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火炕(1 / 1)
第二日,安文逸直接从绮梦楼出发前往书院,半点儿也没想起来还在府里等着她的管家婆王平。
“小姐,您昨晚倒是躲出去了,我可是吃了正君好大的埋怨。”
安文逸拿着笔头敲了敲她的木头脑袋,笑:“这时候你不受气,小姐我要你何用呢?”
王平……
不敢怒也不敢言的小平子任劳任怨为她的小姐研墨,争取让她无良的小姐意识到她除了受气还有更大的价值!
可惜心地善良的小平子没有意识到,她的主子是个彻头彻尾的资本家,只有拼命压榨人的,哪有同理心对牛马感同身受呢?
现在是十一月初,安文逸已得诸位夫子允许,将参加来年二月的童生试。
因此,她一直老实的呆在书院里学习。几位夫子那里总是有看不完的书籍,她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就连她最喜欢的钓鱼都没再去过。
这几个月安文逸基本每旬回家休假一天,每次回去都要被阿爹念叨一遍“乖女辛苦了”、“乖女又瘦了”之类的话,就连刀子嘴的安清颜都能学会在她的面前好好说话了。
因为安文逸有空就带着两个男孩子出门,如今的他们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甚至有时还会抛弃安文逸,自己约上三五好友出门寻乐子。
对于这些改变,安文逸乐见其成。
要说这段时间有什么不好的,那要属冬季的冷空气实在难捱了。
这里没有空调、地暖,就连缩在床上都感觉身子是僵硬的。
安文逸还发现她的岑夫子患有老寒腿,到了冬季就疼的厉害,偏偏小老太太还装的若无其事。
到底安文逸还是屈服了,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火炕的事情。
对于火炕,她也只知道大致的原理,但更细致的细微之处却是一团雾水。因此,利用假期,安文逸拜访了不少匠人,终于琢磨出了天岚版火炕。
因为是做实验,安文逸没有在安府进行,而是换了自己名下一处不用的院子。
这天,她收到消息,火炕大致完工,所以前来验收。
验收火炕也是一门学问,还好她从前看了不少杂书,还记得一段口诀:
“草烧七日缓,钱镇邪瘟走,头外豆褥护,三更碗验漏。”
也可以简单归纳为“三慢三验七防”。
所谓三慢,则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火炕爆裂做的三项措施:燃料从软到硬、燃烧时长由短渐长、温度由低到高梯度提升。
三验则是为保性命进行的羽测、灯验、碗验三项安全性检测,具体检查有无漏烟、气流是否通畅以及是否有局部高温。
至于七防,防的是毒、爆、火、燥、病、虫、霉七个方面,安文逸将其称为全维度风险防控措施。
经过这诸多验收,一个安全可靠的火炕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前期验收的步骤王平已经监督底下人完成了,这次安文逸过来是感受火炕的效果的。
和她一起的,还有承包了她这项工程的杨匠人。
杨匠人是专门给人盖屋子的,安文逸找了许多人才找到这么个愿意盖这么个稀奇古怪玩意儿的人。
趁着升温的功夫,杨匠人带着安文逸四处介绍起来。
“小姐您看这里,普通黄土经过高温低温的反复容易开裂,我们就加了些猪血和糯米浆用以提高韧性。”
“至于烟道砌体砖石受热不均的问题,听了您的建议,我们专门找了一个窑洞,烧出了这种火炼的青砖替代。”
安文逸挑眉,没想到她们还真给搞出来了。
这个时代的砖还停留在红陶砖阶段,据杨匠人说有的地方搞出了青砖,但成本过大且实用性比不上红陶砖,所以还没多少人知道。
当时安文逸听后,还觉得可惜。毕竟红陶砖的使用寿命不过15-20年,而青砖最低都在50年往上,这是极大的技术提升。
本来她只是简单提了两个,也没想过现在就能完成技术突破,没成想她找来的这位还是个有人脉有本事的,给了她这么一个大惊喜。
安文逸看不出来这匆忙赶制出来的青砖有什么优缺点,她只看到了杨匠人对她的事情的用心程度。
所以她满意地点头,大手一挥,又给出了十两赏银。
得了赏银的杨匠人笑得合不拢嘴,自觉当初接下这份差事儿的自己英明极了。
这是位好主顾,也是真大方啊!
得了好处,杨匠人谈兴大发,动力十足:“还有炕面板材,普通的杨木易变形,而松木易燃,所以选择了价更高的柞木,厚五寸,绝对坚实耐用。”
安文逸随着她的介绍不时点头,心中暗自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很多她没有画出来的问题,她们都给她打好了补丁。
可以说她只是出了个框架,其中的具体细节都是她们根据自己个儿的经验一点一点填充的,便宜且实用。
聊了大概两刻钟,安文逸很明显感觉到周围温度的升高。
满意点头,安文逸夸道:“不错。”
“明天中午你们去承平书院,再帮我做几个。”
“好的,小姐放心。”杨匠人一口答应下来,冬天姐妹们本就闲着,这会儿有活做,自然乐意得很。
不过这火炕……
杨宇和看着安女君欲言又止,不知道安女君的技术能不能卖给她们。
“杨大姐把我安排的那几家做好,之后这火炕的生意你们看着办。”
火炕她也就是出了个图纸,具体的都是杨匠人她们完善的,她也不是差这点儿的人。
“这……”
“小姐,这不合适,我们可以出钱的。”
杨宇和手里的钱不多,但和姐妹们一块儿凑凑,应该可以拿出个300两来。
安文逸不耐烦与人扯皮,她们既然要给,那她就象征性收一些让她们安心好了:“那杨大姐你们给个50两就好。”
不等杨匠人还价,安文逸接着道:“这个价格我也是有条件的。”
“您说。”杨宇和恭敬站立。
“火炕毕竟同火沾边,危险性不小。之前我让人验收火炕的那些步骤不知道你们是否清楚,你们完工后一定要严格按照那些步骤来。”
“火炕本是好事,但要是出了人命到底不美,你说呢?”
“自然,自然。”杨宇和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真出了事儿我们也害怕呢。”
如此,火炕的事儿算是敲定了下来。
第二日安文逸就带着杨匠人以及她一众姐妹闯入了承平书院,把她几位夫子的院子首先安排了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