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210章 抵达前线

第 210章 抵达前线(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财权本色 穿到大秦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青蓝染:八零小日 阴阳神算 山花寂寥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放蜂少年长河与狐仙苏瑶 全职猎人:从日之呼吸开始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战士们屏住呼吸,紧贴冰冷的车体,手中的步枪指向天空。

嗡鸣声从车队上空掠过,盘旋了几圈。

那是一架执行夜间巡逻任务的蒋匪的PBY“卡塔琳娜”飞机。

“该死的蒋光头贼心不死,欺负我军无海空力量,不然这沿海岛屿的蒋匪早该被赶走了。”徐卫华开口唾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躲避空中飞掠而过的侦察机了,哪怕是陈朝阳此时心中也是一阵恼火,要不是执行秘密入朝指令,高低要用高射炮把这玩意射下来。

侦察机的探照灯光柱,在风雪弥漫的地面上徒劳地扫来扫去。

光柱几次掠过车队潜伏的区域,却只能看到一片被积雪覆盖的起伏地形和稀疏的枯草。

飞机盘旋了足有十分钟,最终似乎一无所获,引擎声渐渐远去,消失在风雪深处。

“解除警戒!继续前进!加快速度!”陈朝阳的命令传来。

车队再次启动引擎,在更加小心的状态下加速前进。

徐卫华带着一身泥雪回到指挥车旁,抹了把脸上的冰碴:“首长,都弄出来了,有辆车履带板松了,老刘师傅带人正在加固,不影响前进。”

“好。”陈朝阳看着徐卫华和战士们冻得通红却充满干劲的脸,点了点头,

“让大家辛苦点,天亮前必须赶到下一个隐蔽点。我们没时间耽搁。”

风雪依旧,铁流滚滚。

这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队伍,在严寒、黑暗和潜在威胁的夹缝中,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日益精进的技艺,顽强地向北挺进。

没有土匪的袭扰,但这场与时间、与自然、与隐蔽性进行的无声较量,其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场战斗。

安东,这座依偎在鸭绿江畔的边境小城,在50年10月的寒风中,已彻底褪去了往日的宁静,变成了一座巨大充满紧张与焦灼的战争枢纽。

陈朝阳的“昌平后勤团”车队,在经历了辽西走廊风雪与侦察机的双重考验后,于10月18日午后,带着一身泥泞冰碴,

终于抵达了安东城郊的指定集结区域一个由废弃工厂和仓库临时改建的巨大兵站。

眼前的景象,让即使是经历过解放战争大场面的陈朝阳,也不禁心头一沉。

数不清的部队番号混杂在一起。

刚从火车上卸下装备的战士,背着沉重的行囊和枪支,在军官嘶哑的口令声中匆匆列队,面容疲惫却眼神坚定。

更多的则是等待渡江的部队,密密麻麻地挤在仓库屋檐下、围墙边,靠着背包抓紧时间休息,呼出的白气连成一片。

成捆的棉衣、堆积如小山的炒面袋、一箱箱弹药、拆卸开的火炮部件……

各种物资杂乱地堆放在露天场地或简易棚屋里,许多仅用油布草草覆盖,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负责搬运和清点的后勤人员忙得脚不沾地,嗓子都喊哑了。

狭窄的道路上,牛车、马车、独轮车、吉普车、卡车以及徒步行军的队伍交织在一起,寸步难行。

刺耳的喇叭声、牲畜的嘶鸣、指挥交通的哨音、催促前进的吼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令人窒息的喧嚣。

尽管是白天,县城上空依然弥漫着防空警报解除后残留的紧张气氛。

远处江对岸朝鲜新义州方向,隐隐传来沉闷的爆炸声,几缕黑烟升腾而起。

“昌平后勤团”的抵达,在这片混乱中激起了一小片涟漪,但很快又被更大的洪流淹没。

陈朝阳的指挥车艰难地穿过人群,驶向兵站深处一栋相对完好的两层砖楼——第十三兵团前线指挥部所在地。

刚下车,一股混合着烟草味、劣质煤烟味和紧张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

楼内走廊挤满了等待命令或汇报情况的各级军官,电话铃声、争论声、电报机的滴答声不绝于耳。

陈朝阳带着徐卫华,在警卫的引导下,穿过拥挤的走廊,来到二楼尽头一间门上贴着“后勤调度室”纸条的房间。

推门进去,烟雾缭绕,几位同样挂着后勤部臂章、但神色比他更憔悴的干部正围着地图和报表争论得面红耳赤。

“陈部长!”一个带着眼镜、头发凌乱的中年干部看到陈朝阳,立刻像是看到了救星,快步迎了上来,他是兵团后勤部的调任的副部长吴有三。

“您可算到了,一路辛苦了!这边情况……唉!”

陈朝阳与他简短握手,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物资清单和运输计划表,上面的红叉和问号触目惊心。

“吴副部长,情况简报。”

吴有三语速飞快,却带着深深的焦虑:

“陈部长,情况比预想的糟十倍!第一批入朝的部队已经过去了,但带走的物资……杯水车薪!

您让火车运来的那二十万套棉服,昨天下午就到了!

可问题更大了:

火车只能卸在江这边的仓库!

汽车总共不到200辆,还分散在各军!

过江全靠浮桥和夜间人力、畜力!

效率低得吓人!棉服就堆在仓库里,送不过去啊!”

其次美军飞机盯死了鸭绿江桥和几条主要公路,白天根本不敢动!

夜间运输损失也极大,昨晚一个汽车营损失了三分之一!有车也没法安全跑!”

还有粮食以炒面为主,缺乏热食,冻伤已经开始出现了!

更麻烦的是油料!汽车趴窝一半是因为没油!

库存的柴油、汽油都快见底了!”

就在这时,房门“砰”的一声被猛地推开!一股寒气卷着雪花涌了进来。

一个身材魁梧、披着将校呢军大衣、满脸怒容的中年将领闯了进来,第40军军长温大勇。

他身后跟着两个同样一脸焦急的师长118师、120师的主官。

“吴胖子!”温大勇声如洪钟,震得屋顶灰尘簌簌落下,他完全没注意到刚到的陈朝阳,直接冲着吴副部长咆哮,

“老子的人在新义州外围跟韩一师拼刺刀了!354团的娃娃们,穿着单衣,啃着能崩掉牙的冰炒面,老子都听说了!棉服就在你仓库里堆成山了! 粮食呢?!?!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