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60章 我们要永远矮陛下一头!

第60章 我们要永远矮陛下一头!(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洪流:华夏的史诗 我的青春印记:晓雨成长纪年 你管这叫恋爱番反派? 太虚灵霄诀 吃瓜千年,我成了路人真仙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崽崽携娘改嫁,靠着众爹躺赢了 记忆暗匣 红粉恶人 病娇男主被嫌弃?不要?给我!

纱帐之后。

陷入了一片死寂。

朱元璋脸上的怒容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近乎可怕的平静。

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纱帐,落在叶凡身上。

又仿佛投向了更遥远的虚空。

叶凡那番关于设立东西二厂,以宦官制衡文武,乃至最终形成锦衣卫与东西二厂三方互相钳制的言论。

如同在他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激起滔天巨浪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一种极端冷酷,却又可能极其有效的统治可能性。

宦官……

历代贤君明主无不警惕宦官干政。

他朱元璋更是立下铁碑,严禁宦官涉政。

可叶凡的话,却像一把冰冷的刻刀,精准地剖开了另一个血淋淋的现实。

宦官无后。

权势皆系于皇权一身。

从某种意义上,他们或许比那些盘根错节的文官,那些可能拥兵自重的武将,更容易掌控,也更容易……

摧毁。

“此子…胆大包天,却也洞察入微。”

朱元璋在心中默念。

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

“此举虽险,却也并非全无道理。”

“若运用得当,或真能成为悬在百官头顶的另一把利剑!”

“让咱,让标儿,看得更清,握得更稳!”

他的目光悄然转向纱帐外儿子的侧影,心中已然有了决断:“此事,倒不妨…让标儿先去试试水。”

“若他能驾驭得住这柄双刃剑,自是最好。”

“若这刀真敢反噬其主……”

朱元璋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其隐晦却冰冷刺骨的寒芒!

那是一种绝对掌控者才有的,对万物生杀予夺的漠然!

“那咱,也不介意亲手毁了这把不听话的刀!”

站在他身后的毛骧。

此刻后背的冷汗几乎已经浸透了内衫。

他低着头,尽可能收敛所有气息,心中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叶凡所言,每一句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其胆识、其谋略、其对人性与权力的冷酷剖析,让他这个常年行走于黑暗中的锦衣卫头子,都感到一阵阵心悸和寒意!

此人若为友,堪称神助。

若为敌……

毛骧甚至不敢细想下去。

纱帐外。

朱标眉头紧锁,显然内心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和权衡。

他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顾虑。

“老师之言,学生…学生还需细细思量。”

“只是,宦官终究…不甚可靠。”

“再者,即便设立东西二厂,其人员、其手段,恐怕也难以与父皇经营多年的锦衣卫相比拟,恐难当大任……”

叶凡闻言,却只是无所谓地笑了笑,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提议只是随口一提。

他拿起酒杯,将残酒饮尽,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点懒散。

“能不能成,好不好用,光靠想是想不出来的。”

“殿下放手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成,则殿下多了一双眼睛。”

“不成,无非是裁撤几个宦官,于国本无碍。”

他放下酒杯,站起身,很是自然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寻常的闲聊。

“好了,今日该说的都说了。”

“殿下,这酒钱…就劳烦您结一下了。”

“我如今可是两袖清风,穷得很。”

说罢,他也不等朱标回应,伸了个懒腰,脸上又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晃晃悠悠地便朝着艺馆外走去。

就好像,刚才那个抛出惊世骇俗之策的人根本不是他。

朱标愣在原地,看着老师潇洒离去的背影,又看看眼前这杯盘狼藉的桌面。

一时,竟有些哭笑不得。

与此同时。

朱元璋面沉如水。

大步流星地走出清音阁那靡靡之音的范围。

午后的阳光照在他阴沉的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暖意,反而更添几分肃杀。

毛骧如同无声的影子,紧随其后。

直到远离了那一片软红香土,走到一处僻静的宫墙夹道,朱元璋才猛地停下脚步。

他负手而立,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远处巍峨的皇城殿宇,声音低沉冰冷,仿佛淬了寒冰:

“二虎。”

“臣在。”

毛骧立刻躬身,声音压得极低。

“刚才里面的话,你都听真了?”

朱元璋没有回头,语气平直,却带着千斤重压。

“臣,听真了。”

“好。”

朱元璋缓缓吐出一个字,猛地转过身,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寒光迸射,带着一种几乎要噬人的可怕平静!

“给咱去查!仔仔细细地查!”

“动用一切能动用的手段,给咱弄清楚!”

“民间官场,是不是真有他说的那条叫什么…夜笙歌的鬼船!”

他每一个字都咬得极重!

带着铁石般的决心和凛冽的杀意!

“还有!”

“刚才艺馆里,那些围着中书省官吏打转,穿着便服的,都是哪些州府,哪些衙门,品阶几何的官!”

“给咱一个一个,全都盯死了!”

“他们见了谁,说了什么,送了什么东西,哪怕是一根针,一句话,咱都要知道!”

“是!臣遵旨!”

