光景呢?”
钱富两眼一瞪,哪里来的人,竟敢如此大言不惭?
这一两年,他不是没有请过管事的人替他经营,可是都不见起色,不仅将铺子搅得一团糟,还骗了他不少钱,后面他就干脆把人都给辞退了,能卖得出去就卖,卖不出去他也就在这混日子。
宋瑶不慌不忙地继续道,“掌柜先别恼,不如先看看这个如何?”
她将包袱里装着的几张图纸拿了出来,上面的绣稿都是宋瑶结合这个时代的风格画出来的最新花样。
作为科班毕业的专业演员,她所学的东西可不仅仅只有演戏,完成小组剧本创作演绎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他们需要自己制作各种戏服,其中古代的戏服就占了很大一部分。
宋瑶为了能保证还原度,为此还学习了各种汉服的裁剪和纹饰设计,若是哪天她真的在演艺圈吃不起饭的时候,说不定她还能成为传统汉服设计师。
钱富不以为意地接过那图纸,余光只是一扫,愕然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抬头又低头,“夫人难不成是洛城人?”
洛城牡丹天下一绝,当今安贵妃最爱牡丹,皇帝不惜为其搜寻天下牡丹,只为让贵妃一笑,以牡丹花样制衣在洛城更是盛行。
钱富三年前去过洛阳,为洛城的繁荣所迷,将手中钱财全部挥霍殆尽,以至于把他爹给自己安排的任务都忘到了脑后,等他想起来的时候,手里的钱就只够他返乡。
回来之后,他爹更是将他狠狠教训一通,并禁止他再出太仓县,直到两年前,他父亲去世,这店到了钱富手里,经营不善便成了如今的光景。
如今再见到这纹样,钱富不禁想起了当初在洛城纸醉金迷的日子,对眼前的这位娘子也多了几分疑虑。
“我并非洛城人,只是恰好识得此花,掌柜既然喜欢这些纹样,那你认为将这些纹样绣在布料上,能否引得客人前来购买。”
那自然是可以的,这些花样完全不同于时下流行的样子,却甚是精美,比之他曾经在洛城看到过的那些达官显贵衣服上的绣纹都要别致,那太仓县的自然也是比不了。
钱富又看了底下的几张绣稿,无一不精美。
他心动了,可又十分无奈,“这位娘子,我之前说的并非是只是推辞,小店的确许多天没开张了,这些绣稿你若是拿到其他几家绣坊,还能卖得出价格,可在我这……”
“掌柜你给个价,我也是诚心卖。”
钱富看了眼手上的绣稿,咬咬牙,“一张绣稿两百铜钱,这里有五张,我给你一千个铜钱。”
钱富心中发虚,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这些绣稿若是在洛城,哪怕不是名家画作,凭这精妙程度,一张也能卖个一千铜钱,他一千个铜钱就想拿下五张,实在有些过分了些。
可他也没办法,这些绣稿拿到手,他还得请绣工绣制,等到能出售,他至少得投上万钱,之后还得想办法把这些货给卖出去……
宋瑶心口一颤,她昨晚画这些绣稿只是想试一试能不能卖,不曾想这会不仅卖了出去,还卖了一大笔钱!
一千个铜板,已经是普通五口之家三四个月的收入了。
她咽了咽口水,忍下心中的震惊,神色镇定,“如此,这几副绣稿便交于掌柜的了。”
钱富也想到这位娘子如此痛快,不由大喜过望,生怕她后悔,“好好好,我这就给你拿钱。”
他翻箱倒柜的找出一千个铜板交到宋瑶手中,见包袱里还有几张绣帕,大手一挥,“这几张绣帕我也一并收了,就按正常价一张十二钱,算六十个铜钱,这里总共一千零六十个铜钱,你数一数。”
之前玲珑绣坊都是以十个铜钱的价格收购宋氏的绣品,如今钱氏布庄却肯以十二个铜钱收购,看来压价这事玲珑绣坊很早就在做了。
兜里多了一千多枚铜钱,宋瑶都感觉踏实不少,至少一段时间,她和阿篱不用担心饿肚子这事了。
钱富笑得合不拢嘴,搓着手道,“还不知这位娘子如何称呼?”
“掌柜的称我为宋娘子便是。”
“好嘞!宋娘子,这绣稿我买下了,你不可再卖给旁人,不然小店生意也不好做。”
“规矩我自是明白。”
……
两人聊着合作的事情,阿篱晃着脑袋,听了半天也没太听懂娘亲和这位胖叔在说些什么,干脆自个跑一旁玩去了。
钱氏布庄从外面看起来就一个铺面那么大,实际上里面还连通着旁边两间屋子,在阿篱看来简直大得出奇。
她趴在门槛上,好奇得看着这里的一切,屋顶的横梁层层叠叠,瓦片也把屋顶遮盖得不留一丝缝隙,是很漂亮,很结实的大房子,她要是也有一间这样的大房子就好了。
小孩眨巴着大眼睛,嘴里边数着里面有多少个柜子。
有道声音打破她数数声,“十后面是十一,不是一!”
阿篱转头看着面前比自己高不了多少的女孩,利索地爬起来,疑惑地问,“最大的数不是十吗?”
那小孩挺直胸脯,“不是,十后面还有十一,十二,很多个数,这是哥哥告诉我的。”
阿篱脑袋一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