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老少通吃,才是真正的合家欢(1 / 1)
小品结束,一家人团圆的温馨画面定格在舞台上。
赵叔和宋姨手牵着手,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铆足了劲儿喊出了那句最朴实的祝福。
“大家伙儿,过年好!”
“过年好——!”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耳欲聋。
那股子欢乐又怀旧的劲儿,在空气里久久不散。
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还咧着嘴,眼角挂着刚笑出来的泪花。
“还得是这个味儿!”
“我他娘的都忘了,上次笑得这么痛快是哪年了!”
一个老大爷显然还没出戏,扭头就冲自家老婆子喊:“你瞅瞅你,今儿这头型,是不是让炮给崩了?”
他老伴儿“呸”了一声,抡起巴掌不轻不重地拍在他背上,自己却也笑得合不拢嘴。
“书记请来的这些人,真对咱胃口!”
“看完这个,这心里头啊,才算真把年给过踏实了!”
他们脸上的每一道沟壑里,都填满了最真实的喜悦。
这种源自心底的高兴,是再华丽的灯光,再顶流的明星都无法替代的。
而村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虽然也笑得直不起腰,但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迅速被接下来登场的明星所吸引。
舞台灯光骤然切换,强劲动感的鼓点毫无预兆地砸穿了现场。
“啊啊啊,是‘星光少女团’!”
“姐姐看我,看我,我在这里!!”
一群穿着闪亮短裙,青春逼人的女孩跃上舞台,歌声与舞姿瞬间点燃了年轻粉丝的血液。
他们疯了一样挥舞着手里的荧光棒,汇成一片涌动的星海。
那股狂热,与旁边老一辈揣着手、乐呵呵的淡定,形成了一幅奇妙又无比和谐的画卷。
一个老大爷笑眯眯地瞅着自家孙子在那蹦得像只上蹿下跳的猴,拿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老伙计。
“你瞅瞅那浑小子,跟犯了羊癫疯似的。”
“台上那几个女娃子叽里呱啦唱的啥,你听着了没?”
老伙计嘬了口牙花子,满不在乎地摆摆手。
“管她唱啥。”
“娃儿们高兴,比啥都强!今儿个,就图个乐呵!”
许易站在贵宾席中,看着这泾渭分明又异常和谐的一幕,也忍不住笑了。
一场真正成功的晚会,从来不是为了满足某一代人。
而是要让每一代人,都能在这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快乐。
老的,品他们的情怀,追他们的回忆。
小的,追他们的偶像,燃他们的狂欢。
这,才是真正的合家欢。
“小许同志。”
张翔书记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他身边,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眼神里情绪很复杂。
“以前啊,我们总开会,文件发了一堆,嘴皮子磨破了,就为了强调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要寓教于乐。”
他转过头,目光落在许易年轻的脸上,语气里是压不住的感慨。
“今天我算是开了眼了。”
“让老百姓能这么发自内心地笑出来,比咱们在台上讲一百句大道理都管用。”
他停顿一下,给出了一个极高的评价。
“这,才是最好的文娱工作。”
李安书记也走了过来,什么都没说,只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许易的肩膀。
“两位书记,您二位可别这么夸我,我这脸皮薄,容易骄傲。”
许易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
“我就是觉得,大过年的,就该让大伙儿把所有烦心事儿都忘了,痛痛快快地高兴一回。”
“别的,都是虚的。”
女团劲歌热舞之后,是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高难度的动作让全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晚会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不知不觉间,晚会已经过半。
主持人再次登台,而这一次,他们的表情明显比之前更加郑重和激动。
男主持人声音微沉。
“朋友们,如果说,刚才的节目是能把人点燃的火焰,那么接下来的这位,就是能让世界安静下来的星空。”
“她的歌声,能抚平伤痕,能跨越岁月。”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
“王天后!”
话音落下。
全场所有灯光,于一瞬间尽数熄灭。
世界陷入黑暗。
一束清冷如月光的追光,从天穹笔直垂落,静静地打在舞台中央。
不知何时,那个一袭红色长裙的身影,已然站在那里。
她什么都没做。
仅仅是安静地站着,全场几千人的喧嚣与骚动,便奇迹般地自我平息。
没有一句多余的言语。
悠扬空灵的伴奏,如清泉般流淌而出。
她将话筒举到唇边,那天籁般的歌声,便温柔地包裹了每个人的耳朵。
“当天空,赠我一场蔚蓝……”
“当大地,赠我一片麦田……”
“我该用什么,回赠这世界,赠予我的一切……”
歌词简单,旋律也并不复杂。
但经由王天后的演绎,却透出一种宏大而温柔的力量。
现场彻底安静了。
村民们不再交谈,年轻的粉丝们也缓缓放下了荧光棒。
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那歌声仿佛化作了一只手,轻轻拂过每个人的心。
是啊。
世界赠予了什么?
对青禾村的村民来说,过去的世界,赠与他们的是世代的贫穷,是四面大山的闭塞,是那一眼望到死的明天。
而现在的世界……
现在的许书记,赠予他们的,是富足的生活,是通达的道路,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未来!
一首歌的时间,台下不少人都红了眼眶。
曲终,掌声如同雷鸣,轰然炸响!
王天后微笑着鞠躬致谢,优雅退场,但她歌声带来的感动,却依旧在空气中回荡。
直播间的弹幕,也一改之前的疯狂,变得温情起来。
“真的,天后就是天后,一开口就是国泰民安。”
“确实,这首歌放在这里,简直是神来之笔!青禾村这一年,不就是收到了世界最好的赠与吗?”
就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天后歌声的余韵中时,主持人带着一脸神秘的笑容,再次走上台。
“各位,刚才的眼泪,先收一收。”
男主持人俏皮地眨了眨眼。
“因为接下来,咱们还得笑!而且要笑到肚子抽筋!”
“没错!”女主持人默契接话,“有一对黄金搭档,他们的作品,是刻在咱们DNA里的幽默!”
“有请,陈老师,朱老师!”
轰!
这个名字一报出来,现场的中年观众群体,瞬间就炸了!
“谁?陈老师和朱老师?!”
“我的天!这俩老哥俩多少年没同台了!今天居然能在这看到?!”
在山呼海啸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一个穿着旧式警服,另一个穿着风衣,两个无比熟悉的身影,一前一后地走上了舞台。
正是陈老师和朱老师!
两人一登台,什么都还没说,单是往那一站,台下就已经笑成了一片。
“队长!我可找到你了!”
陈老师一开口,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你小子,又给我惹什么麻烦了?”
朱老师一脸“嫌弃”地看着他。
经典的小品搭档,再次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好戏。
故事很简单,讲的是陈老师扮演的热心肠但总办坏事的“片儿警”,为了帮朱老师扮演的归国华侨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闹出了一系列乌龙事件。
两人的表演,一个夸张外放,一个沉稳内敛,配合得天衣无缝,包袱一个接一个,抖得又响又脆。
“你瞅瞅你,这叫画像吗?你这画的是个窝瓜成了精吧?”
“队长,艺术,你不懂!”
“我懂不懂艺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要是再这么找下去,人没找到,咱俩先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