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我在北宋当妖道 > 第69章 注音和标点符号

第69章 注音和标点符号(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快穿:恶毒女配又被男主觊觎了 娘娘又疯又娇,暴君为她折腰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重生选救白月光?闪婚皇叔爽飞了 小饿包在无限流抢BOSS成神 逆经:骗子住手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拥兵百万被赐死,起兵剑指朱元璋 公路求生:大佬咋在验收怪物物资 共梦后,佛子他破戒了

吴晔脚步急促,他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的小院。

徐知常和李静观跟在后边,差点跟不上。

通真先生看似在走,但速度和跑也差不多,古人说缩地成寸,放在他身上有些夸张,可也让他们跟得辛苦。

吴晔回到小院,直接找来纸笔。

开始默默写字。

徐知常和李静观走进来,默默站着……

玉枢宝经!

吴晔正在书写的东西,正是玉枢宝经。

不过这次,吴晔以简体字书写,让二人显得有些陌生。

还有就是,他们很快发现吴晔的书写模式,与平日不同,因为吴晔在有些字句后边,添加了一些自己看不懂的符号。

他们想问,但也不好问,只能静静等待。

吴晔很快将玉枢宝经写完,但在二人要开口询问的时候,他又用朱砂,开始在每个文字旁边标注另外一种符号。

徐知常和李静观看得莫名其妙,吴晔标注的两种符号,如果说第一种他们已经猜到是什么,第二种就完全猜不到了。

“两位看看,如何?”

吴晔将经文抄写好,推到两个人面前。

“先生这符号,是……断句……?”

徐知常询问吴晔第一种符号的含义,这并不难猜。

吴晔颔首,认可了他的猜测。

事实上,古人学习,断句一直是一种麻烦,但也是文人乐此不疲的技能之一。

吴晔在后世,还听到过许多关于断句不同带来歧义的笑话。

断句,也是考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标准之一。

不过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断句已经成为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加精准的信息传播方式。

需要依靠个人的能力去进行解读的断句的模式,早就被淘汰了。

标点符号的出现,是知识传播的必然……

譬如他目前所在的宋朝,其实代表句号的圈点和代表逗号的小点,已经出现了。

不过标点符号这件事,一直没有得到太好的推广。

吴晔其实也知道,这很大程度上和资源,文言文的文字形式有关。

标点符号会占用大量的纸张的空间,对于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而言,过多的标点是对纸张的一种浪费。

其次就是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有大量的虚词可以起到标点符号的作用。

所以对于那些掌握了读写的文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大麻烦。

可是,如果吴晔想将知识往底层下沉的话,降低学习成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让标点符号规范化,就是他目前要做的事情之一。

“经典诵读,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若断句不明,会亵渎神仙!”

吴晔板着脸,一本正经地恐吓两人。在表明这件事非常重要之后,继续说:

“对于某些人,断句并不麻烦。可我观道观中许多道友,其实也就勉强识字罢了!

他们读经句读的能力,全凭师父过经。

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还是不免会犯错。

所以贫道传下这些标点符号,乃是上圣高真昔日于天上传下。

以后,我道门所有经典,都要注上标点!”

吴晔这么一说,不管徐知常和李静观信不信,都要认真对待了。

他们拿过玉枢宝经,看了上边的符号。

除了圈点之外,他们其他的都不认识。

逗号因为出现的频率,他们猜得出功能,可其他的,就两眼抹黑了。

吴晔笑了笑,简单指点了标点符号的意义。

其实经书上,很多标点符号都没有标注出来,可就是这样,两人也觉得加了标点的经书,看起来十分合理。

他们两个人都是道门中人,自然明白道门的事。

可以说在这个年代,能当道士的人,至少都不是一般人。

读经诵经,书写经文,在古代没有一定家底是做不到的……

可就算如此,也不是每个道士,都跟文人一样熟悉掌握读写。

能认字,跟着师父过经,背会一些经典,就已经算是不错的道士了……

所以以标点符号断句,这个想法真不错。

在皇帝想要成为道君皇帝的当口,未来道教肯定会迎来一波发展,也就是说,皇帝可能会下放很多度牒,让许多新人入道。

而且吴晔成为冲和殿侍宸,他对道教的改革,也意味着对道士的要求很高。

过经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能用上节省断句的标点符号,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减轻很有帮助。

李静观和徐知常这两个道教大佬,很快接受了这个略显陌生的事物。

而另外一种符号,吴晔解释过后。

两人干脆目瞪口呆,比起标点符号,注音符号出现的意义很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如果说标点符号是断句方便的话,这种符号就是标注读音。

“这些符号,类比反切法?”

徐知常闻吴晔解释后,很快想到差不多的东西。

古代并不是没有注音方法,相反还有很多,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还有影响最大的反切法,这些注音方法都还流传。

只是它们都各有缺点,却没有真正流传开来,

比如最流行的反切法,它东汉末年受梵文拼音字理启示产生,其原理是用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这种方法的出现,意味着古人已能将汉字读音精准分解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但它同样有这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学习成本特别高。光是要掌握反切的上字和下字,就需要认字一千多个。

很多道人自己认字都未必有一千多个,可想而知其中的难度。

所以,在吴晔简单解释了注音符号怎么用之后,两个人彻底傻眼了。

注音符号用ㄅㄆㄇㄈ等偏旁部首,固定了三十九个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去记忆读音。

虽然39个符号也需要记下来,可比起反切法需要记忆的上千个字。

这难度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拼音符号,但考虑到在这个时代去学习拼音的话,性价比就不是很高了。

徐知常在等吴晔简单解释注音符号的规律之后,身体都是颤抖的……

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无论是断句,还是注音符号,好像都是功德功德无量之事。

尤其是后者,对于教导学生而言,也十分有用啊……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种方法,就能读出文字的读音,那对于认字而言,意义重大。

目 录
新书推荐: 拥兵百万被赐死,起兵剑指朱元璋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快穿:恶毒女配又被男主觊觎了 我在北宋当妖道 满级玄学大佬下山,她掀翻整个豪门 阴司归来,俗世天师的咸鱼生活 第一百零一次想逃婚 快穿:谁让我是男主的白月光呢 展昭传奇 鸣佐不作为,我和斑爷给打个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