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说出吾名,吓汝惊叫!(1 / 1)
一声暴喝如同平地惊雷,从别院主宅方向炸响。紧接着,一股凶戾、霸道的气息冲天而起,
虽不及陆九渊的威压磅礴纯粹,却充满了血腥与暴虐之意。
正是魔神淳于洋!
他身形魁梧,高八尺有余,裸着上身,只披着一件黑色大氅,面容粗犷,眼神凶光四射,手持丈八长矛,大步从主宅踏出,每一步都让地面微微震动。
其身后,紧跟着四道身影,气息各异,却皆非善类,正是他麾下令人闻风丧胆的行雷闪电,四大恶神。
淳于洋一双铜铃般的眼睛死死锁定在院墙之上傲然而立的陆九渊,怒火中烧。
他这黑煞堡虽非龙潭虎穴,但在江湖上也是凶名赫赫,何时被人如此打上门来。
大半夜的不睡觉扰人清梦!
“小子,你活腻了!敢到老子地盘上撒野?找姬瑶花那老娘们儿,不去玄天洞,来我黑煞谷做什么?”
淳于洋声若洪钟,丈八蛇矛遥指陆九渊,杀气腾腾:“你是何人?还不报上名来!”
“你又是何人?”陆九渊问道,
“哈哈哈哈,说出吾名,吓汝惊叫,吾乃魔神淳于洋!”
“魔神淳于洋?搂草打兔子,居然还买一赠一?”
陆九渊顿时就笑了,江湖上四大天魔,每一个都是作恶多端,罪行累累,实力高强,臭名昭著!
在他眼中全是该死的垃圾。
如今遇到了正好清理一番。
“放屁!”
淳于洋身后,一个身材瘦高、动作如电的汉子厉喝一声,他是四大护卫当中的“行雷”,看到陆九渊态度如此轻慢,顿时勃然大怒:
“堡主,何必与此人多言,待属下取他首级!”
话音未落,行雷身形暴起,如同一道闪电,手中一对分水刺带着刺耳的尖啸,直取陆九渊咽喉和心口,速度快得惊人!
几乎同时,另一道矮壮如球的身影就地一滚,如同“闪电”般贴近地面,两柄淬毒短刀悄无声息地削向陆九渊双足胫骨!
正是四大恶神中的“闪电”,两人配合默契,一上一下,攻势狠辣刁钻。
“大人说话,小老鼠也敢伸头?”
陆九渊冷哼一声,手上孤鸿剑,刷刷刺了两下,然后染血收回。
行雷与闪电的身形骤然僵住,前冲的势头戛然而止。
两人眉心各多了一个细小的红点,鲜血缓缓渗出。
他们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异响,随即颓然倒地,气绝身亡。
秒杀!
剩下的两大恶神——“狂风”、“暴雨”见状,骇得魂飞魄散,刚迈出的脚步硬生生钉在原地,不敢上前。
淳于洋腿一缩,手一颤,行雷、闪电虽非顶尖高手,但也是他麾下悍将,当世一流,竟被对方如此轻描淡写地秒杀?
这份功力,简直骇人听闻!
“好!好!好!”淳于洋怒极反笑,丈八蛇矛一振,发出嗡鸣:
“难怪敢如此嚣张,果然有本事!报上名来,老子矛下不杀无名之鬼!”
“将死之人,何必多问。”
陆九渊懒得废话,身形一晃,主动欺近,孤鸿剑化作一道惊鸿,直刺淳于洋心口。
剑未至,凌厉无匹的剑气已激得淳于洋皮肤生疼。
“混账,你太看不起人了!”
淳于洋暴吼,蛇矛如毒龙出洞,挟带着风雷之势,悍然迎上。
他内力雄浑,走的刚猛霸道路子,自信力量上绝不输于任何人。
更何况是蛇矛对剑,天生占便宜。
“铛——!”
剑矛交击,爆发出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之声,火星四溅。
淳于洋只觉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力顺着蛇矛传来,虎口剧震,气血翻涌,竟被震得踉跄后退三步,每一步都在青石地面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他心中大骇:“此子力气,怎会如此夸张?”
陆九渊得势不饶人,剑势展开,流星飞坠,连绵不绝。
淳于洋将一套“惊天动地覆海矛法”舞得泼水不进,矛影重重,煞气冲天,勉强抵挡。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完全处于下风,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狂风”、“暴雨”见主子危急,硬着头皮上前助战。
一人使双鞭,舞动间飞沙走石;一人用链子枪,如同毒蛇吐信,从旁骚扰。
“碍事。”陆九渊眉头一皱,左手屈指连弹。
“噗!噗!”
两道冰针破空,狂风、暴雨应声而倒,额间同样多了个血点,瞬间毙命。
四大恶神,转眼全军覆没!
淳于洋见他仍有余力,心中胆寒,斗志全消,虚晃一矛,转身就想逃。
“想走?留你是为了试招,逃了还有什么用处。”
陆九渊冷笑,身法如电,后发先至,堵住去路,孤鸿剑划出一道冰冷弧线。
“嗤啦!”
血光迸现。
淳于洋持矛的右臂齐肩而断,鲜血狂喷。
“啊!”淳于洋惨叫一声,踉跄后退。
陆九渊惊鸿剑虚指,冷冷道:“魔姑姬瑶花和你居然这么亲近,让你这般拼了命的维护?”
淳于洋面色惨白,汗如雨下,咬牙道:“维护你奶奶个爪,老子维护她做什么?凭她骚还是凭她贱?”
陆九渊眼神微眯,已经感知不到姬瑶花的丝毫气息,却也不着急,而是看着淳于洋笑了起来:“看来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当成挡箭牌了!”
淳于洋一愣,他也不是傻子,傻子也成不了威震江湖的四大天魔之一,随即怒道:“肝她娘!鸡骚花,你她么的又坑老子……”
淳于洋话音未落,陆九渊已然明了。
姬瑶花那女人,果然狡诈如狐,利用淳于洋的黑煞堡作为临时挡箭牌,
自己怕是早已借着方才的混乱,不知用什么李代桃僵的法子金蝉脱壳了。
“啧,不愧是魔姑,这一手死道友不死贫道用的真是利索。”陆九渊低声自语,倒也没有太多意外。
他目光重新落回因失血和剧痛而面色惨白的淳于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