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397章 白毛女选段

第397章 白毛女选段(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财权本色 穿到大秦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青蓝染:八零小日 阴阳神算 山花寂寥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放蜂少年长河与狐仙苏瑶 全职猎人:从日之呼吸开始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留下的“山魈”和“暗影”在原地僵立了片刻,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和一丝未泯的挣扎。

………

联欢晚会,五点一过,天色已然渐黑,几堆巨大的篝火被点燃,枯木噼啪作响,跃动的橘红色火焰不仅驱散了室外的严寒,

更将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期待的脸庞映照得发亮,眼中跳动着兴奋的光彩。

装甲第一师的战前文艺汇演,就在这粗犷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节目或许粗糙,却充满了战士们毫无保留的热情与生命力:

开场是铿锵快板《铁牛英雄赞》。

首先登场的是一营三连的几个战士,他们手持自制的竹板,敲打出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呱嗒呱,呱嗒呱,同志们听我言!”

“说一说咱装甲师,英雄事迹传的远!”

“雪松坡,那一晚,炮火照亮半边天!”

“韩寇机甲一个联,被咱包了饺子馅!”

“高炮平射显神威,坦克也能打翻天!”

“美军炮兵想报复,反被咱一锅端!”

词句简单直白,带着浓厚的部队气息和自豪感,将不久前的胜利用这种最接地气的方式演绎出来,

立刻引来了台下官兵们会心的大笑和雷鸣般的叫好声。

战士们用力鼓掌,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夜晚。

紧接着,一群主要由山东籍战士组成的合唱队走上了台。

没有乐器伴奏,他们只是清了清嗓子,由一个人起头,悠扬而略带苍凉的旋律,深情合唱《沂蒙山小调》

便在舞台上回荡开来: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歌声一起,台下许多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战士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轻声哼唱起来。

火光映照下,一些战士的眼角微微泛起了泪光。

这熟悉的乡音勾起了他们对远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歌声并不专业,甚至有些跑调,但那份真挚的思乡之情,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场面一时变得格外安静而温情。

第三个节目则充满了欢声笑语。

修理连和驾驶班的新老兵联合演出了一个反映训练生活的小品。

战术小品《学车乐》

一个新兵战士扮演学开卡的“愣头青”,动作夸张,把卡车开得歪歪扭扭,时不时“熄火”,嘴里还嘟囔着“比俺家驴还犟!”;

而扮演老班长的战士则一脸无奈,手把手地教,闹出不少笑话。

他们巧妙地将“一帮一、一对红”、技术互助的元素融入其中,台下观众,尤其是那些有同样经历的战士们,笑得前仰后合,掌声夹杂着口哨声,气氛瞬间又被推向了高潮。

师部卫生队的女同志,数量很少,更显珍贵也出了节目。

歌剧选段《白毛女·扎红头绳》

一位女同志扮演喜儿,一位男同志扮演杨白劳,虽然服装简陋,但唱得有板有眼:

喜儿:“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呀扎起来。”

杨白劳:“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

喜儿:“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合:“哎,进呀进不来。”

这熟悉的旋律和情节,瞬间引起了全体官兵的共鸣。

这是阶级的情感,是对旧社会的恨,也是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战士们安静地听着,许多老兵神情严肃,紧握拳头,这出戏总能触及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记忆。

节目一个接一个,气氛越来越热烈。

笑声、掌声、喝彩声、跟唱的歌声,汇成一片欢乐而温暖的海洋,驱散了冬夜的寒冷,也暂时忘却了明日征程的艰险。

在这片由篝火、歌声和年轻面孔构成的独特氛围里,官兵之间的情感纽带无形中变得更加牢固。

也正是在这片看似最不可能发生血腥事件的欢乐海洋里,暗藏的杀机正在人性的挣扎中悄然逼近。

气氛越来越热烈,笑声、掌声、喝彩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忽然,主持人用激动得有些变调的声音宣布:“下一个节目,由我们的师长——陈朝阳同志,为大家表演独唱!”

全场瞬间寂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前所未有、几乎要掀翻夜幕的狂潮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新来的战士们更加兴奋!

陈朝阳笑着,从台下大步走上用木板和卡车车厢临时搭起的简易舞台。

他换上了一身棉军装,没有穿着缴获的美氏呢大衣,身上没有任何高级将领的徽章。

他抬手,压下海啸般的声浪,目光缓缓扫过台下。

火光跳跃,映照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有的还带着稚气,有的已刻满风霜与战火的痕迹,此刻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温柔,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同志们,”他的声音通过简陋的扩音器传遍营地,清晰沉稳,“明天,我们就要出发了。前面,是战场。有胜利的荣耀,也必然会有牺牲的壮烈。”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些,仿佛沉入了时光的河底,带着一种被岁月和记忆打磨过的砂质感和重量。

“今晚,看到大家,”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被火光映照的年轻面孔,“我想起了很多。”

他微微停顿,似在整理汹涌的思绪。

“想起了我的年轻时代。

那一年,我也才十七岁,比台下很多同志,可能还要更小一点……

揣着一颗扑通乱跳、又满是火热的心,就这么懵懵懂懂又义无反顾地,跨进了革命的大门。

那时候,不懂太多大道理,就认准了一个死理: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该是这个样子!

咱们的同胞,不该过那样的日子!”

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不是脆弱,而是情感过于浓烈的迹象。

“然后,我就看到了他们……无数无数,和我们一样年轻,甚至比我们还要年轻的同志们。”

他的视线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篝火,看向了更遥远、更漆黑的夜空,

“我见过他们挂着鼻涕虫、却抢着帮老乡挑水的样子;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