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第三十二章 百花之争(上)(1 / 1)
这一日,北静王水溶新纳一侍妾,宝玉登门贺喜。本来水溶一王之尊,即使是纳妾,来贺喜的人也不会少的,但是北静王府行事一向低调,更不愿意参与朝中的党派之争,所以此事不过少数几个投了水溶法眼的人知道,一起到北静王府热闹一天。
宝玉是曾被水溶亲口称为“如宝似玉”的人,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样子,而其不理俗事,最得水溶喜爱,所以这日一大早宝玉便去了北静王府,直到深夜才归。
宝玉素日在贾母跟前凑趣,不过今日一大早就去了北静王府,所以贾母觉得无趣,便命人请来了薛姨妈一处说笑。而宝钗、黛玉并三春也都过来给贾母请安,看老人家兴致好,也都没有离开。
贾母笑着说道:“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就是喜欢热闹,劳烦姨太太过来陪我了!”
薛姨妈笑着说道:“老太太这是哪里的话,能跟着老太太身边,却是老太太赏我们这些小辈长见识的机会呢,也能沾沾老太太的福气,这可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
“可不是老太太偏心,这样的好事竟然不叫上我,也让我沾沾福气!”凤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只见凤姐笑吟吟地走进来。
凤姐素日就得贾母的喜爱,贾母一见她进来,就笑着说道:“就你这猴儿精,我们都是闲人,一处坐坐,说笑说笑,偏生你跟过来凑活,可不是来偷懒了吧?”
凤姐笑着说道:“看看老祖宗,真是偏心,领着孙女们一处说笑,偏偏见不得孙媳妇得闲,这长工一年还得放三日假呢,怎么偏偏我就是个劳碌命,闲着一会儿都不让,这上吊还得喘口气呢!”说着还做出一副哀怨的表情。
众人笑了,贾母说道:“这猴儿,真是一张巧嘴,你婆婆都不敢跟我顶嘴,偏生你就敢!”
王夫人说道:“都是老祖宗素日喜欢她,才惯得她这样,明儿越发的无礼了!”
贾母笑着说道:“倒是无妨,也不是在外头,她也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本就是一家子娘们儿原该这样说说笑笑的,横竖礼体不错就是了!”
薛姨妈也笑着说道:“还是老太太慈爱,对孙女、孙媳妇都是一样的疼呢!”
众人正在说笑之时,一个人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了,仔细一瞧,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薛蟠的房里人香菱。这香菱本就是甄士隐的独生爱女,可惜有命无运,自幼被拐子拐走了,吃了许多的苦。后来被一个姓冯的小乡绅看重了,发誓要买回去作妾,再不娶第二个,可怜这香菱本以为苦日子结束了。可不想偏偏又被薛蟠看重了,强卖了回去不说,还把前来理论的冯渊活活打死,惹出了一场人命官司。不过四大家族在南京的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又恰巧遇到贾府举荐的贾雨村做了顺天府府尹,以鬼神之说胡乱了解了此案。而薛母见香菱温婉懂事,也就摆酒请客将香菱给薛蟠做了妾,只可惜薛蟠是出名的“呆霸王”,根本不是什么怜香惜玉的主,对香菱也不放在心上,每日里跟着贾府的一干纨绔子弟出去鬼混去,薛姨妈满心着急也无计可施!
这香菱素日为人安静温柔,乖巧懂事,众人又怜她小小年纪吃了不少苦楚,都很是喜欢她。今日见她这样急匆匆地跑进了,不由得吃惊!
香菱满面泪痕地冲到了薛姨妈的面前,说道:“太太,不好了,大爷出事了!”
薛姨妈一听这话,身子不由得一歪,险些昏了过去。因为夫君早丧,打小对这个独苗多少有些溺爱,以至于他老大无成,整日里斗鸡走狗,游山玩水而已,在南京的时候更是差点惹上了人命官司。好在家里富裕,也不指望他有什么大出息了,只求他能消停些,安安稳稳的过好日子,仗着祖宗的余荫还能做皇商就够了。
宝钗一听说哥哥出事也是担心的不行,不过强打几分精神支持,赶紧扶住母亲,厉声问香菱:“说仔细些,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香菱哭着说道:“刚刚跟大爷出去的小厮青儿满脸是伤的跑了回来,说大爷在酒楼里跟人打架,被衙门拘去了!”
众人听了这话都是一惊,贾母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头,薛姨妈和宝钗的眼泪也是止不住地往下流。倒是凤姐镇定,说道:“大哥哥是跟谁一块喝得酒?又是和谁打得架?把事情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的说清楚!”
香菱啜泣着说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一听大爷出事就急忙来回太太了!”
贾母开口说道:“你们也别急,若只是打架也不是什么大事,凤哥儿去叫人把那个小厮带过来,把话问清楚。”又对黛玉等人说道:“你们小姐妹都回去吧,这些事不是你么操心的!”
听了贾母的话,众人提着的心也稍稍放松,毕竟是经历过大事的老祖宗,一向也是贾府的掌舵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人多了几分底气,薛家母女也好歹冷静了些!
黛玉等人忙起身告退了,黛玉临走前貌似不经意的看了宝钗一眼,看着她满面泪水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同情,又有些庆幸,虽然自己没有真正的兄弟,但是自己有个好妹妹!
