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星海起航(1 / 1)
怀揣着那枚冰凉的黑色残片与古朴的兽皮卷,石峰走出了星穹塔的最后一道光幕。青冥仙城的喧嚣如潮水般退至身后,鼎沸的人声、灵力的波动、坊市的繁华,都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膜隔绝开来。他心中并无多少留恋,只有一种卸下过往、奔赴未知的平静。此地,是他过往修炼生涯的终点,亦是他踏向更广阔天地的起点。
他没有在仙城多做停留,径直前往了悬于仙城东隅的“星港”。这里是巨舰起降的所在,空气中弥漫着虚空金属的冰冷气息和高浓度灵力混合的奇特味道。缴纳了几乎掏空他大半积蓄的船资后,一枚镌刻着星辰巨鲸图腾的青铜令牌入手微沉。令牌之上,阵法纹路微光闪烁,仿佛蕴藏着一片缩小的星空。凭借此令,他通过了数道严苛的核查阵法,踏上了那艘悬停于云海之上的庞然大物——“远航者号”。
巨舰的宏伟,远超石峰的任何想象。
它并非凡铁所铸,舰首如一尊蓄势待发的破浪巨鲸,线条冷峻而流畅,充满了暴力美学。通体由一种名为“墨星木”的万载神木与某种奇异金属熔铸而成,木质的温润与金属的冰冷完美融合。舰身表面,无数繁复的阵法符文如同活物,在深邃的木质纹理间缓缓流淌、明灭呼吸,仿佛巨舰的血管与神经,正贪婪地汲取着虚空中那些稀薄而狂暴的能量。
甲板之上,显然是分了区域的。上层建筑飞檐斗拱,亭台楼阁隐现于仙雾缭绕之间,甚至有巧夺天工的飞瀑流泉点缀其侧,灵气氤氲,宛若仙家园林。那里,自然是此行贵客的专属领域。而石峰的所在,则是位于巨舰中下层的普通客舱区域,这里的通道相对狭窄,布置朴实无华,却自有一股远离尘嚣的静谧与肃穆。
一名身着统一制服、神情淡漠的引路修士将他领至一间靠外的客舱前。舱门由一种轻质合金打造,刻印着客舱编号。随着青铜令牌在门上感应区一扫,舱门无声滑开。
舱室不大,但一应俱全。一张由墨星木枝干打磨而成的床榻,一张书案,一套简单的茶具,墙壁上还刻有简易的隔音与聚灵阵法,虽效果有限,聊胜于无。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面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弧形琉璃舷窗。它像一只巨大的、清澈的眼睛,镶嵌在冰冷的舰体之上,为这狭小的空间提供了唯一的视野。
石峰没有急于整理行囊,他走到舷窗前,窗外,是渐渐下沉、缩小的青冥仙城。万家灯火如同被撒在黑色丝绒上的碎钻,璀璨而遥远。他静静地看了片刻,仿佛在与自己的过去做最后的告别。
随后,他盘膝坐于床榻,先将那枚黑色残片取出,置于掌心。舱内柔和的阵法光芒下,残片表面的天然纹路愈发清晰,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仿佛某种古老的星图轨迹,又似大道在混沌初开时留下的第一缕刻痕,幽深莫测,引人遐思。他尝试将一丝精纯的星辰元气缓缓渡入其中,果然如兑换列表的描述所言,元气触碰到残片的瞬间便如泥牛入海,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然而,当他心念一动,运转《噬星诀》,引动右臂那道狰狞的断刀印记时,异变陡生!那残片内部,似乎有极其微弱、几乎无法用神念感知的共鸣,如同沉睡了亿万年的古兽,在无尽深渊中,被一声遥远的呼唤唤醒,心脏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搏动。这股共鸣虽然微弱,却带着一种同源同根的亲近感,让他灵魂都为之轻颤。
“你我……究竟来自何方?”他低声自语,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冰凉又仿佛蕴含着无尽温度的质感,心头萦绕着一种跨越万古、无法言喻的宿命感。
数日后,当所有乘客都已安顿下来,一阵低沉、雄浑、仿佛源自大地核心的震动,毫无征兆地传遍全舰。这震动并非剧烈的摇晃,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嗡鸣,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让人的血液都随之共振。
“远航者号”启航了。
石峰透过舷窗,看到下方的云海被一股无形而磅礴的力量排开,形成一道巨大的漩涡。巨舰缓缓抬升,速度越来越快,青冥仙城在他眼中迅速化为视野尽头一个模糊的光点,最终被下方翻滚的云层彻底吞没。四周的景象开始变得诡异,光线迅速稀薄,黑暗如同浓墨般从四面八方浸润而来,仿佛要将这艘孤舰彻底吞噬。
当最后一丝属于大地的、熟悉的气息消散在感知中时,巨舰猛地一震,仿佛挣脱了某种无形的、名为“世界”的束缚,悍然闯入了冰冷的星海!
