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十二章(1 / 1)
远远可见坤宁宫门口簇锦团花,妃嫔宫女们齐聚着送圣驾。芙惆便避一避,近旁是树荫。
雍正撩前襟,迈上滑竿,侧回身,略张望——柳梢长拂,不惹眼的石子小径,他看到她。
他微点一点头,方才对着太监:“起驾。”
芙惆看到了。不知为何,心有些乱。眼一垂,避开了。
皇后率着众人拜送。雍正坐在滑竿上:“你自己身体也欠恙,嘈扰这大半日,早些回去。”
“劳皇上挂心。”
他又看一看年妃:“‘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凡事想开些,不要积郁伤身。”
“臣妾谨记。”
便起驾。
晚上起风,吹得窗棂扑啦啦响。芙惆本就无睡意,起来关窗。风清露白,索性大撑而开——
月光洒了一墀。玉墀之外,黑漆漆的夜。有灯火的地方,是养心殿。偌大紫禁城,白日的巍峨凝缩成孤凋的璀璨。
养心殿是否便该彻夜通亮?不清楚。从来,她睡下,宫灯犹明,醒来,烛火早掌。
远处的窗纸在眼中放大,影影绰绰。临案的窗棂似乎永远映着人影,有时候,很多人,顶戴花翎。有时候,一个人,很挺拔的身姿,握着笔。近来,经常弯了身,掩着嘴……不知是真的看得清,还是不着边际的幻想。那咳嗽一声声响亮起来……
她合了窗。一切拒之窗外,万籁俱静,心也渐渐安静。
勒时亨还活着,意外之喜。惊喜之后,是莫大的安定,她要这份安定,定能正乱。乱得是什么,说不清。
不觉又向窗外一望,灯犹亮。她走到床边,吹熄了自己的灯——‘噗——’淡淡的煤油气,丝丝袅袅,往事丝丝袅袅……
五纹彩线绣缯,瑞脑熏炉重帐。小鬟碎步嬉笑:“二小姐大喜了——”
她涨红了半边脸,只把头扭过,啐唾绒线。
“下大礼了。衣裳首饰,金的银的,堆了满堂,您不出去瞧瞧?”
帘儿挑开,乳燕□□莺乱啼,春光无限。
父母在前堂,喜逐颜开。
却也不无忧心。父亲问大媒:“听说,当今皇上容不下亲家老爷。削爵,不算。撤了黄带子,消了玉蝶……”
媒人只宽劝:“无爵一身轻。我们老爷说,别无可恋,只盼这桩喜事。少爷从西宁回来,便操办。”
心心切切,一早置办。花轿是十六人抬大红纱满绣的银杏木麒麟送子七星顶子。迎亲的是享誉京城的唢呐班,吹吹打打,日日操练……
枉费了心机。
天年不齐。人到绝望,就只归咎为天吧。
芙惆掀开被,缓缓躺在黑暗中。静悄悄,只有她的辗转。后来,不再辗转……
唢呐铙钹喧天的响,迎亲队伍蔚为壮观。新郎骑高马,踢轿门。隔着盖头,朦朦胧胧的。喜娘扶着下地,跨火盆、踩红毡……
一地红屑。炮仗犹响得惊天动地。
贺客盈门,主家端坐。吉时到,拜天地。
洞房红烛,坐在百子床——坐得端庄,心怦怦如鹿撞。
琳琅作响,金器的声音。金托盘里拾起金秤杆儿,揭盖头。
盖头掀起一角,眼帘也缓缓掀起——
白底黑面儿洒鞋,团花黑缎子袍角。
盖头继续揭——
高拔的身形,一字襟儿马甲,大红挂彩。
秤杆挑住,‘突——’整个儿撩起。
银烛台,龙凤烛。烈烈跳跃的烛焰,跳跃进她的眼里,跳跃在他的脸上。那张脸——
那卓荦飞逸的眉,不是他。那深藏若虚的眼,不是他。那清微淡远的笑澹泊沉息的静,不是他不是他!
那不是她青梅竹马朝夕相见的未婚夫婿!
他是谁?
她的心惶恐而狂悸的跳,没底没边的往下落——
宫闱御塌,他坐在她的枕边:以后,你有朕,不需要匕首……
一夜寒雨。他站在她的身后。利器破空,鲜血四溅,溅在雪白的白素绢,他说:拿去备案……
孤灯一盏的养心殿,临窗独坐。案牍累形,一声一声的咳嗽……
一切的一切,不看不听不去想。却原来已这样深得刻进……梦里。
梦——
芙惆骤然惊醒。
只是一场梦,只能是一场梦。
仍旧是万籁俱静,她也只有她自己。