不一会儿的功夫,小厮青儿进来了,虽然脸肿得像猪头,说话也含糊不清了,但是礼不可废,还是要先向贾母等人请安的。跪在地上,看着屏风后隐约的裙裳,更是不敢抬起头来。
贾母命宝钗鸳鸯带着丫鬟们都躲到屏风后去,只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和凤姐在座,贾母等年纪大了,也都曾经是当家主母,避讳的倒不多。虽然凤姐是年轻媳妇,但是素日管家,跟管家小厮也有接触,也不太避讳。
凤姐一见到这小厮,便厉声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是跟爷出去的,怎么爷被拘了,你倒自己回来了?”
薛姨妈也急急地问道:“你快说,若是耽误了大爷的事,仔细你的皮!”看着青儿满脸的瘀伤,想必薛蟠也伤的不轻,又被拘在大牢里也没人照顾,薛姨妈一阵阵的心疼。
青儿素日跟在薛蟠身边,与贾府一干子弟熟络,自然是听说过琏二奶奶的大名,也知道这奴才的命好不好全在主子身上系着呢。若是主子争气,奴才也跟着让人高看一眼,若是主子出了什么事情,那奴才也得跟着遭罪,若是大爷有个三长两短的,他们这些跟着大爷的小厮也妥不过去,自己又是家生子,只怕全家都得跟着倒霉。
好在这些贴身小厮都是机灵可靠之人,平日里多伺候主子与达官显贵相来往,口齿伶俐。青儿赶忙说道:“今儿大爷本是要去学里念书的,不过半路上大爷来了兴致,就去了什刹海边上的一家饭庄喝酒,恰巧路上遇到了冯紫英冯大爷,两人就相约去喝酒了!”
青儿小心的措辞,毕竟是薛家的人,在贾府人面前还是留着几分脸面的好,想必太太也不愿意在贾府丢了脸面。青儿哪里敢说这薛蟠是动了龙阳之兴,想要到义学里找香怜和玉爱的,结果碰巧这两人今日都各自有事没来,使得薛蟠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得以去了什刹海。这什刹海边上的饭庄可不是一般的饭庄,都是有讲究的,明面上是饭庄,实际上养着的都是些暗娼,既有美貌女子又有俊俏娈童,而且个顶个的都是绝色,一般人根本进不去,去的也都是些达官贵人才,毕竟朝廷还是明令禁止官员嫖妓的。
青儿接着说道:“大爷和冯家大爷一起去了一家叫百花阁的饭庄,不想今儿个百花阁已经被仇都尉的公子包下了。这冯大爷与仇公子素日里有嫌隙,今儿偏就要争这口气,不依不饶的非要在百花阁吃,两人不和吵了起来。我们大爷一向最是仗义的,又素日跟冯大爷交好,自然是要帮着冯大爷的,结果那仇公子便跟大爷动了手,大爷也是不肯吃亏的人,两人就厮打起来。冯大爷看着我们大爷为他出头挨了打,自然不肯罢休,也动起手来,结果几家的小厮随从也都动起手来。后来京兆尹衙门便来了人,眼见劝不住大家便将大家都拘了起来,带回来衙门,小的看情形不对就悄悄的猫在水缸后面跑回来给家里报信!”
青儿说着说着就哭了,一副忠心为主的样子,接着说道:“那仇家是武将出身,那仇公子一看就是练家子出身,是京城里有名的好手,大爷只怕是吃了暗亏了,这会子又被拘到了牢里,只怕大爷的身子骨会受不了呀,太太快想办法吧!”
薛姨妈听了这话,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哭道:“我苦命的儿呀,怎么就这么三灾八难的呢,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是好呀,让我可怎么活呀!“
宝钗在屏风后也将青儿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心里既担心哥哥的伤势,又懊恼哥哥的鲁莽,这神武将军冯家与禁军都尉仇家不合本就是众所周知的,但彼此忌惮,也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今儿这事明显是双方不便动手,便拿他在中间撒气,他却这般没眼色,白白让人利用,惹出事端,既在这贾府里丢了面子,又累得母亲忧心。
如今的薛家早已经不是紫薇舍人那个让朝中重臣也不得不青眼相看的时代了,现在的薛家出来一个皇商的头衔和祖宗留下的几家铺子外还能有什么。自己跟母亲也是每日谨小慎微的在贾府这边小心奉承着,又是为了什么,自己进京又是为了什么,怎么无论做多少事情,这个哥哥去总是不懂事呢,若是哥哥能够撑起门户,又何须自己一个女儿家做这么多的事情呢!虽然众人都说自己别黛玉可亲可近。愿意和自己好,但是自己何尝不羡慕黛玉的率性而活呢!黛玉有个好弟弟,虽然是庶出的,却样样出色,如今更是得到入上书房的恩宠,贾府里的人即使不喜欢黛玉的孤高自诩、目下无尘,却是更加小心翼翼的巴结,就连曾经跟母亲一起动过“金玉良缘“念头的亲姨妈——王夫人,如今也何尝不是在笼络黛玉,如今只怕更是巴不得跟林家结亲。
由于先皇骤然离世,如今无论是嫔妃聘选还是才人赞赏的聘选都已经暂停了,不知道几时恢复,自己的岁月却经不起蹉跎。若是嫁人,这宝玉却是极佳的人选,不说这贾府的权势,就是凭着如今元妃在宫中的地位,即便宝玉不喜仕途经济,以后的日子也不用发愁。更何况这宝玉容貌俊美,性格温柔,必定比一般的王孙公子好掌握,这王夫人又是自己的亲姨妈,素日对自己也好,这是何等称心的一桩婚事。可惜面前偏偏有个林黛玉挡着,虽然容貌才情不输于她,却偏偏没有她那个好命,有个出色的弟弟,要不然何至于让她比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