刹那间,舷窗外的景象骤变。
永恒的、纯粹的黑暗成为了主调。那是一种有质感的、深邃得能将人的灵魂吸入其中的黑暗。无数星辰不再是夜空中遥不可及的光点,而是化为了大小不一、色彩各异的宝石,冰冷地、沉默地镶嵌在这无边的墨色天鹅绒上。一颗巨大的、散发着淡蓝色光晕的恒星在遥远的左舷缓缓移动,它的光芒并不温暖,反而带着一种宇宙深处独有的、清冷而威严的气息。近处,偶尔有细碎的陨石带如同沉默的河流般缓缓飘过,每一块陨石都反射着远方恒星冰冷的光,勾勒出嶙峋而危险的轮廓。
一种浩瀚、苍茫、令人心悸的孤寂感,如同实质的潮水般涌来,瞬间淹没了石峰的心神。在这一刻,他前所未有地清晰地意识到,在这片无垠的星海之中,任何生灵,哪怕是真形境的强者,也渺小得如同一粒微尘。
石峰屏住呼吸,手掌下意识地按在冰凉的琉璃窗上,仿佛想通过这微不足道的接触,去感受这片宇宙的脉搏。这就是星海,是无数修士向往又畏惧的终极战场与葬身之地。在这里,真形境,也不过是刚刚拥有了在这片黑暗森林中蹒跚学步的资格。
航行并非总是壮丽与平静。几日后的深夜(依据船内计时系统),一场突如其来的“虚空涟漪”袭击了巨舰。那并非实体风暴,而是空间法则在局部区域发生细微紊乱后形成的恐怖能量潮汐。毫无预兆的,整艘船仿佛变成了怒海中的一叶扁舟,开始剧烈地颠簸、旋转。舱室内的聚灵阵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护盾的幽光在舷窗外狂闪,将外界扭曲的光线折射成无数混乱的光斑,发出刺耳的尖啸。
所有乘客都被严厉的警告禁止在舱内,不得外出。石峰运转星辰元气稳住身形,透过剧烈震动的舷窗,看到外面原本稳定的星光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扭曲,变成了一道道混乱的光丝,仿佛整个宇宙都在这一刻发怒。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在真正的天地伟力面前,个人的力量是何等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这艘巨舰,是这片狂暴海域中唯一的孤岛。
涟漪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才缓缓平息,航行恢复了令人窒息的平静。日复一日,窗外是几乎永恒不变的深邃与星光,枯燥得能磨灭最坚韧的心智。石峰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打坐之中,一边巩固着真形境的修为,一边开始尝试研读那卷《基础阵法真解·上古篇》。
兽皮古卷上的文字与符号古老而晦涩,其理念与现今流传的阵法体系果然大相径庭。现代阵法重在“构建”,以灵石为源,以符文为基,搭建出一个个功能性的“小世界”。而这上古篇,却更注重“解析”与“共鸣”,它试图阐述的不是如何创造,而是如何去聆听、去引动天地间早已存在的本源之力,去勾勒那些无形无相、却真实存在的大道轨迹。每一个字符都仿佛蕴含着一个世界的道理,艰深无比,却让石峰对那枚得自赵虎的神秘玉简,隐隐有了一丝新的、模糊的灵感。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前。
旅程的第七日,当石峰再次沉浸在对阵法真解的参悟中时,异变突生!
并非来自船外,而是源自他怀中,那枚一直沉寂如死物的黑色残片!
正在入定中的石峰猛然惊醒,只觉得怀中那一直冰凉的残片,此刻竟散发出一股微弱却无比清晰的灼热感!这股热量并不烫人,却仿佛能直接穿透血肉,灼烧在灵魂之上。与此同时,右臂的断刀印记也仿佛被彻底唤醒,传来一阵阵带着强烈渴望与极致警惕的悸动,那是一种混杂着兴奋与杀意的复杂情绪。
他豁然抬头,望向舷窗外,目光如电,瞬间投向那片亘古死寂的星空深处。
就在那片原本星辰稀疏的黑暗区域,极遥远处,毫无征兆的……黯淡了下去。
那不是视觉上的错觉,也不是被星云或尘埃遮挡。就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吞噬光明的巨口,在宇宙的画布上悄然张开,将那片星域本就微弱的星光,连同其存在的“概念”本身,都一同抹除了!那片区域,化为了一种比周围宇宙背景更深、更纯粹、更令人心悸的“无”。它仿佛一个绝对的黑洞,连视线和感知都会被其吞噬。
这诡异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三息,便悄然恢复。星光依旧,宇宙静谧,仿佛刚才那令人灵魂战栗的一幕,只是他修行过久产生的一个幻觉。
但石峰怀中残片尚未完全消退的灼热,以及断刀印记传来的、依旧清晰无比的敌意,都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他——那不是幻觉!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那是什么?是某种从未被记录过的宇宙天象?还是……林丹在星穹塔下,那看似随意的言语中,不经意间提及的,隐藏在星海深处的、“寂灭”的力量?
“远航者号”依旧平稳地航行着,舰体内的嗡鸣声一如往常,似乎对刚才那短暂的、足以让星辰都为之失色的异变毫无察觉。船上的其他乘客,也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人知晓,他们刚刚与何等恐怖的存在擦肩而过。
但石峰知道,这片看似平静的星海之下,潜藏着远超他想象的秘密与危险。而他,因为那枚神秘的残片,似乎已经被卷入了这股未知的漩涡之中。
他的旅程,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