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我想认你为弟弟!(1 / 1)
首辅杨廷和则在朝堂之上,痛心疾首地斥责江湖草莽目无王法,擅杀无辜,此风断不可长,要求严惩凶手,以正国法。
尽管诸葛正我与朱无视联手周旋,以安世耿罪证确凿、江湖事江湖了,为由进行辩解,
但朝堂之上的文官集团,尤其是与安家利益攸关者,依旧不依不饶,舆论对陆九渊极为不利。
然而,就在这风口浪尖,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召见,悄然来临。
这日午后,陆九渊正在别院中揣摩三分归元气的微妙变化,上官海棠亲自前来,神色郑重。
“陆兄,宫里有旨意传来。”她将一份烫金的请柬递给陆九渊:
“太后娘娘,要见你。是陆兄当初救太后娘娘的那份功劳,让太后出手帮忙了!”
陆九渊接过请柬,扫了一眼,便放到一边,笑着说道:
“没有必要!让他们更跳的激烈一点儿,夜里我也可以找点儿事干。”
“陆兄莫要说笑,朝廷重臣,干系太大,可不能乱杀!”上官海棠连忙说道:
“太后娘娘是当今陛下的生母,先帝驾崩后,她虽不干政,但在后宫地位尊崇,影响力不容小觑。
她老人家这也是想帮陆兄一个忙,不至于被那群人逼紧了。
您还是去一趟吧,一番好意,终究不适合凉了凤心。”
“有时候,恩情太过,却不要人丝毫的回报,对于受恩的人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陆兄,你认为呢?”
不得不说,冰雪聪明的上官海棠是很会劝人的。
陆九渊闻言,瞥了上官海棠一眼。
“上官庄主倒是深谙人心之道。也罢,既然是一番好意,见见也无妨。”
他并非不识时务之人,太后此举,无论出于真心酬功,还是有意施恩拉拢,至少是释放了善意。
他虽不惧风波,但也懒得应付那些琐碎麻烦,若能借此让某些苍蝇消停些,省却些烦扰,走这一趟倒也值得。
“何时入宫?”
“旨意上是明日巳时初刻,我会陪同陆兄前往。”上官海棠见陆九渊应下,松了口气。她深知陆九渊性情,能让他点头,已是不易。
次日,皇宫大内。
朱红宫墙,琉璃碧瓦,处处彰显着天家威严与肃穆。
在上官海棠的引领下,陆九渊穿过重重宫阙,沿途侍卫宫人皆敛声静气,规矩森严。
最终,他们被引至一处名为“慈安殿”的宫苑。
此处不似前朝大殿那般宏伟,却更为精致典雅,院内奇花异草,幽香阵阵,气氛静谧祥和。
殿内,一位身着雍容宫装、气质温婉中透着不容置疑威仪的中年美妇端坐于上首,正是当今太后。
她身旁侍立着数名宫女太监,皆屏息凝神。
“陆九渊,见过太后娘娘。”陆九渊微微抱拳,语气平静,既不卑微,亦不倨傲。
太后站起身来,目光落在陆九渊身上,仔细打量了一番。
眼前这人,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眼神清澈而深邃,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却又隐隐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想起当日他于危难中出手相救的英姿,以及近日听闻的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恩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太后走到陆九渊身前,托住他的胳膊,语气中带着亲切:
“当日若非恩公出手,老妇人恐已遭不测,后曹公公查出来,那伙人截杀出云使者,是为了假扮利秀公主,刺杀皇帝。
恩公这一救,可不只是救了老妇一人,而是救了我们孤儿寡母的性命。
那日恩公走的匆忙,一直未曾当面致谢,老妇人心中甚是不安。”
太后目光灼灼,语气真诚:
“哀家深知,恩公乃世外高人,视功名利禄如浮云。
寻常的金银赏赐、官职爵位,怕是入不了恩公法眼,反而显得俗气。”
她微微一顿,环视了一下这慈安殿,语气愈发温和却带着一种天家的气度:
“但恩情就是恩情,哀家与皇帝身受大恩,若无所表示,岂非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这宫墙之内,天下之间,怕是都要笑话我们母子不识好歹。”
陆九渊神色平静,并未接口,静待下文。
他倒想看看,这位太后能拿出什么“不俗气”的东西。
太后见他这般淡定,眼中赞赏之色更浓,缓缓开口道:
“自见恩公那刻起,哀家便觉亲切,恍若看到了亲人一般。”太后语气愈发恳切,
“哀家有个不情之请,望恩公成全。”
陆九渊抬眼:“太后请讲。”
太后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陆九渊,认真说道:
“哀家想与恩公结为姐弟,认下你这个弟弟!
从今往后,你便是哀家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在这宫闱之内,天下之间,与哀家姐弟相称!”
此言一出,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们尽管训练有素,也忍不住微微骚动,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骇之色。
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这是何等的殊荣?
简直是平地一声惊雷,一步登天!
这意味着陆九渊将拥有超然的皇亲身份,虽无实权,但地位尊崇无比。
莫说安家,就算是杨首辅,明面上也绝不敢再轻易动他,否则便是对太后不敬,藐视皇亲!
上官海棠心中巨震,她万万没想到太后竟会拿出如此厚重的回报。
功高莫过于救驾,而太后他老人家拉拢人心的手段,也是邪门儿的出奇。
这已非简单的赏赐,而是将其纳入皇族外围体系,给予了一层无比坚固的护身符。
义父朱无视得知,恐怕也要重新评估与陆九渊的相处之道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九渊身上,等待他的反应。
是惊喜?是推辞?还是……
陆九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
他并未如众人预想般立刻谢恩或推辞,而是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斟酌言辞。
片刻后,他抬眼看向太后,目光清正:
“太后娘娘厚爱,陆某心领。
然陆某一介江湖草莽,疏狂成性,难登大雅之堂。
娘娘凤仪天下,母仪万方,陆某岂敢高攀,玷污天家清誉?此请,万万不敢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