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章 调运汇报(1 / 1)
最终,他眼中那丝犹豫被一种近乎偏执的炽热光芒彻底取代——为了全歼美24师,为了给后续战役创造更有利的局面,这个险,值得冒!也必须冒!但,不能蛮干!
而且...他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地名:大榆洞。志司驻地!历史上那场惨烈的空袭... 一股寒意瞬间窜上脊背。
“大江同志!”陈朝阳抬头,眼神锐利,其中燃烧的已不仅仅是执行命令的坚决,更是一种洞穿迷雾、捕捉战机的炽热光芒。
“棉衣已送达,我部必须立刻开拔!志司有紧急任务!” 他语气坚定,但未透露具体方向。
许大江感受到陈朝阳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决绝气势,虽不明具体任务,但也知非同小可,立刻下令:“通讯员!”
“到!”
“立刻给50军司令部回电:354团已获补给,士气可用,定死守鹰嘴岩!”
陈朝阳不再多言,转身面对集结的部队,声音穿透寒风,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激昂:
“全体注意!志司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要去给狗日的美国鬼子挖个大坟坑!”
“所有火炮单位,立刻检查装备,加挂弹药拖车!步兵单位,协助固定火炮!剩余所有棉衣物资,全部移交354团,请许团长代为转运给50军兄弟部队!”
“陈二牛!先导分队,探路、防空、监听敌通讯!重点监听美24师番号、位置、动向!启用一切手段!”
“王建新!保障队!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保证这些炮能拉到目的地!
每一门炮,每一个零件,都是砸碎敌人脑袋的铁锤!
路上出了问题,就地解决,解决不了,用人扛也要扛过去!”
“赵鹏!步兵营!你们的命就是这些炮的命!警戒、开路!把眼睛给我瞪圆了,耳朵给我竖起来!绝不能让敌人摸到我们炮群的边!”
“长城电,通讯昌平运送一批压缩粮草,做紧急备用!”
作为伙食供给,昌平运输前线的都是压缩面饼,或是饼干,加了大蒜素,也有风味, 3斤的粮食压成了一斤,一斤能顶一天!短期伙食供应还不成问题。
部队迅速开拔,离开354团阵地一段距离,确保相对安全后,陈朝阳才召集徐卫华、王建新、赵鹏等核心骨干,摊开地图,手指重重戳在“龙山洞”上,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千钧:
“计划有变!志司命令我们去龟城,但那里是死守。我们要去龙山洞,卡住美24师溃败的喉咙!
配合正面兄弟部队,全歼它!”他快速而清晰地阐述了理由和巨大风险。
“巨大风险,等于巨大收益...这是一场豪赌!赢了,我们啃下美军一块硬骨头!输了,你我脑袋搬家!干不干?”
“干!”几人眼中迸发出同样的狂热和决绝。巨大的战略前景压倒了恐惧。
陈朝阳思量再三这抗命的帽子戴不得,根本原因自己是有汇报的时间,自己在这战场上现在可没靠山……
思及于此,便要向上汇报,但电台不能用!陈朝阳斩钉截铁,继续开口
“美军监听定位太厉害,频繁通讯等于自杀!志司驻地大榆洞目标太大,防空薄弱,我担心...” 他没说下去,但忧虑溢于言表。
“咱们必须用最可靠的方式把我们的计划和担忧送上去!”
他目光扫过车队中那30门威风凛凛的37mm自行高炮模块车,一个计划成型:
“徐卫华!”
“到!”
“你亲自带队,”
“挑选5辆状态最好的37炮车! 每车配双倍弹药!挑选最精干的炮组和警卫班!组成‘防空支援分队’!”
“任务一:以最快速度,直奔大榆洞志司驻地!”
“赵鹏!”
“在!”
“记,我之一部,报告志司首长!关于我部临机部署!
1. 经过敌我双方态势,与后会战走向,我部确认敌军于清川江上游地形分析表明,龙山洞隘口是其后续行动,无论是继续东进、建立据点,或是未来可能的撤退的绝对咽喉要道!
该地两侧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是天然的“铁笼”。
2. 我部临机决断与行动计划:
鉴于我部携带有100门76mm野炮及30门高炮,具备极强的预设阵地火力投送能力。
我部决定抢占龙山洞,提前构筑隐蔽反坦克/防空火力网,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若敌继续东进或建立据点, 我可依托地利,以猛烈炮火严重迟滞、消耗其装甲矛头,打乱其部署,配合正面友军作战。
若战场态势变化,敌需调整,包括未来可能的撤退:我已卡死其必经之路,可予敌毁灭性打击!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
为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态势,敌位置暴露、我火力集中、地形有利,我部临机决断,率主力转向,全速奔赴龙山洞,力求在敌察觉前完成秘密部署与伪装!
3. 请求志司:
批准我部临机部署方案。
协调云山方向39军,加强对当面之敌,或可迫使其无法有效支援或接应龙山洞方向。
此5门37mm高射炮及精锐炮组,留驻志司,加强防空!请志司首长务必加强警戒,尤其提防敌空中突袭燃烧弹!
4. 我部决心:已立军令状,务必达成任务!静候志司指示!陈朝阳。”
“任务二:务必带回志司的明确指示! 无论同意与否!
沿途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接收不发送!遇到小股敌人,能避则避,避不开就碾过去!遇到大股敌人... 以送达信息为第一要务!明白吗?”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徐卫华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深知此行责任重大。
“王建新!立刻给这5辆车做最优先保障!加满油,备足弹药和易损件!”
“是!”
“赵鹏!从警卫连挑20个最好的兵,配给徐卫华!带足干粮!”
“是!”
命令立刻执行。
被选中的5辆37炮车和精锐人员迅速完成准备,引擎发出低吼,脱离主力车队,像一支离弦之箭,朝着大榆洞方向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茫茫雪原中。
陈朝阳目送他们离开,心中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