毛骧心头一凛,毫不迟疑地领命。

他知道,陛下这是真正动了雷霆之怒。

……

中书省。

值房内熏香依旧。

却压不住胡惟庸身上那股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激动气息。

他几乎是闯进来的。

脸上因兴奋和急切而泛着红光,手里紧紧攥着一卷厚厚的文书,呼吸都带着颤音。

“恩相!恩相!”

他声音压抑着,却依旧尖利,“找到了!学生找到了!杨宪那厮的死证!”

李善长正闭目养神,闻言缓缓睁开眼。

看到胡惟庸这副模样,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语气平淡。

“惟庸啊,何事如此孟浪?慢慢说。”

“恩相!您看!”

胡惟庸迫不及待地将那卷文书摊开在李善长面前的案上,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这是学生费尽千辛万苦,才从扬州旧吏口中撬出,又多方查证核实的!”

“杨宪当年在扬州为知府时,为了完成他向陛下立下的三年复耕军令状,行的是何等酷烈之事!”

他语速极快,如同爆豆一般!

“您看这里!”

“他为了强行完成复耕数额,根本不顾水土地利,强令百姓在荒山石地、涝洼盐碱之地开垦播种!”

“结果颗粒无收,劳民伤财!”

“百姓稍有怨言,便以‘抗旨’、‘怠政’之名抓入大牢,械具加身,苦不堪言!”

“还有这里!”

“为了虚报垦荒数目,他竟强令百姓将已有收成的熟田反复翻耕,谎称‘再垦新地’,既断了农户口粮,又使田力受损,几年之内颗粒无收,百姓怨声载道!”

“更有甚者,为了凑足税赋,他纵容手下胥吏提前征收明年、后年的税!”

“百姓无钱交纳,便夺其口粮,牵其耕牛,致使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

胡惟庸越说越激动,脸上满是正义凛然的愤慨和找到对手命门的狂喜!

“恩相!这上面一桩桩,一件件,时间、地点、人证、物证,皆清晰可查!”

“罄竹难书!真是罄竹难书啊!”

“此等酷吏,枉顾民生,欺君罔上,只求自己政绩,实乃国之大蠹!”

“恩相,我们即刻便可面圣,将此罪证呈于御前,必能一举将杨宪扳倒!看他还能如何嚣张!”

他期待地看着李善长,等待恩相一声令下,便要去完成这致命一击!

然而,李善长听完他的慷慨陈词,脸上却并无半分喜色,反而眉头越锁越紧。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按在那卷文书上。

缓缓地,却不容置疑地,将文书推回了胡惟庸面前。

“惟庸,”李善长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老谋深算的凝重。

“你的心思,本相明白。”

“能找到这些,也确是辛苦了。”

“但现在绝非呈上这些罪证的最好机会!”

胡惟庸脸上的兴奋瞬间僵住,不解道:“恩相?这是……为何?”

“证据确凿,正是扳倒杨宪的绝佳时机啊!”

“时机?”

李善长抬起眼,目光深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

“你看不清如今的形势吗?”

“杨宪新晋左丞,圣眷正浓,风头一时无两!”

“陛下用他这把刀,砍向淮西勋贵,正是顺手之时!”

“你现在拿着这些他昔日在外任上的旧账去弹劾他,在他如日中天之际,你以为陛下会如何想?”

不等胡惟庸回答,李善长便冷声道:“陛下只会觉得,你这是党同伐异,是看他得势,心生嫉妒,刻意寻衅报复!”

“非但动不了他分毫,反而极可能被杨宪反咬一口,说你构陷大臣,扰乱朝纲!”

“届时,偷鸡不成蚀把米,你我皆要陷于被动!!”

胡惟庸急道:“可这些都是实据!陛下圣明烛照,岂会……”

“陛下自然是圣明的!”

李善长打断他,语气加重,“正因陛下圣明,我们才更不能此时出手!”

“你要让陛下自己先看到杨宪的马脚,先对他产生疑虑!”

“等陛下心中那根弦绷紧了,开始审视这条疯狗是否还能控制之时……”

“届时,我们再适时、偶然的将这些确凿的证据,呈送到陛下眼前。”

“陛下只会觉得是他自己明察秋毫,发现了杨宪的真面目,而我们,不过是恰逢其会,提供了些许佐证罢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敲在胡惟庸心上!

“这样一来,陛下依旧是那位圣心独运,烛照万里的明君。”

“而我们…依旧是恭顺听话,仰仗陛下鼻息的臣子。”

“这份功劳,是陛下的。”

“这份恩德,也是陛下念我们忠心才赐下的。”

“我们,永远要矮陛下那头!”

“明白吗?”

胡惟庸怔在原地!

胸中的热血渐渐冷却。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他看着恩相那双深不见底的老眼,终于沉重地点了点头,将那份他视若珍宝的罪证,不甘地卷了起来。

“学生…明白了。”

但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的屈从和隐忍的狠厉……

目 录
新书推荐: 月落沧海浮生劫 病娇男主被嫌弃?不要?给我!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我的青春印记:晓雨成长纪年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缺德毒妃,带傻王杀疯了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东宫锦年 武大郎与七位老婆 金牌寻宝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